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絲路》是由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制作、芒果TV出品,獻禮2018全國兩會的紀錄片,節目真實記錄了5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揮灑汗水、青春追夢的年輕人的故事。
節目于3月1日起,先后在芒果TV、湖南衛視《午間新聞》《新聞當事人》等欄目播出,內容分別為:“我在巴基斯坦種水稻”“哈薩克斯坦修井記”“尼泊爾的詩與遠方”“吳哥窟的拼圖者”“談判在非洲”,聚焦“一帶一路”上的青年群體。
整部作品用“小人物”講述“大事件”的方式記錄了這些奮斗在異國的中國年輕人的青春風采,記錄了他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支持和服務,收獲當地人民友誼的故事。節目播出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作為媒體人深切感受到了“一帶一路”這個詞匯的熱度,但更多人對于它背后的意義卻了解不多。
在習主席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號召下,究竟哪些人前往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他們給當地帶去了什么?又經歷了什么?自2017年5月開始,至2018年2月制作完成的5集紀錄片《我的青春在絲路》,為觀眾帶來了鏡頭下的真實答卷。
節目用5個青年建設者的故事告訴觀眾,“一帶一路”的建設成果是要造福各國人民,讓普通民眾得到實惠,并建立起中國與“一帶一路”各個國家的友誼橋梁。為了確定片中呈現的人物,創作團隊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和國內幾乎所有大型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廣泛接觸和溝通,讓他們推薦派駐到海外的青年才俊。節目組最終從派往60個國家的80個人物中,遴選出了5位拍攝對象。
片中,前往巴基斯坦的湖南青年蔡軍,用兩年半的時間幫助當地拉奇鎮的糧食產量從畝產500公斤提高到900公斤;四川青年胡天然將中國的隧道掘進機運進尼泊爾,完成了打通喜馬拉雅山脈“南水北調”的艱巨任務;河南青年張念將中國文物保護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帶到柬埔寨……中國人的敬業、專業、勤奮和守信等優良品質,通過這些年輕面孔傳播到各個國家,讓世界人民知道,中國的“一帶一路”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扎實落地的實際舉措。
為了更好地呈現異域風情,節目制作過程中,每一個攝制組都使用了無人航拍器,航拍攝影師所到之處,都會吸引一大批當地人圍觀。后期制作也采用了先進的達芬奇調色系統,對5個攝制團隊在不同國家拍攝的素材進行統一調色,使節目在整體畫質和風格上趨近統一。
《我的青春在絲路》講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節目籌備之初,主創團隊就確定了故事的主要呈現方向。為了尋找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面孔,團隊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在“一帶一路”國家工作的中國人,發現已經有很多年輕人在異國他鄉的舞臺上施展才華,其中相當一部分生活在并不發達的國家,條件比在國內艱苦,但他們身上有激情、有能量,事業干得熱火朝天。
這個收獲讓團隊十分興奮。這些人都是中國新生代的一分子,但他們用不一樣的青春,證明了在優裕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同樣也有能力、有責任、敢擔當。這一群體和湖南臺青春朝氣的整體氣質也十分契合。
在拍攝和制作過程中,團隊不會特意把人物刻畫得特別完美,但始終把握“中國形象”這條主線,通過事件的推動,既展現人物的個性,更要呈現中國人身上的優秀品質,比如解決問題的活力,積極的態度,以及奉獻精神等,所有中國人的風范都要體現出來。
制作團隊希望能夠以情動人,用巧妙細致的方式處理人物感情細節,呈現出生動的人物故事,向世界展示具有標識感的中國青年面孔。5期節目中,均涉及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如蔡軍與保護他的警察之間的情誼,在戈壁上工作的王金磊為同事種菜的情懷,將中國的隧道掘進機運進尼泊爾的胡天然說出“不愿意青春渾渾噩噩”這句話時的堅定,于細節之處展示中國年輕人的個性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片中這些中國年輕人的故事,這些中國年輕人的面孔,展現了80后年輕人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追求的精神,他們用實際行動賦予了本片國際感、標簽感、時代感。幾乎每一位主人公,在接受采訪時都會提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作,他們常常會為祖國的強大而驕傲,也為自己能夠代表祖國為“一帶一路”做出貢獻而自豪。
《我的青春在絲路》雖然講述的是中國人在海外的故事,卻能夠讓觀眾隨時感受到祖國的身影,從中體會到只有國家真正強大起來,才能在全球治理中擁有更好擔當的大局感悟。
青春到底是什么?這是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會追問和探究的哲學命題。湖南衛視作為一個在青少年群體中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媒體平臺,也更有義務去引領年輕人做出時代的回答:最好的年華,需要做一些有擔當、有意義的事情,才能做到不負青春不負己。
《我的青春在絲路》沒有從宏大的視角開啟內容,而是聚焦于絲路上的青年群體,以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和記錄普通人的時代故事,讓“一帶一路”上的故事可感可觸,用年輕人喜歡的表達方式,向當下的青年人傳遞青春和正能量。這不僅豐富了湖南衛視在主旋律內容上的整體框架和布局,還體現了其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湖南衛視和芒果TV聯手打造的節目,《我的青春在絲路》以“先網后臺”的形式播出,在創新內容生產、發揮市場機制、擴展傳播渠道上,雙引擎驅動相互配合,持續發力,收獲了流量與口碑的雙豐收。
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負責內容制作把關,芒果TV負責宣傳推廣,除湖南衛視三個欄目以及經視頻道、都市頻道播出外,《我的青春在絲路》還通過網絡走向國內外年輕人。
芒果TV網站,YouTube芒果TV精選頻道、Facebook湖南衛視芒果TV主頁以及即將推出的芒果TV海外版App(測試版)皆在首頁同步上線該節目并做出重點推薦,讓芒果TV 1200萬海外用戶感受節目傳遞的青春正能量。
講好中國人的故事、傳遞核心價值觀,向海外輸出湖南衛視引以為傲的先進技術和發展成果,《我的青春在絲路》是湖南廣電在踐行中央《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相關精神,整合旗下優質資源,探索媒體融合發展新出路的又一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