摘 要:城市管理是對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等活動進行規劃、組織、管控,狹義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指市政管理。我國城市管理目前主要面臨行政執法法律依據滯后、城管執法的社會環境亟需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城管執法欠缺必要的經費支持、城管執法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等問題。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本文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對策
中圖分類號:D9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217-01
作者簡介:徐慧,女,湘潭大學,法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經濟師,研究方向:民商法。
(一)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對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等活動進行規劃、組織、管控。廣義的城市管理是對一切城市活動進行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指市政管理。本文所研究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指狹義的概念。
(二)行政執法
廣義的行政執法概念是相對于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而言,即國家行政機關作出的一切行政行為。狹義的行政執法概念特指行政機關作出的征收、許可、給付等行政處理行為。在特定的情況下,行政執法概念只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監督行為。
(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即在城市管理過程中進行的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措施,這些處罰權主要集中在環衛、園林、市容、市政等公用事業領域。
(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法律依據滯后
我國現行的城管執法依據一般為《行政處罰法》和《行政強制法》。然而,缺乏對城管部門的工作權責進行明確和細化,往往造成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權利。同時,因為法律規定保障行政執法實效性的措施不夠具體,導致難以對城管違法行為進行有效地懲戒。
(二)城管執法的社會環境有待提高
由于欠缺問責機制,部分城管執法人員在執法中出現暴力執法的現象。同時,由于城管執法對象欠缺法律知識,民眾往往對城管執法行為產生負面情緒。在這樣的執法環境下,城管執法人員與城管執法對象之間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矛盾。
(三)行政執法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行政執法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主要存在兩方面:首先,部分地方沒有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對執法人員的進行嚴格管理。其次,部分執法主體為協管人員,其協助開展執法活動的行為缺乏規范性。
(四)城管執法欠缺必要的經費支持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經費不能滿足執法任務的需要,對全面開展有效執法行為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執法經費欠缺主要表現為:首先,欠缺經費對現有的執法軟硬件設備進行更新與補充。其次,欠缺經費對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再次,欠缺資金對城管法制進行必要的宣傳。
(五)城管執法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
目前,行政執法部門監督機制不健全。從執法主體來看,“選擇性執法”、“釣魚執法”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從執法監督體系來看,監督機構分工不清,各個部門執法開展執法活動缺乏時效性。
(一)完善相關城市管理法律制度
強化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能力,離不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國務院頒布與實施《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是現階段重要的制度保障。該《條例》除了必須明確和城市管理執法權制度。在條件具備的時候,出臺《城市管理法》以提供制度性保障。
(二)提高法制宣傳力度,創造良好的執法社會環境
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要提高執法活動以及相應法律制度的宣傳力度,讓城管執法人員在開展執法活動時能夠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理解,創造良好的執法社會環境。
(三)強化執法隊伍約束機制和教育力度
首先,正視執法機關的法律地位以及執法人員的公務員身份。其次,強化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相應的教育。再次,明確協管隊伍存在的必要性。協管隊伍的法律作用為執行。
(四)提供資金支持,為城市管理夯實執法基礎
地方政府除了深入貫徹實施收繳與處罰分離的規定,還需要向城管執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首先,加大對城建執法軟硬件設備的更新與補充力度。其次,加強綜合行政執法在宣傳上的資金支持。
(五)強化監督機制,促進城市管理執法效果的提升
首先,職責的細化以及行為的規范,對加強執法主體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其次,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監督。例如,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公布相關執法部門及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同時發揮相關媒體、有關部門和居民對執法工作的監督作用。同時在公共場所設立行政執法人員行為意見箱,及時接受并處理有關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舉報和意見。
[1]張步峰,熊文釗.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4(7).
[2]陳俊.我國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問題與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5(2).
[3]劉穎.我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法理基礎及法治建設[J].渤海大學學報,2014(6).
[4]張懿.淺談城管行政執法中的法律問題及其建議[J].法制博覽,2016(12).
[5]黃仕紅,李發戈.城市管理執法能力建設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