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有痛風性關節炎,陰天時苦不堪言。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方子:取薏仁、山藥各20克,肉蓯蓉、丹參各15克,巴戟天、仙靈脾、生地、熟地、炒杜仲、雞血藤各12克,白術、桃仁、紅花、赤芍、川牛膝、海風藤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連服15劑。
遼寧 陸先生
點評:
中醫認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是脾腎虧損,痰濕濁邪留于經絡,影響關節,以致氣血凝滯、淤阻絡痹導致的。治療應補脾益腎、化淤通絡。方中,巴戟天、仙靈脾、熟地、生地、肉蓯蓉、炒杜仲、白術、薏仁、山藥健脾益腎;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牛膝、雞血藤、海風藤活血通絡。諸藥合用,具有健脾滋補肝腎、補氣養血、通利關節止痛的功效。
但要注意,本方對胃腸、肝和腎功能有一定影響,所以不適合所有患者,尤其陰虛火旺、糖尿病、胃腸功能不好的人應慎用。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論治。
遼寧省人民醫院
中醫針灸科主任醫師 夏銘琦
最近我工作壓力很大,每天對著電腦,眼睛總是感覺干澀、瘙癢。醫生給我開了一個清肝明目的方子:取菊花30克,谷精草、木賊、決明子、澤瀉、女貞子、旱蓮草各15克,夏枯草、枸杞子、甘草各10克,羚羊粉(沖服)1克。將藥材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每劑煎煮2次,取汁混勻,分早中晚3次,于飯后30~60分鐘左右溫服,每天1劑。
湖北 齊女士
點評:
“肝開竅于目”,肝臟可以滋潤眼睛,所以需清肝明目的方子。此方中,菊花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菊花既能疏散外襲內生之風,又能清瀉肝經挾風之熱,為治療肝經風熱、目赤目癢的要藥,為君藥。谷精草可祛風散熱、明目退翳。《本草綱目》中描述谷精草“治頭風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木賊具有散風熱、退目翳的功效。決明子是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常用藥。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澤瀉利小便,清濕熱。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可滋補肝腎、明目。整體來看,谷精草、木賊疏風熱以明目,決明子、夏枯草清肝熱以平肝,再以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與澤瀉相配,輔助滋肝腎之陰,泄虛火。再佐以羚羊粉平肝熄風以明目,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可疏風清肝明目。若熱盛,加黃芩、龍膽草、蒲公英;瘙癢可加白僵蠶、蟬蛻、白蒺藜;風盛可加荊芥、防風、蔓荊子等。
武漢市中心醫院
中醫科主治醫師 庹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