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臣
摘要:低空體育旅游在國際上屬于旅游業中前沿時尚的熱點項目,在國內則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低空體育旅游的目的在于這一旅游項目的特點與制約因素,找到適合國內推廣與發展的途徑。本文介紹了低空體育旅游的特點,分析了低空體育旅游的限制因素,提出推進國內低空體育旅游的舉措如下:避開一二線城市,選擇更空曠的景區拓展;選擇費用相對低廉的項目作為突破;增加低空體育旅游表演,擴大影響力;加強專業飛行人員培訓,夯實專業人才隊伍基礎;大力推進維修培訓與服務,建立起龐大的后續服務群體;加強安全監管,設立準入和退出機制。
關鍵詞:低空;體育;旅游;通用航空;空域管理
低空體育旅游屬于通用航空旅游的組成部分。所謂通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GA),按照ICAO(國際民航組織)的定義是指被排除在定期和不定期航空運輸外的所有民用航空行為。根據其定義可知,GA是非軍方的行為,也不屬于公共運輸的定期航班,也不屬于以付費或租賃形式進行的航空運輸行為。GA又可被稱為“小慢低”航空,即小型的、慢速的、低空飛行的航空行為,其硬件種類極其豐富,比如輕型飛機、小型飛機、無人機、熱氣球、無動力滑翔裝置(滑翔傘、滑翔翼)、有動力滑翔裝置(動力滑翔機)、航模等等。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能夠在低空慢速飛行的小型航空裝置正在呈現出花樣翻新、數量劇增的狀態,這其中也包括體育運動范疇的低空體育旅游項目。
一、低空體育旅游的特點
伴隨著各種航空飛行器的研制與生產,低空體育在世界各國逐漸興盛,其中以美國、加拿大、前蘇聯、澳大利亞和日本及許多歐洲國家為最成熟與發達。中國的低空體育運動項目開展得比較晚,上世紀二十年代后才有所萌芽,三十年代緩慢發展,1949年后發展速度有了較快提高。當前適合于旅游的低空體育項目主要有熱氣球觀光旅游、無動力滑翔翼(常見于水面快艇拖曳式的滑翔傘或翼)、有動力滑翔翼(有專業人員駕駛的觀光型動力三角翼等)以及各類輕型或小型飛機、直升機的低空觀光旅游項目等等。
二、推進國內低空體育旅游的舉措
(一)避開一二線城市,選擇更空曠的景區拓展
城市地區,尤其是我國一二線城市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其空域管理由于涉及到國防安全、航空安全、經濟發展安全(電力線路、無線電發射基站或設施設備)等眾多環節而對低空體育旅游具有更多的制約因素,這些地區的低空體育旅游在啟動和發展過程中遭遇到的阻力相對更大。
(二)選擇費用相對低廉的項目作為突破
在一些具備低空體育旅游資源,但由于當地經濟發展或思想意識相對落后影響了產業發展的地區可以考慮先從相對低廉的項目入手作為整個產業發展壯大的突破,比如航模和熱氣球。航空模型的花費從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不同經濟條件的人群都能找到負擔得起的航模進行娛樂活動或競技比賽,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低空體育旅游的群眾基礎。
(三)增加低空體育旅游表演,擴大影響力
抓住舉辦各大運動會、商貿交易會、博覽會、園藝會甚至游樂園開園等機會開展低空體育旅游表演活動,盡全圖擴大這一旅游行為的影響力。當前國內低空體育旅游產業之所以仍然徘徊在整個旅游大產業的外圍,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國民對其了解不足,因為不了解而缺乏關注和興趣。如果低空體育旅游項目能夠時時處處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范圍內,則陌生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熟悉,由熟悉進而嘗試,經過嘗試就有可能產生興趣。在游樂園中增加低空體育旅游項目是一種比較便捷的宣傳形式,比如熱氣球項目,可以在地面設置一定的彈性伸縮裝置,使熱氣球在升空后還可以借助彈性裝置較快返回地面,這樣既可以大大增加熱氣球的利用效率,又不至于在人口相對稠密的市區造成潛在危害。將這種半自由狀態的熱氣球項目作為游樂園的常設裝置,一旦本地游客了解了其中的趣味性,就不僅可以在離家不遠的游樂場中體驗這種低空體育旅游活動,也能夠在未來的外出旅游中不斷重復,最終可能形成一種習慣。
(四)大力推進維修培訓與服務,建立起龐大的后續服務群體
維修人員和機構的建立與完善是與專業飛行、操作、安全人員隊伍建設同等重要的環節,包括航模在內的各類航空飛行器在生產和制造完成投入使用后都存在著維護與保養的問題,缺乏專業、合格維修人員與機構的低空體育旅游產業注定不能長久生存。正如世界上任何一個機場的地勤人員數量總是遠遠超過直接登上飛機的飛行員與空乘人員一樣,維修保養專業人才隊伍是整個行業的保障。這些專業維修人員既應當熟悉航空飛行器的駕駛與操控,更需要掌握足夠豐富的維護理論與實際操作經驗,從而在航空飛行器的定期維護或突發故障修理中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
三、結束語
低空體育旅游是近年來新興的航空旅游項目中的重要組成,在全國不少地方正在進行試點。但低空項目由于當前國內相對嚴格的空域管理制度還存在著相當的推廣難度,加上目前多數民眾對這一前沿時尚的旅游并不了解,而高昂的費用又將多數普通游客阻擋在了低空體育旅游的大門外。
參考文獻:
[1]國家航空產業基地.通用航空專家委員會.中國通用飛機市場預測與分析[J].國際航空,2007(8):16.
[2]李成智.蘇道寧.中國通用航空:問題?原因及對策[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0.2(1):15-22.
[3]劉又堂.我國低空旅游產品開發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4:47-52.
[4]康永,周建民.通用航空發展現狀?趨勢和對策分析[J].現代導航,2012,05:360-367.
[5]王霞,陳兆鵬.加快低空空域改革促進通用航空發展[J].中國民用航空,2009,11:14-17.
[6]王偉,劉松.關于我國低空空域管理問題的思考[J].空中交通管理,2006,05:4-10.
[7]秦海生.我國城市高危體育項目發展研究—以安陽航空運動為例[J].體育文化導刊,2015,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