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
摘 要:油松是我國北方地區較為常見的一種松科松屬針葉常綠的喬木,具有良好的抗寒性以及耐旱性,環境適應能力極強,但是油松對于土壤的要求相對較高,在種植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對油松幼苗的保護工作,避免其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降低成活率。本文圍繞新形勢下油松的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工作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新形勢下;油松;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管理
中圖分類號:S791.5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61
油松具有強大的根莖,枝葉茂盛,是我國全部樹種中適應性最強的樹種之一,尤其適合種植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油松屬于優質木材,在房屋建筑行業以及工礦企業中被廣泛應用,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1 油松簡介
油松的高度通常在30m左右,是松科類植物。油松屬于陽性樹種,其樹皮下部為灰褐色,分裂形狀以不均勻的鱗塊狀為主。分支較大的油松在外形上主要以平伸、斜向上方向生長。由于油松的根系比較淺,所以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尤其在抗風、抗寒方面具有相當優勢,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油松也可以生存生長,所以,在選擇人工造林的樹種時,油松是首選。
油松的原產地在中國,主要生產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因其外形特點,又被稱為紅皮松、巨果油松等。油松具有2個突出的特點,喜光;抗瘠薄,所以,油松非常適合在松質土壤中生存與生長,土壤中如果出現含水量高、粘結等情況,都會對其通風效果產生不利影響,不利于油松的正常生長。因此,種植人員要高度關注油松的生產環境,切勿將油松種植到地下水位較高、常年積水的平地。
2 新形勢下油松的栽培技術分析
2.1 選擇苗圃和整地施肥
要選擇地勢平坦的苗圃,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灌溉條件和排水條件。在育苗工作開始之前,要將土壤進行深翻耙平、施入基肥,即施入硫酸亞鐵,達到抑制土壤感染源,對土壤進行消毒的目的。借助苗床進行育苗工作,苗床的長度與寬度分別為10m、1m。
2.2 消毒土壤和作床
土壤消毒處理需要在播種前進行,播種場地的不同,消毒方式也具有差異性,消毒工作完成后要進行平整、淺翻。我國北方地區通常采用大壟式育苗法,其優點是可使土壤長期保持充足的水分,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對苗木生長極為有利。
2.3 種子處理,播種,管理幼苗
在油松播種之前,要先安排催芽、消毒工作。浸泡時,選擇在溫度在50~60℃的溫水中浸泡2h,2h后水溫降低,種子在吸水飽和后撈出,放入容器內開始催芽,最佳播種時機是種子開裂時。油松適合早播,通常在每年的5月份進行。開溝、播種、覆土鎮壓、保溫是其主要的播種過程。完成播種工作后,1周后將出現發芽破土現象,在種殼脫離期間要注意防護鳥害。后期按照幼苗生長階段的差異性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特殊管理。
3 新形勢下油松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分析
3.1 播種和農藥
人工種植林和次生林是病蟲害的高發區域,發生原因主要是林區內的樹木品種單一,缺少的抵抗力所導致。所以,在油松樹苗的種植過程中,須要將它種樹苗交替播種,混合比例的科學適當能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加強林區的生態防御能力。農藥的使用對樹木造成不同的傷害,但綜合考慮應用農藥的優勢分析,農藥噴灑已然是非常必要的,施藥過程中,應該借鑒以往的經驗,采用霧化給藥的方式,可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有條件的地方,以航空播撒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污染和浪費。
3.2 枯葉病
油松枯葉病的防治,一般采用撒藥和追肥結合的形式進行。如果油松種植區域的土壤較為疏松,要保持其肥沃狀態,對抗種植區域內的油松枯枝葉病,采取混合種植抗病樹的方式,在冬季進行深耕,保證病菌深埋于土壤之中,使病原體的整體數量得到有效降低。
3.3 涂白防寒
在土壤完全凍結前,配制比例恰當的涂白液,噴灑于油松上,使其表面被灰白色覆蓋,有效反射陽光,有效對抗氣溫驟降,涂白防寒的方式不適用于溫度較低的地區,北方冬季氣溫比較低,涂白防寒效果較差。涂白液還具有預防水分丟失的作用,減少水分蒸發,保護幼苗,使病蟲害的發生率明顯下降。
3.4 塑料薄膜
先給苗地灌透底水,然后利用塑料薄膜搭建小拱棚來幫助幼苗抗寒,用土埋實拱棚底部,讓拱棚內保持密閉。如遇嚴寒天氣,可在拱棚上方覆蓋草簾來抗寒。
4 結語
通過對油松種植的一系列分析不難看出,油松具備多種經濟價值和使用價值。國家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油松的栽培種植及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油松的栽培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工作,大幅提升油松種的成活率。確保在油松選種和育苗和植林的過程中,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油松成活率,使其發揮更大的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梁敬.油松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管理[J].現代園藝,201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