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其中鍋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從原本的單純供暖設備變成了特殊設備。在這種情況下,鍋爐的制造監督檢驗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質量不合格的鍋爐付諸使用,就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災難。本文就通過對鍋爐制造監督檢驗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來得出如何保證鍋爐出產的質量。
關鍵詞:鍋爐制造;監督檢驗;焊接質量控制;無損檢測;水壓試驗
1 概述
在當前來看,鍋爐已經成為了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特殊工具,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為液體進行加溫加壓的操作,來使液體用作一些特殊的用途。最常見的就是北方的供暖工程中所用的鍋爐,其用法就是將水注入鍋爐,然后對水加溫加熱,然后供暖氣使用。但是,無論是供暖使用,還是其他的用處,都需要知道,鍋爐是一種危險的特殊工具,一旦出現裂縫或者炸裂的問題,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的問題。因此在進行鍋爐使用的時候,就需要能夠嚴格的監督檢查鍋爐的質量,才能夠保證鍋爐是安全的。
2 鍋爐監檢常見問題分析與探討
2.1 設計資料審查
在當前來看,對于鍋爐的檢查應該是從多個方面入手的,其中第一步就是要審查鍋爐的設計圖,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的鍋爐種類太多,許多特殊用途的鍋爐都需要特殊的設計才能夠保證鍋爐的安全性,因此就需要嚴格的檢查設計圖的每一個環節,但是當前來看,設計圖存在主要有如下五大問題:
首先是老舊圖紙的使用。許多的鍋爐制造單位為了節省成本,都是用老舊的鍋爐設計圖紙。這些老舊的鍋爐形式雖然經過了長期的試驗和考證,證明了其安全性,但是這種老舊的鍋爐是具有時代性的,在當前的時代中,這些老舊的鍋爐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的,功能是不達標的。還有就是一些操作可能已經超越了老舊鍋爐的極限,這就讓鍋爐出現問題。尤其是關于壓力的部分。這些老舊的鍋爐在壓力的承載上,是遠不如新式鍋爐的。如果以新式鍋爐的加壓程度來進行操作,那么鍋爐炸裂是必然的。一定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其次是先生產后送審的行為嚴重。許多的鍋爐廠為了趕進度,通常會在設計圖設計出來的第一時間就進行生產,當設計圖已經用完,才將設計圖送去審查。這種行為是一種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鍋爐的設計圖審查后是合格的,那么鍋爐還能夠進行使用。如果鍋爐是不合格的,那么就無法付諸使用,會造成巨大的浪費。而且會拖延進度,得不償失。
第三設計圖改變而工作沒有改變。這主要是因為上一點,在審核后,如果發現了設計不合格,進行了設計圖的整改。那么,已經制造的鍋爐就算是報廢了。許多鍋爐廠的領導為了減少損失,通常抱著僥幸的心理不去送達整改的設計圖,讓工人原樣生產。這種鍋爐就是不負責任的鍋爐,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第四是設計圖與制造資質的不匹配。這主要發生在一些小的鍋爐廠,這些小的鍋爐廠本身沒有設計能力,因此就采用其他大廠的設計圖,但是這些大廠的設計圖通常技術難度高,而且存在著很多的專業技術點。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小廠的技術程度不夠,生產不出來,或者生產出來的東西屬于殘次品,不符合原設計圖。
最后是鍋爐制造材料的代用。在當前來看,許多的設計圖都需要鍋爐使用全新的材料,這樣才能夠保證鍋爐的質量達標。但是許多的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就選擇老一代的材料進行零件的代用。在這種情況下,鍋爐質量的不合格是必然的。
2.2 材料使用問題
