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姝睿
摘要:現階段,生物技術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成為我國各行各業中不能缺少的一種技術,而且影響的深度更深,影響范圍更廣。毋容置疑,當今的時代屬于生物技術,盡管生物技術的發展為我國帶來很多的利益,但是在無形中也帶來的一些問題。所以,本文對生物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生物技術;應用;發展
一、 生物技術應用發展情況
1、生物技術在動物上的應用與發展
人們在動物上運用生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動物生長、提高畜產品質量、改善畜產品品質、生產藥用蛋白;動物抗病育種;建立診斷和治療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生產可用于人體器官移植的動物器官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研究人員利用鼠類基因能獲得經遺傳改良的綿羊,這種綿羊產毛量能比普通綿羊提高6%??茖W家們利用生物技術得到的轉基因豬中有20%的血紅蛋白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相同,這種血紅蛋白從轉基因豬中分離后能在室溫下儲薦6-12個月,比儲存人體全血的時間要長,在不遠的將來有可能成為人血的代用品。與此同時,從轉基因羊、轉基因牛生產人血代用品的研究也取得了明顯進展。
2、生物技術在植物上應用與發展
植物生物技術研究起源于50年代,80年代中后期發展迅猛,至今已有35個科的120種植物成功地進行了轉基因,有40多種的植物種類獲準進行田間試驗。與轉基因動物相比,轉基因植物取得的成就更為可觀,2014年全世界有20個國家種植了轉基因植物,美國是轉基因植物種植大戶,利用生物技術可以將有價值的目的基因(來源于病毒、細茵、動物植物、微生物、水生生物)導入植物內,使其性狀(產量、質量、花期、花色等)抗逆性(抗病毒、抗病蟲、抗除草劑等)發生變化,從而培養出理想中的轉基因植物。全球種植的商品化轉基因植物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馬鈴薯、南瓜、小麥、番茄、煙草等。美國1999年種植的大豆中55%是轉基因大豆、玉米中約有40%是轉基因玉米。我國將生物技術應用到農業尚處于起始階段,但研究的總體水平并不低。據統計,目前我國正在研究的轉基因植物種類達47種,涉及各類基因103個,正在中試的項目有48項,批準環境釋放的有49項。已有6種轉基因植物被批準進行商品化生產。目前進入商品化生產的主要是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達10多萬畝。在植物上利用生物技術已取得了驕人的成果。利用生物技術可獲得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水稻。我國已獲得單產12t/hm2,超級稻、日本培育出高賴氨酸含量以及富含鐵元素的水稻、美國科學家從馬鈴薯中獲得了一種抗蟲基因、經轉基因后的水稻能抗害蟲進食、英國研究人員利用生物技術培育出耐鹽水稻、國際水稻所科技人員研究出耐淹水稻,轉基因抗旱水稻的研究工作也在進行中,利用生物技術培育抗稻瘟病、水稻白葉枯病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二、生物技術帶來的問題
1、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心的問題,而且食品專家也一直都在探討,在食品上使用生物技術而引起的過敏反應也存在,很多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里加入了生物技術,食用轉基因食品對人的身體是有助的,因此開始大量的使用轉基因食品,但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盡管轉基因食品中加入了生物技術,但是還是存在安全問題,而且還是不容易被發現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如果被人們食用,對人的健康非常不利。
2、生態環境安全問題
生物技術在食品上,容易引起食品安全問題,而生物技術帶來的環境問題,比食品安全更嚴重,而且更加復雜。因為基因屬于移動的,而且基因可以在動物后者是植物身上,相互影響,這樣就會造成一些問題例如:部分物種會出現滅絕,動植物之間是處在一個生物鏈之中,一個動物滅絕,那么這個食物鏈就出現斷裂,隨之生態環境失衡。國際的一些組織就認為生物技術會帶來基因污染,因此強烈抵抗在環境中使用生物技術。
3、地區政治經濟平衡問題
世界上要經濟發達的國家,也有經濟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而生物技術的出現,就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的國家之間的差距拉大。很多發達使用生物技術并且把該技術作為一個壟斷的技術,從而使原本就存息的貧富差距加大。如果一個地區長期屬于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態,那么這個地區的社會將出現動蕩。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加大對生物技術的研究
不僅僅是國家,規模較大的企業也可以開展生物技術相關的研究,而且研究的機構最好可以與國家以及企業相結合,如果科研機構單獨的開展研究,會面對一些例如資金之類的壓力,如果可以與政府或者是企業合作,一方面保證了研究的資金以及技術,另一方面,能夠將研究的成果共享。在當今的時代,只有掌握了高超的生物技術才能能夠在時代中生存,而且還可以利用生物技術去解決一些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
2、法律支持
國家自從支持發展生物技術以后,就不斷的頒布法律,支持技術的研究以及應用。以科委為首就相繼頒布了《基因工程安全觀管理法》以及《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實施辦法》可以只有這兩個法律是不夠。而且也不能只用這一個部門支持生物技術,衛生部、免疫部以及環保部門等等,都要一起聯合制定支持生物技術發展的法律法規,將生物技術的研究規范化,而且也能保證有具體的管理制度。
結束語
生物技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由于生物技術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我國從事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企業,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另外,生物技術產業格局從治病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質量的健康產業過渡。兼并重組愈演愈烈,大企業愈來愈大,協作型競爭已經成為當今生物技術產業的主流,因此要加大生物技術的研究。
參考文獻:
[1]CliveJames.2011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2(01).
[2]鄭超,王伯初,祝連彩.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