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代麗艷
(1 建平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局 遼寧 建平 122400;2建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遼寧 建平 122400)
通過馬鈴薯優質新品種篩選試驗,鑒定新品種的產量、品質、抗逆性等綜合性狀,篩選出外觀、營養和食用品質優良,產量較對照增產或平產的品種,供遼西北地區生產推廣種植。
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上茬為谷子,排灌方便、地勢平坦、肥力中等一致,試驗面積為每個品種1畝。1.2 試驗品種。富金、中薯138號、中薯10號、閩薯1號、希森6號、希森8號、費烏瑞它(對照)。
1.3 材料處理方法。試驗品種均為脫毒品種,種薯催芽20 d,統一切塊種植,切時淘汰病爛薯,切刀用高錳酸鉀消毒,統一薯塊拌藥防病蟲害。
1.4 試驗設計。試驗設7個處理,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21.6 m2(8 m ×2.7 m),6行區,播種160株;作業道1 m,周邊設保護行。播種期為4月11日,其余與當地大田種植習慣一致。

表1 各品種的物候期記錄 (單位:月.日)
記錄當地的氣象數據,主要調查品種的物候期、植株形態特征、塊莖性狀及病害發生情況等,調查結果見表1、表2、表3。
由表1可知,各品種生育期與對照相差不大,在遼西北地區早熟品種生育期的天數都比較適合,不會影響下茬蔬菜的播種。由表2可知,閩薯1號和富金出苗率低于90%,其它品種都在90%及以上,全苗率整體都不錯;株高方面,由于2017年春季雨水多,除了富金和中薯10號沒有徒長現象,其它品種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植株長勢過旺,超過正常品性株高。由表3可知,從產量性狀和商品薯率來看,希森6號產量最高,比對照增產45%,但商品薯率只有72%。其次是中薯138號,產量居第二位。商品薯率達84%,且增產28%。產量最低的為希森8號,但是希森8號作為彩色品種系列與其它常規品種沒有可比性。

表2 各品種田間性狀及植株形態表現

表3 各品種外觀品質及產量表現
所有品種中,綜合各方面性狀表現最好的品種為中薯138號,產量高的同時保證了商品薯率,其次為希森6號,產量高但商品薯率略差。最后得出結論中薯138號和希森6號比較適合遼西北地區推廣種植。但為了確保試驗的科學準確性,也可以下年繼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