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萍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2-000-01
摘要 川西采氣廠作為西南油氣田EAP工作試點單位之一,4年來通過EAP各項工作的實施,逐步形成以“美麗川西,幸福采氣”為主題的幸福企業建設理念,在開發員工“心理資本”,改善與提高員工的幸福心態、幸福理念、幸福方法和幸福環境,使員工在面對環境變化和組織變革過程中,維持健康心理、勝任工作要求、實現個人與組織和諧幸福發展。
關鍵詞 推進 EAP 員工幸福感
一、EAP工作實踐
(一)統籌推進
首先,與企業文化建設相融合,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有機融入到川西采氣廠“紅妝、藍焰、綠氣田”三基色企業文化建設中,將心理學的關愛理念與企業文化的理念內涵相結合,自上而下傳播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精神,打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班組文化和井站文化,推進基層井站“家文化”建設,提升員工幸福感。其次,將心理管理和心理關愛納入到民生工程和組織管理中,優化組織人文關懷,完善員工關愛體系,打造面向不同群體的“幸福采氣”品牌活動,幫助員工實現身心健康一體化。再次,借助心理學理論和力量,創新基層黨建思想文化工作,傳播心理學理念,營造積極向上的組織氛圍。
(二)內外結合
一方面,建設幸福力支撐三角既EAP核心團隊、工作團隊和興趣團隊,促進思政人才隊伍的優勢轉化;另一方面,有效借助多元化、專業化的外部支撐團隊既專業EAP機構、心理研究機構和健康服務機構,為員工提供全方位的身心健康支持,為企業管理優化和黨建思想文化創新提供全面的、系統的設計和指導。
(三)上下聯動
首先,廠黨委與EAP項目組進行項目的統籌規劃和總體指導,各個部門進行跨部門合作和聯動,將EAP工作與工會、黨群、宣傳、綜合管理等多部門進行融合,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深入到各個部門中,提高EAP項目的知曉率,有效擴大EAP項目的受益面。其次,為有效推動EAP項目在基層落地,我廠結合基層單位特點和員工需求,自上而下地針對基層單位、中心站、班組和員工進行EAP活動設計和實施,以實現全員參與和受益。
二、EAP工作探索
(一)整體層面
1.深化員工心理關愛。一方面要加大心理健康宣傳,持續開展“綠氣田講壇”,傳遞幸福理念,提升員工心理資本;另一個方面要關注重點群體心理健康,給予心理關愛和分眾培訓;同時還要培養內部骨干隊伍,建立危機預防長效機制,開通心理咨詢服務為出現心理困擾的員工提供支持。推動員工幸福感提升。
2.優化組織人文管理。一方面需要我們激發員工的職業活力,增強歸屬感。結合員工需求,持續推進幸福組織建設,提升員工職業活力和企業歸屬感。另一方面要豐富工作資源。結合企業文化建設,加強團隊建設,增強團隊的支持感。同時我們要關注重點部門和群體的心理管理。結合重點關注的群體的問題和影響因素,將心理關愛與管理相結合,優化管理方式。
(二)群體層面
1.對班組長領導力的培養。可定期制作并發送《管理者期刊》等相關刊物,促進管理者心理資本的提升和管理工作的優化,同時開展基層管理者壓力情緒管理和管理能力提升講座,幫助基層管理者掌握溝通的藝術和員工心理管理的技巧。
2.對基層井站員工的心理支持和關愛服務。將EAP活動深入到基層一線,制作并發送“工作場所微應用”等新媒體的運用,傳播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制作EAP小臺歷、心理健康知識海報等。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講會,介紹簡單的緩解壓力的方法,幫助員工提升積極情緒,塑造積極心態。
(三)個人層面
1.組建“幸福大使”骨干隊伍,為一線員工提供主動關懷。一是依托現有的EAP專員和基層黨支部書記、政治聯絡員等,組建“幸福大使”骨干隊伍,為員工提供主動關懷。二是每年為“幸福大使”提供專業提升培訓,提升內部骨干隊伍專業水平,學會發現和識別員工的異常情緒和行為,及時采取措施,提供心理疏導和支持,防控風險。
2.開通心理咨詢服務,為員工提供及時心理支持。一是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在員工出現心理困擾的時候,能夠為員工提供及時的心理疏導。二是定期組織駐場咨詢活動,咨詢師到廠機關、采氣管理區或基層井站,為員工提供面對面的咨詢輔導。
3.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活力,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滿意度。一是結合企業文化建設,推行“胡蘿卜文化”建設。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評選活動,為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激發員工的工作活力。二是巧用精神激勵,提升基層管理技能。首先,認可表揚員工,即使是員工工作中小的進步和貢獻,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賞。其次,根據員工需求層次進行激勵,比如對于收入較低或經濟負擔較重的員工,可以鼓勵他參加“技術創新、小改小革”等活動,在技能提高的同時還能得到獎金;對于注重個人發展的員工來說,可以為其提供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和比武的機會,以激發員工的工作活力。三是持續推進幸福組織建設,增強員工企業歸屬感。梳理員工心理需求,深入基層了解一線員工的心聲和訴求,以采氣管理區或基層井站為單位,開展與員工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活動,如“幸福一家親親子活動”等。
參考文獻:
[1]孫旖旎.論企業員工主觀幸福感與EAP管理[D].復旦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