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軍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2-000-02
摘 要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部署,對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意義重大。
關鍵詞 國企改革 隊伍穩定工作 黨政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指引下,隨著“1+N”文件頂層設計的構建,“十項改革試點”的深入推進,重有企業改革在探索中推進,取得了重要成效。
但在推進國企改革過程中,特別是在推進企業重組改制的過程中,勢必觸及部分員工切身利益,造成隊伍的不和諧不穩定,影響改革的順利推進。如何在確保國企改革效推進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員工利益,保持員工隊伍和企業的和諧穩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國企改革實施中找到了“平衡點”。
西南油氣田公司于2015年9月,率先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7 家油氣田企業和32家煉化企業當中,全面啟動了涉及6000余員工分流安置的礦區服務系統改革試點工作。經過兩年多的推進,撤銷油氣田副局級機構1個,撤銷處級機構10個、科級機構62個,4000余礦區員工被平穩分流安置。如此“長時間”“大動作”的改革,員工隊伍保持了持續穩定,企業沒發生一起不穩定事件。
改革期間,西南油氣田先后3次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作改革經驗分享,先后有26家油氣田單位和煉化企業前往學習調研。
在推進礦區服務系統改革過程中,西南油氣田公司始終堅持人本理念,緊緊抓住“心”“信”“行”“穩”四個關鍵字,促進了改革平穩推進。
一、思想引導注重“曉之以理”,動其“心”
任何形式的改革,都需要人去實施和執行,也可能會觸及部分群體利益,對人(包括改革的推進者和利益關聯者)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影響著改革的效率和成敗。西南油氣田公司在推進礦區服務系統重組改革時,緊緊抓住思想教育引導在前這個“牛鼻子”,充分利用企業內的各種載體,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改革政策及改革必要性、重要性的宣傳。
在全面推進礦區服務系統改革之前,西南油氣田公司組織政策研究人員,認真研讀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關于深化礦區服務系統改革精神,并專門擬定了“全面深化礦區服務系統改革宣傳提綱”,對四川油氣田礦區服務系統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改革的目標舉措,以及改革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員工自身利益的影響等進行全面分析講解。西南油氣田公司還利用自身掌握的網絡、報紙、電視以及社區宣傳櫥窗、展板以及中心組學習會、員工大會、作業班前會等載體,全面開展礦區服務系統改革宣傳。通過在企業內部網絡上開辟“礦區改革專題”,在報紙上開辟“改革專欄”,在社區櫥窗開辟“我為改革建言獻策”等方式,開展廣泛宣傳。
西南油氣田公司各級領導還擔當“改革宣講員”到基層單位,通過開辦“改革專題講座”,組織“改革小座談”等形式,讓員工對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等做到“心明眼亮”。2015年9月啟動礦區服務系統改革以來,公司開辦各類改革專題講座16次,組織各類宣講40余次,開展各類宣傳96次,現場解答員工疑問20余場次。提早打通了改革“心脈”。
二、頂層設計體現“人本理念”,使其“信”
由于西南油氣田干部員工對改革良好的認知基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選定了該公司作為油氣田礦區服務系統改革“先行先試”單位。
在實施改革前,西南油氣田公司組織專門人員,認真研究中央關于國企改革相關政策,深刻領會集團公司對礦區服務系統改革要求,并開展廣泛調研,全面了解掌握公司礦區服務系統各類業務、組織結構、員工基本情況等現狀。同時通過召開交流會、座談會、分析會等形式,聽取干部員工對改革工作,特別是涉及員工利益的機構(崗位)調整、員工分流安置等改革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西南油氣田公司全面深化礦區服務系統改革框架方案》。
