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肖鋒
繼雄安新區之后,海南又被寄予厚望。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宣布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措施的重頭戲。
海南省因改革開放而生,也因改革開放而興。海南現在又擁有了新的經濟特區戰略定位: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的試驗平臺。
這無疑是海南未來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中央給政策,給自由度,海南自身更要有一種創業精神。必須認識到,自由貿易港建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克服許多艱難險阻,砥礪前行。須知,單靠優惠政策取得發展優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海南尤其要防止地產狂歡的悲劇重演。自由貿易港的頭銜給海南帶來空前機遇,同時也帶來壓力。新海南擔負著全國改革開放樣板的重任,不能再有半點閃失。
冷靜地看,對標深圳的創業精神和香港的法治環境,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成功的必由之路。因為除旅游資源、地理位置稍顯優越外,海南別無其他,所以唯有憑觀念突破和制度建設取勝。
第一,海南要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
盤點過往特區成功經驗,深圳脫穎而出的第一要素就是拓荒牛精神。拓荒牛雕像至今佇立于深圳市政府門前,成為特區的一大標志。三十幾年來, 深圳的創業者們就像拓荒牛一樣,開拓進取,把一個貧窮的邊陲小鎮,開墾成為一個國際性現代化城市。今天,海南也需要這樣一種開拓、勤勉的精神,戒驕戒躁,腳踏實地,嚴防任何炒作之風,杜絕任何不利于營商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短期投資行為。海南要有“橫下一條心,苦干二十年”的拓荒牛精神。
第二,海南要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以法治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以及公共服務水平對標香港和新加坡。這一點雖然目標遠大,但對于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十分重要。
眾所周知,未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在長遠目標上必定會對香港和新加坡構成競爭壓力,一是在地理位置上與香港、新加坡接近,二來在金融和服務貿易產業方面會形成直接競爭。那么,這期間就要看誰的營商環境好,誰的法治環境清明了。這是一項制度建設的長跑。新海南要邊奔跑,邊改進,以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關注。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治理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改革開放試驗區的金字招牌,以聚攏全球資源建設新海南。
香港已經連續15年被評為全世界經濟自由度第一,全球競爭力第三;廉潔政府更是香港的一塊金字招牌。和這樣的地區競爭合作,需要沉下心來好好觀摩學習,并腳踏實地付諸實踐,在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第三,海南要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
百萬英才闖深圳,不是猛龍不過江。深圳當年能成功吸引全國人才,那些有想法、敢闖敢干的人,憑的就是“英雄不問出處”的用人政策。你有多大本事,就給你多大平臺。不再是干部調配,而是公開自由招聘;不再是“鐵飯碗”,而是聘任制。
深圳沒有大學,就新建大學和吸引國內外著名院校來建立分院。海南也要培育和發展自己的名牌大學,并充分利用海內外優質科研院所資源,培養高水平的國際化人才。
第四,海南也應從觀念變革開始,培育改革開放的深層基因。
蛇口工業區創始人袁庚曾被人問及“蛇口是怎么發展起來的?”他回答:“是從人的觀念轉變和社會改革開始的。”平安、中集、招行、萬科這批企業能做得風生水起,憑的就是共同的“蛇口基因”。深圳前海今天能引領新一波創新浪潮憑的也是“蛇口基因”?!皶r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是蛇口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的著名口號,蛇口大街上還豎起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巨幅標語。今天,“蛇口精神”成了深圳改革開放的旗幟和象征,造就和涌現了一大批改革者和企業家。無疑,新海南今天也要呼喚和培養一批改革型官員和新銳企業家。
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海南被賦予新希望、新擔當。建設自由貿易港這一重大開放舉措從客觀上是對當下美國挑起貿易戰的一個有力回應,也是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自信表現。
希望海南不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