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榮
改變生產關系,釋放生產力,后廣電時代的改革重點可能應該放在這個突破口上,這也是深化改革的關鍵與根本。
今年,兩會通過了最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管理職責的基礎上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從此次機構改革方案給出的職責定位看,廣電總局的職責更加明確清晰,更加精準聚焦,適合于處在轉型期的我國廣播電視業的發展。
我們知道,廣播電視在歷史上起到過并且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論新媒體如何挑戰,廣播電視仍然是我國迄今極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之一,也具有相當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和前景。不過,我們不能熟視無睹的是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作為主流媒體的廣電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也正在受到來自各種力量的侵蝕。手機、流媒體、網絡視頻、網絡直播、視頻應用、音頻應用等都在培養著新一代消費者,致使我們面向的用戶急劇分化為基于廣電媒體的傳統人群,也可稱為網絡移民,以及基于互聯網的新興人群,即網絡原住民。由此引發的社會分化隨處可見,消費習慣、生活方式、社會關系、經濟形態等,乃至價值觀都呈現出了差異化、分眾化。這種變化迫使廣播電視需要再出發,開始新一輪的深化改革,塑造全新廣電面貌,讓網絡時代的后廣播電視有點潮!
新時代廣播電視深化改革應該潮在觀念。網絡時代廣播電視改革不僅僅需要廣播電視思維,更應該具有互聯網思維,也就是需要開放、共享、聯接等思維;也要具備融合發展觀,全面接入全媒體的生態系統;還要具備事業發展與產業發展同等重要的觀念,也就是事業發展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都需要尊重。
深化改革應該潮在技術。從技術上看,傳統的廣電技術可能需要顛覆式創新。在技術驅動和技術引導的媒體融合的今天,封閉與開放,單向與雙向,固定與移動,二維與全息將劃分出兩個時代。面對5G,面對4K,面對新視聽的VR、AR、MR等技術,廣播電視技術可能需要底層技術加速創新,應用技術盡快升級。還有,在網絡時代,信息傳播沒有地域限制、全媒體業態沒有時空局限的今天,是否可以盡快搭建全國的廣電云平臺,而不再是各地形成一個個孤島云,這個全國云平臺是廣電抱團取暖,特別是中小臺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新時代廣播電視深化改革應該潮在內容。傳統廣電最大的優勢在于內容,廣電不僅集中了我國最大的內容創作生產隊伍,也積累了海量的視聽內容,培養了穩定的內容消費群體??墒牵W絡時代視聽內容創意、生產、制作、流通、運營等都有了全新的模式,傳統的廣電節目欄目思維很難完全適應今天視聽產品與平臺發展需要。后廣電時代,急需激勵寬容創新,急需加大內容供給側改革,廣播電視內容創意生產需要跨屏化、跨平臺化、細分化、垂直化、社會化、產業化、市場化,以滿足日益分眾化、差異化的用戶需求。
改變生產關系,釋放生產力,新時代廣播電視深化改革應該潮在機制體制。當下和未來,后廣電時代的改革重點可能應該放在這個突破口上,這也是深化改革的關鍵與根本。解放媒體人的創造力、重組廣電資源配置。比如,可否探索廣播電視縱向垂直融合,如內容生產行業,形成全國一條產業線;可否探索廣播電視橫向平臺融合,如有線網、臺、互聯網平臺等,形成全國一盤棋。真正做到內容垂直化,渠道平臺化,產業鏈條化。
新時代廣播電視深化改革應該潮在監管。沒有無監管的行業。全媒體時代,共同監管已經日益成為重要的監管實踐。制定標準,嚴控準入,抑制無序,鼓勵競爭,良幣驅逐劣幣,保證融合后的廣播電視全媒體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