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2-000-02
摘 要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通車運行已有七年,我把運行階段概括為雙手-頭腦-情感三個階段,本文主要介紹城市隧道的社會服務與文化建設。
關鍵詞杭州慶春隧道雙手養護頭腦養護情感養護社會服務創造隧道文化
一、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簡介
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位于杭州市東南部錢塘江江底,錢江二橋與錢江三橋之間。隧道全長4180米,連接杭州錢江新城與蕭山錢江世紀城。隧道由江岸明挖暗埋箱涵結構與江底盾構結構組成,盾構段長度1766米,車道凈高4.5米,車道寬3.75米,為雙向雙管四車道,限制車速為80公里/小時,從杭州到蕭山只需6分鐘。慶春路過江隧道是杭州市第一個采用“投資建設—經營—轉讓”BOT模式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是杭州市城市發展從“西湖時代”邁入“錢塘江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被譽為“錢江第一隧”。
慶春路過江隧道運行了七年,杭州市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慶春路過江隧道養護公司對隧道的養護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用雙手養護隧道,第二階段是用頭腦養護隧道,第三階段是用情感養護隧道,本文主要講述城市隧道的社會服務。
二、微博的故事
作為市政設施的養護人,本著與時俱進的理念,早在2012年5月份,我就在新浪網注冊微博用戶“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并把它定義為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官方微博,利用這個微博平臺,發布慶春路過江隧道工程概況簡介、隧道交通組織措施、隧道實時交通狀態以及災害性天氣的隧道通行狀況等信息。
2013年2月7日星期四,天寒地凍,杭州市氣象臺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市城區防指辦把城區抗雪防凍應急響應由四級升為三級。當天晚上我們負責隧道的出入口路面防凍除冰任務,至晚間20時許,第一輪抗雪除冰工作完成,隧道各出入口瀝青路面光亮整潔無積雪,完全滿足車輛通行需求。但因此時復興大橋、西興大橋等過江橋面結冰嚴重,車輛無法正常通行,考慮到市民過江不便,我們決定取消當晚的正常養護封閉措施,犧牲隧道的晚間維護時間,開放交通。并在“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的微博中發布“慶春路過江隧道將取消今晚隧道封閉養護措施,為過江市民提供一條沒有風雪的通途”,我們把微博@杭州交通91.8、FM107、FM93等交通廣播電臺,很快微博被杭州交通91.8和過江的市民轉發,奔走相告。有一位從機場接家人回市區的市民選擇慶春路過江隧道,順利到家,她在我們的官方微博中留言“謝謝你們,辛苦了!”,短短的七個字卻真的讓我很感動,我們的抗雪防凍工作,通過微博這個平臺,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市民,第一次感覺到了我們的江底隧道與普通市民的距離是這么的近。
三、三怕丟垃圾的故事
2011年,隨著隧道蕭山出口錢江世紀城的路網逐漸完善,隧道內的車流量也在逐步攀升。2011年6月即達到了日均車流量23000輛,但我們也同時發現隧道內的白色垃圾在逐漸增多,有部分市民駕乘車經過隧道,會從窗戶隨手丟出垃圾。而我們的保潔員日間只能跟隨巡查車巡查的時候撿拾白色垃圾,還有一部分白色垃圾要等到夜間封閉隧道后清理。隧道路面環境差、保潔員撿拾難度大,兩個問題日益困擾著我,一時想不出很好的解決方案。
有天早晨上班,我開車進隧道,發現前面行駛中的車輛駕駛員隨手丟出一只豆漿袋,豆漿撒了一地,當時我非常的氣憤,心想,雖然不能處罰他,但是我可以把他的車牌公布在隧道內的電子情報板上,于是與監控中心聯系,把丟垃圾的車牌號碼放在了電子情報板曝光。后來的日子,凡是我們看到有駕駛員隨手拋灑垃圾的,都按照“浙A#####,#日##:##分 丟垃圾一次”這樣的格式抄告到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出,并跟著播出一條“請體諒養護工人的辛苦”的溫馨提示。過了一段時間,負責撿拾白色垃圾的師傅跟我說,最近隧道內的垃圾少了不少了,撿來的垃圾只有以前的一半不到了。我又通過當地知名論壇查看,發現有網友在論壇內寫著“進慶春隧道有三怕,一怕超速,二怕變道,三怕丟垃圾!”
