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波,廖焓伊,胡學洪
(1.四川省榮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榮縣 643100;2.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四川 溫江 611130;3.四川巴爾動物藥業有限公司,四川 榮縣 643100)
在集約化、規?;B殖模式下,限位欄飼養造成的運動量少,營養水平跟不上,抗逆性差等因素常引起母豬異常分娩增多,普遍存在產程過長,產后無乳、少乳和產后炎癥等產后“三聯癥”以及斷奶發情時間延長,發情后屢配不孕、不發情或者返情率過高等繁殖障綜合癥等病癥。由于母病及仔,故常常會引起哺乳仔豬營養不良、消瘦、生長緩慢,甚至死亡。加味益母生化散具有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的功能,有興奮子宮和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主治胎衣剝離不全、瘀血內阻等病證[1]。臨床生產中,母豬產后炎癥一般采用抗菌消炎的對癥療法。本試驗根據母豬產后多瘀、多虛及虛實夾雜的特點[2],應用加味益母生化散來防治母豬產后炎癥,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1 材料
1.1.1 加味益母生化散[3]由四川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包裝規格:1000g/袋×10袋;藥物組成:益母草,黃芪,淫陽藿,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1.1.2 注射用青霉素鉀 由河北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DAE130405,規格:2.5 g(400 萬單位),以C16H17KN2O4S計算。
1.1.3 魚腥草注射液 由四川某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0301,規格:10 mL(相當于原生藥20g)。
1.2 試驗豬群的選擇及飼養管理 試驗豬來自于四川某飼料集團公司的試驗豬場,母豬為3~5胎的長白約克經產母豬,公豬為杜洛克,人工授精配種,經過21 d確認懷孕后隨機分成兩組,其中試驗組24頭,對照組24頭。
所有試驗豬群使用該飼料公司的同一規格的飼料,配種確認受胎后至懷孕90d使用母豬前期料,按1.8~2.2kg/頭·d投料;在懷孕90d后進入攻胎期開始使用母豬后期料,按3.2~3.5kg/頭·d投料;產前7d進入產房,使用哺乳料;產前3d開始減料,分娩當天不投料,分娩后前5d逐漸增加飼料,然后自由采食。哺乳仔豬第7d開始用教槽料做好早期誘食工作,斷奶一周后轉入保育舍,消毒程序、免疫程序按該場原有程序不變。
1.3 用藥方案 對照組母豬產后當天按每1 kg體重5萬單位,每頭母豬注射青霉素鉀+魚腥草注射液20 mL,每天2次,連用3 d;試驗組母豬產后當天按50g/頭·d內服加味益母生化散,產后即用,連用7d。
1.4 子宮炎癥率、發情配種時間及惡露干凈的判斷標準 子宮炎癥率:子宮炎癥指產后7天母豬陰戶仍有不潔黏液流出,或者惡露有異味,或者配種時有膿性積液。子宮炎癥率=該組炎癥頭數/該組總頭數。
發情配種時間:指母豬斷奶后至發情配種所間隔的天數(含配種當天)。
惡露干凈時間:指產后母豬陰戶沒有紅色或淡紅色液體流出的天數。
1.5 母豬用藥結果和仔豬稱重結果記錄 母豬用藥:試驗期間記錄母豬的惡露干凈時間、發情配種時間和炎癥率(頭數);仔豬稱重:初生仔豬在進行斷臍等產科處理后、吃初乳前稱重,作為初生重(kg),然后剪耳缺,分別在 22d、24d、26 d、28d斷奶稱重,斷奶當天驅趕母豬到配種舍,斷奶仔豬仍然留在產房逐頭稱重,并根據耳缺對應關系作為該仔豬的斷奶重(kg)。

表1 試驗豬群的惡露干凈時間、發情配種時間和炎癥率結果

表2 不同日齡初生重、斷奶重、增重及平均值結果kg
2.1 母豬的用藥結果 減少子宮炎癥:試驗組子宮炎癥率為4.2%,對照組子宮炎癥率為8.3%;縮短惡露干凈的時間:試驗組惡露干凈的時間平均為3.5d,對照組惡露干凈的時間平均為4.9d,縮短了1.4d;縮短發情配種時間:試驗組發情配種時間平均為5.2d,對照組發情配種時間平均為6.3 d,縮短了1.1 d。結果詳見表1。
2.2 增重結果 試驗組平均增重6.07kg/頭,對照組平均增重5.88kg/頭,試驗組較對照組平均每頭多增重0.19kg/頭。仔豬初生重差異對斷奶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早期,而在后期影響較小。稱重結果詳見表2。
母豬出現產后炎癥的主要致病因素有這些:(1)生產管理不善,如進入產房的豬體未清洗或清洗不徹底,促產操作不當,消毒不嚴,產房衛生條件差,消毒空欄時間不足,產程過長或胎數過多等;(2)病原性感染,如細菌性感染(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等)、病毒性感染(豬瘟病毒、細小病毒、偽狂犬病毒、乙腦病毒、藍耳病毒等);(3)其他因素,如產后感染治療不及時,母豬營養失調,飼喂霉變飼料引起的蓄積中毒,胎衣瘀滯胞宮、惡露不凈等。
加味益母生化散具有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的功能,有興奮子宮和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主治惡露不行,如胎衣剝離不全、瘀血內阻等病證。母豬產后體力消耗大、抵抗力較低易造成胎衣不下、惡露不凈和缺乳等生產后遺癥,產后氣血虧虛是引起產后感染的主因之一。針對標準配方益母生化散的藥物組成,添加了補氣的黃芪和溫陽益腎的淫陽藿,既解決氣虛的問題又促進較早發情。
根據母豬產后的生理特點,采取氣血雙補、活血化瘀的方法,通過擠排惡露達到縮短惡露干凈的時間,減少產后炎癥的感染機會。實際生產中,口服益母生化散既減少了肌肉注射引起的應激和人力付出,又能促進產后母豬的食欲恢復、體力恢復和子宮復舊,在規?;B殖中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母豬氣血旺盛就會帶來乳汁分泌增多或者乳汁營養水平提高,解決了個別弱小仔豬吃奶不足的問題,使初生重較小的仔豬增重更明顯,斷奶重增加和整齊度較好可能均與此有關。
參考文獻:
[1]中國獸藥典委員會.獸藥使用指南(中藥卷)[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2]劉鐘杰,許劍琴.中獸醫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3]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中國獸藥典(2015年版)二部[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