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剛
摘 要: 本文闡述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含義,以及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的之間的關系,以高職院校數車實訓教學為例,論述了對高職大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道德的樹立。
關鍵詞: 職業技能培養;職業道德樹立;大國工匠精神
當今大學生存在著職業技能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實際工作能力差等問題。因此,提高大學生職業技能,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對于增加大學生的就業資本,意義十分重要。
一 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是指人們從事職業工作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術水平。對于大學生來說,職業技能,就是指大學生將來就業所需的技術和能力。大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是能否順利就業的前提。根據《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關于"加強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精神,調動學生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培養、提高大學生的職業技能顯得非常重要。
二 職業道德
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主要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職業道德是從業者在職業工作中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不僅是對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而且是該行業應對社會所承擔的義務和道德責任,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等,是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 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的關系
職業技能是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務件.是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職業道德是在學習職業技能,從事職業工作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的。職業道德對職業技能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更好地從事職業工作,而企業和單位也青睞德才兼備的員工。所以,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是密不可分的。
四 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道德的樹立
教高[2006]16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高等職業院校要明確培養目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加強素質教育,強化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1、職業技能培養方面。常言說,名師出高徒,故對于高職教師而言,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職業技能的主動性。例如:在數車實訓中選擇一些有趣味性的加工零件,如:葫蘆、火箭模型等,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樹立典型,對于個別愛學習的同學,可單獨培養,以帶動其他同學學習數車編程加工技術的積極性。其次,在項目設置上,結合國家數控車工中、高級職業技能標準,將理論教學和實訓相結合,與企業實際工作崗位技能要求接軌,制訂適合高職院校切實可行的實訓任務,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編程加工能力,從而讓學生不僅能夠編程加工,而且能夠掌握加工工藝的制訂。嚴格要求學生完成每節課的實訓任務,零件尺寸精度必須達到圖紙的要求,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 達到應有的職業技術水平,為以后的工作和就業打下一定的基礎。
同時,舉辦數控車工“3+1”技能培訓、數控車工業余技能培訓等職業技能培訓。經過培訓,能通過相關技能考試和職業技能鑒定,獲得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數控車工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鼓勵、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數控車工技能大賽,以及與數控車工技能相關的各種大賽,讓學生在竟賽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開展校企合作,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走進工廠頂崗實習,進一步提升職業技能。
2、職業道德樹立方面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應注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繼而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禁止玩手機,禁止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等;嚴格要求學生實訓時必須嚴格遵守數控車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其它相關規則;愛惜工具、量具,愛護設備;下課前要清點工具、刀具和量具,清理切屑,打掃機床與環境衛生,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讓學生知道未經過安全操作培訓合格者,不能操作機床等行業行規。同時,我們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盡職盡責,要言傳身教,教導學生尊師重道,要愛崗敬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大國工匠精神,培養像焊接大師王師傅那樣的大師級技能人才,成為一名偉大的大國工匠。
五 結束語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就業難的矛盾將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怎樣有效地培養,讓他們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是我們當今高校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們當今高校教師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教高[2006]16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R].
[2]《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年1期《職業素養訓練是職業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特點》.[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