四、繽紛情報板
慶春路過江隧道范圍內一共有11塊電子情報板,平日里電子情報板主要顯示的內容是車輛超速變道信息。
2012年的年底,近除夕,我也作為一個普通的交通參與者駕車來往隧道,廣播電臺里正播放一些企業的新年賀詞,我抬頭看到隧道口的龍門架情報板,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于是“ 爆竹聲中辭舊歲,龍騰虎躍迎新春 ”出現在了情報板上,冰冷的情報板一下子就激活了。
以后每逢節假日,我們就會編輯節日祝福語顯示到情報板上去。比如六一兒童節,我們放上“祝全市小朋友節日快樂”;端午節會放上“品味端午”;甚至在情人節,我們也會放上“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之類的祝福語。我想,作為一個大型的過江隧道,不能總給人一種冷冰冰的距離感,要應景也要應心。節日到了,電臺廣播、商家店鋪都洋溢著節日氣息,我們慶春路過江隧道也一樣,車輛駛進隧道,情報板上是溫馨的節日祝福語,讓節日的喜慶氣氛在隧道內繼續延伸。
五、被感動的乘客
以前很多人到慶春路過江隧道來參觀,都會問我:隧道管理最難的是什么?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回答不好,但是后來我終于明白,隧道管理最難的是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
2011年11月的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一切都平靜依舊。突然,隧道監控中心監控員發現杭州往蕭山方向隧道內濃煙滾滾,一輛客運大巴車停在隧道內,后面的車輛不敢近前?!败囕v起火了!”工作人員立即意識到,養護公司迅速組織值長、巡查員組成救援小組用巡邏車趕赴現場。趕到隧道內后,發現這輛臺州客運中心的大巴車后輪胎正在起火冒煙,車上的乘客驚慌失措的站在隧道內,司機正在用車上的小滅火器對著火苗無助的噴射。我們立即把救援小組分開:兩人打開隧道盾構段的疏散通道蓋板,通過滑梯將乘客轉移到疏散通道內引領到地面安全地帶;兩人拿出隧道裝飾板后的消火栓,對著大巴車后輪沖水降溫,很快將一場即將發生的大火控制住了。
回到地面后見到了天臺大巴的乘客,我們的保潔員給每位乘客倒了一杯熱水,有幾位乘客拉著工作人員,一定要感謝,用很樸實的語言說:“你們杭州有這么高級的隧道,你們有這么好的隧道管理工人,你們杭州真好!”聽著、看著,我們確實又被感動了。
六、城管開放日活動
為了讓隧道使用者了解隧道疏散通道的使用,增強在隧道內發生火災等事故時的自救能力,2014年4月20日,杭州市市政設施監管中心聯合錢江晚報、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有限公司、杭州市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城管開放日”活動――組織市民探秘神奇的慶春路過江隧道緊急疏散設施(逃生通道),參觀非常“高大上”的消防系統和應急通風系統。
活動當天,我們選了十歲的小男孩拉開隧道逃生通道蓋板,參加體驗的市民通過滑梯進入疏散通道。
七、論壇的消防帖
2013年6月,市城投集團開展了“遵章守規、自查自糾、從自身做起,尋找身邊的安全隱患活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我們積極落實城投公司文件精神,開展隧道內部的安全隱患排查、對消防各類設備的培訓和演練,但我們站在社會服務的角度,該對普通市民做點什么呢?
于是,我再一次想到了網絡,想到了杭州的幾個知名論壇,想到了利用論壇這個平臺來宣傳慶春路過江隧道的消防設施使用方法。我在杭州19樓論壇上連續發了三篇帖子,題目是“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車輛自燃事故駕乘人員自救小常識一、二、三”,帖子的內容圖文并茂的教一個普通市民遇到車輛在過江隧道內發生自燃時,該如何取用隧道內的消防設備、如何通過疏散通道把自己安全的轉移。駕乘人員熟悉隧道內的消防設備,那么,就可以把隧道火災事故處理做到在我們和消防部門來之前,可以撲滅大部分初期火災。帖子發出一天,反響就很好,有市民在帖子內留言,說“以后萬一真的遇到火災,就可以按照這個來自救了”。
八、設計隧道自己的LOGO
我在做慶春路過江隧道養護管理的同時,也在努力做隧道的文化品牌,就像設計隧道的LOGO。
這是一個寫意標識,以藍赭黑三色構成,整體呈橢圓形。錢塘江江水以藍色一筆帶過,并環繞隧道道路,留給人想象空間。道路上方留白,給人空間感和光明感。因是江底隧道,更需要給人以光明和安全感,而不是黑暗感?!板X江第一隧”五個文字為隧道養護公司員工手書行楷。我們把這個LOGO放置在上交的各種臺賬資料的封面、放置在隧道建設、養護資料檔案的檔案盒脊上,作為獨有標識。
九、慶春路過江隧道養護三階段
第一階段 雙手養護 指我們進場之初,隧道施工單位質保期內,我們用雙手跟施工單位學習隧道養護技術的階段;
第二階段 頭腦養護 指我們熟悉隧道結構和機電設備之后,用我們自己的思想來影響這條隧道的階段;
第三階段 情感養護 指現今慶春隧道養護管理,在養護工作基礎上加強與隧道使用者與市民的溝通、加強社會服務工作、把市政養護行業做得繽紛出彩,樹立品牌創造獨有的慶春隧道文化。
十、力爭樹立行業標桿
慶春隧道通車以來,運維團隊圓滿地完成了過江隧道冬季抗雪防凍任務,夏季防汛抗臺任務;并在杭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服務杭州城投十周年、2016年G20峰會保障等活動中保障了過江隧道的正常運行;參與了浙江省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119消防活動日慶春隧道消防演練,得到了各參演單位的好評,展現了良好的養護企業精神風貌;獲得了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和杭州市總工會“工人先鋒號”、杭州市建委“杭州市文明服務示范點”、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城投集團三星級服務窗口等殊榮。
慶春隧道環境整潔,通行順暢,應急安全措施完備;隧道內限速80公里/小時,是您出行過錢塘江最通暢的通道,能為大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是我們最大的榮幸和驕傲,歡迎大家在美麗的西子湖畔來往錢塘江兩岸選擇溫情永遠的錢江第一隧—杭州慶春路過江隧道。
參考文獻:
[1] 胡群芳,葉永峰,黃宏偉.城市地下道路隧道運營風險管理,ISBN編號978-7-5608-5638-4.
[2] 吳世明主編.大直徑盾構隧道技術工程示范,ISBN編號978-7-114-10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