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質量認真體系對于推動企業現代化來說非常重要,在我國加入了WTO之后,質量認體系也發揮了更大作用。截至目前,以及出臺了很多質量認證體系,不同質量體系有不同側重點,在實際應用中也有不同意義。通過一次認證審核并不能一勞永逸,國際質量認證體系也在持續改善。本文將會對質量認證體系的是推動作用做建議要分析。
關鍵詞:質量認證汽車標準
1、 前言
質量體系認證標準,就是對汽車生產業相關行業進行質量認證,確定質量標準體系,就是對汽車質量提出了專業精細要求,以此來逐步推動汽車行業發展。
2、 通用質量體系認證標準——ISO9000
ISO標準是國際標準中與工業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的總結。無論是任何一個行業,這一標準都是適用的。在實際生產與應用中,產品本身的規模、屬性值和產品都有一定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實際生產與應用,逐步提升商品本身的質量。對于企業來說,他作為社會的一部分,不能僅僅局限于自身利益的獲取。商品本身的質量對社會的影響也要充分認識到。在商品銷售過程中,提升商品標準、按照質量體系的標準對商品質量嚴格要求。市場經濟大條件下,顧客會對商品質量和使用情況進行要求,因此商品的產品開發狀態、設備以及人員等都需要在滿足標準的情況下才能滿足條件。ISO9000是一種詳細的專業的規定,在ISO9000中,各種規定足夠詳細、明確。企業只有認真貫徹ISO9000的相關規定,就能得到認證。正常情況下,經過了ISO9000的認證的企業,都具有一定的監管體系,無論是技術、公司規模、公司環境還是產品質量等都能得到保證。可以說,ISO9000就相當于一個質量保證體系,得到了ISO9000之后的企業可以減少很多壓力。因此,ISO9000驗證體系在九十年代以來已經得到了普遍的重視,很多公司都重視自己的ISO9000通過情況,汽車行業也同樣如此,很多汽車企業也開始重視ISO9000認證,在交易中都會傾向于選擇通過了ISO9000認證的企業.[1]
3、 質量認證體系對汽車行業的推動作用
3.1零件質量提升
全球化經濟浪潮崛起之后,汽車零件國際化采購已經成為了趨勢。為了減少汽車零件在交易中的檢測步驟,統一將所有汽車的質量認證體系改為ISO,這樣的話,就減少了質量管理認證中多方重復認證步驟,推動了汽車交易向簡潔化發展,這種統一的汽車零件質量標準體系在全球范圍內開始擴展開來。零件組織檢測也成為了國際檢測中的重點項目。[2]近年來,質量檢測體系一直在發生改變,主要原因是國家之間的交流發生了變化,不同國家汽車行業發展情況不盡相同、經濟發展狀況更是不同,為了減少國家之間的差異,建立統一的質量監管體系非常重要。到2006年的時候,美國通用、福特和戴一可三大公司上市,并尋找到了新的認證方式,即ISO16949,很多公司也相繼采取了這種檢測標準,以此來滿足汽車的特殊要求。[3]
3.2針對性很強
這項標準是針對于汽車整車廠和直接的零部件制造商進行的標準,他制定的相關標準都是u生產汽車直接相關,通過這種能力實現汽車質量的提升以及零部件的適配性,實現汽車產品的增值。一些獨立的支持輔助設備的企業是不能得到ISO標準的。在實際的ISO標準中,這些相關產業其實并不能發揮很大的作用,銷售部門和配送中心等想要獲得獨立認證基本是不可能的,一般情況都會在汽車生產商附屬作用下得到認證。[4]正因如此,這種煩歸煩更賤注重持續改進和缺點改造,從而降低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中的質量波動和產品品浪費,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商品生產中的冗余環節,極大保護了生產制造商在質量認證體系中的利益。這一標準體系更為關注產品完成質量和機構任務完成能力,它通過對產品生產制造中的生產文件的審核來實現質量的監管以及提升。[5]
3.3以用戶為中心的審核
該種類的生產體系,更加注重以用戶為中心的審核,根據用戶的要求來要求生產部門,以往的質量標準體系都是在之前的生產要求標準之下進行的要求,缺乏與用戶的互動性,為此采用用戶滿意度調查來要求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成為了最新的檢查模式。很多生產商對汽車生產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為了滿足這些要求,很多地方都使用這種檢查模式,將需方的要求和技術規范放在了同一位置之上,更多的滿足了市場的需求。這種檢查規范也有一些其他特征,比如注重效率,減少浪費以及創造價值等。[6]
4、 結束語
不容置疑,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大多數屬于買房市場,滿足買方要求,實現技術進步以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已經成為了汽車生產部門的重要目標。使用ISO認證標準,對車型、配件和價格等都進行了改造,這也為公司取得了巨大利益。目前國內很多車輛以及實現了配套生產和出口,出口海外,在國際上發揮來了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海東;技術性貿易壁壘形成機制的經濟學分析[J];財貿經濟;2016年03期
[2] 趙英;;提高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技術標準戰略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7年04期
[3] 童磊,丁日佳;基于信息不對稱的技術標準作用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6年05期
[4] 梅耀林;張培剛;;產業發展理論回顧及應用研究——以鹽城市鹽都區產業發展定位為例[J];河南科學;2016年06期
[5] 趙國慶;張中元;;FDI溢出效應、創新活動與技術進步——基于中國高技術產業的實證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5年11期
[6] 王忠敏;;英國歸來——談標準的實證經濟學研究[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15年12期
作者簡介:袁曉梅(1982年1月),女,天津人,本科,助工,主要從事汽車行業體系、產品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