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 宇
無論是日韓系品牌、歐美系品牌還是國產系品牌,它們的產品使用效果差異并不會非常明顯,差別主要在于一些細節方面。

春暖花開,又到了房屋裝修的旺季!
近來,有不少朋友向筆者咨詢購買家用中央空調方面的事情,包括品牌、價格、效果、安裝、服務等多個方面,筆者也都給予了他們一些適當的解答和建議。在春節假期回老家期間,筆者也曾聽到有家裝經銷商抱怨道:“如今的買家甚至比賣家還要懂!”一個“懂”字足以說明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
那么,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當面對紛雜繁多的中央空調品牌之時,我們該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我們需要懂哪些關鍵的地方;哪些地方又不需要我們去搞懂。對此,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第一,要有品牌概念。打個比方,同樣是工業產品,買中央空調就像去買汽車,汽車品牌有德系、美系、日韓系、國產系等,產地有的是原裝進口,有的是合資生產和國產。中央空調品牌則分為日韓系、美系、國產系等,產地同汽車基本相同。對于家用中央空調而言,日系品牌起步早、影響力大、技術強、銷量高,而國產系品牌直到近幾年才發展起來,性價比相對較高。
第二,要做好合理預算。在商業社會中,“一分價錢一分貨”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如果我們消費者始終以“撿便宜”的心態來購買中央空調,必定在其他方面會受到一些損失。比如,120 m2左右的房子安裝“一拖四或一拖五”中央空調,有些日系品牌可能需要三四萬元,甚至更高,而有些國產系品牌可能只需要兩三萬元。因此,消費者提前做好適合自己的預算會做出更加精準的選擇。
第三,要有“冬季時空調制熱不給力”的準備意識。
制冷是本分,制熱是本領。近年來,嚴寒天氣頻繁地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這也給中央空調保持穩定的制熱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不過,在-7 ℃甚至更低的室外溫度條件下,空調制熱在大多數情況下要依靠電輔,這也是困擾行業的一大難題。所以,“中央空調+地暖”才成為行業中的標配。
第四,要去中央空調實體店現場考察并體驗。畢竟,購買中央空調與壁掛機不同,中央空調要涉及到量房、設計、選型、安裝、調試、售后服務等環節。消費者可以先在網上了解一下中央空調產品和品牌,但是在此之后,最好要到實體店去看一下究竟。線上和線下同樣會存在一定的差別,貨比三家總是沒有錯的。
第五,要找有一定實力的商家。如今在中央空調行業,“夫妻店”“背包客”類似的商家不在少數,他們往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價格很便宜、安裝不到位、服務沒保障等都可能會造成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一旦后期家里的中央空調出現問題,消費者再想找到這些商家來解決問題就會比較困難。
第六,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最好的不一定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用中央空調行業經歷數十年的快速發展,技術相對成熟穩定,無論是日韓系品牌、歐美系品牌還是國產系品牌,它們的產品使用效果差異并不會非常明顯,差別主要在于一些細節方面,如價格、工藝水平、服務標準等。
以上都是筆者最近總結的幾條建議,希望能給消費者朋友們帶來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