按設計及標準要求,正確的選擇鍋爐的原材料,是保證鍋爐安全運行的關鍵環節,這也是鍋爐制造監檢的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但鍋爐制造企業在這個環節管理往往比較欠缺,經常存在下列問題:
一是材料入庫,擺放混亂,沒有分區對待,甚至擺放在非材料區;材料隨意入庫擺放,很容易造成材料使用錯誤。
二是材料標記移動不及時,部分管材甚至漏做標記。監檢人員車間巡檢及水壓試驗時,對鍋爐主要部件的材料鋼印都有現場記錄,但制造廠的出廠資料中,材料的入廠編號卻多次與監檢人員的現場記錄不符,這就體現了制造廠的材料標記工作有很大的漏洞。一旦用錯材料,將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和巨大的損失。
三是焊材庫管理不到位,監檢人員車間巡檢時,多次發現焊材庫管理員不在崗。許多鍋爐廠焊材庫管理員往往是身兼多職,有的焊材庫管理甚至直接委托焊工私自領取焊材,而未進行任何登記;導致焊材領用回收情況不明,有的焊材領出一周后仍在車間存放且繼續使用。
四是制造廠有些部件是外購的,但外購件控制很不到位,比如鍛件無質量證明書,有的甚至沒有產品制造合格證,當監檢人員提出疑問時,他們就想蒙混過關。
對此,筆者認為,應該嚴格按照材料入庫管理程序,進行材料入廠檢驗,要嚴格按照法規、標準來驗收,并且要做全檢驗項目。只要是不合格產品堅決不能入庫。不能因為趕生產進度,就敷衍了事。材料入庫要分待檢區、合格區、不合格區,并且嚴格執行標記,確保對材料進行有效追蹤。
對焊材庫要加強管理,嚴格控制溫濕度,執行焊材的保存、發放、領用、回收制度,并且由專人管理,責任到人。對于外購件要做到逐件檢查,不合格品絕不能投產。
2.3 焊接質量控制
鍋爐主要受壓部件如鍋筒、集箱、受熱面管子、管道等主要是由焊接完成,因此焊接工作在保證鍋爐產品質量上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無論是制造廠質檢員還是監檢機構的監檢人員,在檢查焊接工作中都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對焊接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關。以下是焊接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監檢人員應特別注意:焊工無證施焊,或者焊工操作項目未覆蓋產品(如大小接管不能涵蓋);焊接現場焊條、焊絲隨意存放,領用后未放入保溫桶;焊接接口清理不到位;少量焊接項目缺焊接工藝評定;例如某鍋爐廠的產品屬分包項目,焊接工藝按照分包方的工藝進行,在自己廠內未進行焊接工藝評定,這嚴重違反規定要求。
筆者認為以上問題主要是人員素質問題,首先制造廠管理人員素質要提高,做到監督到位,管理到位,制止焊工不規范行為,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其次,焊工素質要提高,焊接工作不能馬虎大意,每個工序都要做到位,嚴格按照焊接工藝卡和相關技術要求進行操作。另外,企業要進行定期例會以強調工作的重要性,對違規行為進行通報批評并進行相應處罰,對工作質量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以鼓勵大家爭先創優。
2.4 水壓試驗
鍋爐產品制成后,鍋筒、集箱、受熱面管子等受壓元件,必須進行耐壓試驗來檢測是否泄露,嚴格要求水質、水溫,且在檢定有效期內的兩塊壓力表,嚴格控制試驗壓力,保壓時間不得有結露、泄露現象。鍋爐水壓時經常出現如下問題:
一是試驗壓力出錯,由于操作人員一天要進行眾多鍋爐的耐壓試驗,試驗壓力有時會弄錯,有時汽包水壓試驗未按照圖紙試驗,試驗壓力錯誤。所以質檢人員和監檢人員在水壓前都要進行核對,防止出錯。
二是水壓試驗時還有壓力表超期未檢驗,保壓時間不夠等問題,監檢人員也應注意。
3 結語
鍋爐的檢測應該是全方面的,這樣才能夠保證鍋爐在使用中是完全安全的。但是在當前來看,除了這些必須的技術,人員方面也是一個問題。一定不能夠因為人手不夠,就忽略檢測工作。因為鍋爐的安全決定著人們的安全,一旦鍋爐出現事故,就是不可挽回的大事故。這種情況必須嚴格處理。同時,國家也應該下達更詳細的質量條例,從法律的角度控制鍋爐的質量,這樣才能夠保證過路的合格性。
參考文獻:
[1] 賈立明,王雄,李勇.淺析在用壓力容器定期檢驗中常見缺陷的處理方法[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7,(4).
[2] 師蘊慧,曹影.關于75T/H循環流化床鍋爐安裝中的幾點注意事項[J].區域供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