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內幕網4月23日文章,原題:希望安靜寧和的中國城市正利用聲學攝像機抓拍鳴笛司機北京的交通擁堵狀況令人難以忍受:500多萬的汽車保有量使首都的車流只能以相當于紐約一半的車速緩慢“爬行”。除有毒空氣污染外,持續鳴笛聲帶來的噪音污染使北京成為世界噪音第六大城市。如今北京市政府正希望改變這種狀況。在去年開展試點項目后,北京市交管局已在該市安裝20個用以識別鳴笛汽車的聲學攝像機。這些攝像機利用麥克風和高清攝像頭為每輛鳴笛車輛錄制兩秒視頻并抓拍其車牌號。警方將分析視頻以確定車輛鳴笛行為是否違法,而違法司機將被罰款100元。
包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在內,目前中國大約有40多個城市已經安裝類似的攝像頭。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發生的交通事故共造成26萬多人死亡,使中國成為對司機來說最危險的國家之一。盡管這種最新的抓拍技術尚不能立刻識別駕駛員,但聲學攝像機極有可能很快包含臉部識別技術,而臉部識別技術還與社會信用積分體系對接。反復鳴笛司機的駕駛證將被扣分,其社會信用得分也將受到影響。中國還正計劃將該技術用于識別闖紅燈等其他交通違法行為。▲
(作者塔拉·弗朗西斯,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