由于此次礦區服務系統改革涉及西南油氣田礦區72個處、科級機構的調整甚至撤銷,涉及6137名石油員工的崗位調整和分流安置。西南油氣田公司深知,作為頂層設計的“礦區改革方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既要考慮企業可持續發展要求,也要充分考慮員工群眾利益。因此,《方案》提出堅持“兩個結合”:一是堅持把深化改革和群眾長遠利益相結合。二是把礦區可持續發展和員工職業發展相結合。并明確了“一個目標”,即:通過改革進一步增強礦區服務保障能力,提高職工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實現企業和個人共生共榮,改革紅利共創共享。
基于這種理念,西南油氣田礦區服務系統改革方案確定的“推進礦區水電氣及物業業務移交,引進專業化管理公司,讓礦區員工享受規范高效的市場化服務”“推進醫療業務社會化改革,改善礦區員工群眾就醫條件”“推進礦區市政和社區管理職能移交,促進石油社區管理和服務社會化”“推進礦區機構調整優化改革和員工分流安置,促進礦區員工融入油氣主業同步發展”等一系列礦區重點改革工作和舉措,得到了礦區員工群眾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奠定了改革推進的“基石”。
三、分流安置注重“人盡其用”,促其“行”
在涉及人的根本利益的員工崗位調整和分流安置方面,西南油氣田公司始終堅持注重員工“專長發揮”,做到“人盡其用”的崗位調整及分流安置理念,讓絕大部分員工在改革中找到適合其才能展示的“新舞臺”。
在推進礦區業務機構調整改革和員工分流安置工作前,西南油氣田公司用了近半年時間,對礦區各單位機構、崗位情況,特別是員工基本情況進行了廣泛摸底,全面掌握員工基本技能、特長愛好、職業規劃以及家庭等情況,對每個員工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分流意向等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西南油氣田公司還對公司所屬上市和未上市企業、對外投資公司等單位人力資源情況開展調研,了解其業務發展,人力資源需求等情況。
在廣泛調研摸底的基礎上,西南油氣田公司形成了《關于礦區服務系統移交板塊中操作服務人員在管理、專業技術崗位的情況分析及工作建議》《西南油氣田公司機構重組礦區服務事業部機關人員調整的建議》等5項人員分流安置配套政策,并擬定《西南油氣田公司關于結構調整中員工分流安置的實施意見》《公共事務管理中心員工分流安置意見》和“礦區業務機構人員優化調整實施方案編制等指導意見”。
這些意見和配套政策,充分考慮員工安置意愿,體現“人盡其用”理念,許多礦區員工積極主動遞交申請,要求到新崗位施展才能,為企業分憂。在2016年礦區首輪員工分流安置工作中,有1525名礦區員工得到平穩有序分流,其中,507名員工主動申請到公司燃氣銷售等單位闖市場、謀發展。人員的順勢而動,增添了改革“動力”。
四、矛盾化解強調“動之以情”,讓其“穩”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推進實施過程中,都可能產生新矛盾新問題。西南油氣田公司在推進礦區服務系統改革過程中,特別是在涉及員工根本利益的分流安置改革中,也產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
比如:一些員工考慮到家庭、子女等客觀原因,不愿意分流安置到其他地方。一些即將重組改制(如礦區石油醫院社會化改革)的單位員工,不愿意丟掉石油身份等等問題,影響了改革的整體推進。
面對種種矛盾問題,西南油氣田公司站在員工角度思考問題,本著人本理念,不搞強制分流安置。一方面,組織人員深入到礦區各相關單位,開展政策宣傳和矛盾化解工作,特別是在推進礦區醫療業務社會化改革時,公司專門擬定宣講提綱,公司領導親率工作組,先后12次深入石油總醫院等單位,開展思想疏導,對個別員工還開“政策小灶”,講清醫療社會化改革對提高石油醫療機構競爭力和服務保障能力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也俯下身子認真聽取員工心聲,結合員工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部分改革思路。如:對礦區部分年老員工和家庭有困難,不愿分流到離家較遠崗位的員工,及時組織開展清崗、騰崗工作,盡量就近就地分流安置確有困難員工。又如:在實施4家石油醫院公司制改革過程中,針對員工害怕丟掉石油人身份,擔心收入降低等顧慮,合理修訂醫療改革方案,明確將原石油醫院員工以“派出方式”到新成立的醫療管理公司工作,融入新機構的管理,并承諾派出員工的薪酬保障和增長機制,讓員工吃上“定心丸”,醫療業務改革得以順利推進。
西南油氣田公司在推進礦區服務系統改革試點工作中,立足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這個總方針,在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注重關注員工切身利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促進了改革的平穩推進,也保持了員工隊伍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