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健 謝飛
摘 要:通過油菜新品種的田間對比試驗,對參試品種的產量及特征特性對比分析,篩選出適合藍田縣種植的新品種陜油0913、秦優198、秦油88、陜油16,這4個品種其產量較高,生長性狀良好,宜在當地推廣應用。
關鍵詞:油菜;新品種;試驗報告
中圖分類號:S6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26
1 試驗目的
為探索雜交油菜新品種在藍田縣的產量表現,篩選出適宜藍田縣栽培種植的新品種,促進藍田縣油菜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特安排本次試驗。
2 材料與方法
參試品種(組合)6個:陜油0913、陜油16、秦優198、秦優10號、秦油88、陜油803,以藍田縣油菜主栽品種秦優七號為對照。
2.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安排在藍田縣普化鎮當院村,前茬為小麥,肥力中等且均勻一致,排灌條件較好。
2.2 田間設計
試驗為品種對比展示未設重復,參試品種均隨機編號排列,小區長16m,寬9m,凈面積144m2。
2.3 栽培管理
播種前土地深翻整平,每667m2施底肥“六國活化態純硫基復合肥料”(16-16-16)30kg。播種時隨種溝施種肥硼肥1200g/667m2。9月30日、10月3日每667m2用90%敵百蟲60g拌炒香的麩皮誘殺地下害蟲2次。
10月2日出苗,10月1—2日1次定苗防蟲1次,11月21日培土1次,2月5日灌溉1次,5月30日前后收獲。
3 天氣對油菜生長和產量形成的影響
油菜整個生育期雨水一直充足,植株較高,5月1日、5月3日大風天氣造成大部分品種倒伏。
4 結果與分析
4.1 產量
參試品種陜油0913產量最高居第1位產量達264.58kg/667m2比CK增產24.04%,對比達顯著水平;秦優10居第2位,產量263.19kg/667m2,比CK增產23.39%,對比達顯著水平;秦優198位居第3位,產量240.58kg/667m2,比CK增產12.79%;秦油88位居第4位,產量227.06kg/667m2,比CK增產6.45%;陜油16與對照產量相當,居第5位,產量216.068kg/667m2;對照秦優7號居第6位,產量213.3kg/667m2;陜油803居第7位,產量195.93kg/667m2,比CK減產8.14%。
4.2 生育期
由于后期出現倒伏,品種間成熟時間較一致,均在244~246d之間。
4.3 長勢及一致性
由于油菜生長生育期間雨水充足,品種都能表現出自身優勢,株高普遍較高,長勢良好。
4.4 病害
品種均未發現嚴重病害。
5 小結
試驗品種中產量超過對照品種秦優7號的有陜油0913、秦優10號、秦優198、秦油88、陜油16,共計5個品種。陜油0913綜合表現突出,連續2a在對比試驗中產量均排名第1位,建議縣大面積推廣種植。秦優198、秦油88、陜油16,品種產量表現較好,品種的穩定性有待進一步鑒定,建議適當小面積推廣種植。秦優7號、秦優10號種植多年,豐產性、穩定性比較好,仍為主栽品種。
參考文獻
[1]張香,趙景波.西安與咸陽地區麥地土壤含水量對比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17).
[2]馬勝元,王建合.聶志義.農作物播種后鎮壓效果好[J].河北農機,2010(4).
[3]任軍榮,李殿榮.春油菜生產中的幾個問題[J].種子世界,2007(9).
[4]王賽宵,李清河,徐軍,等.干旱半干旱地區土壤水分測定研究概述[J].山西農業科學,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