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
摘 要: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步與發展,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時,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繁榮與進步。因此我國在進行經濟建設時,也要注意對其生態環境的保護,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從影響造林更新工作的影響因素入手,對提高我國造林更新工作質量與水平的措施進行系統的論述,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提高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水平。
關鍵詞:造林更新;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S75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8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社會、經濟方面不斷發展進步,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國很多地區的生態環境就遭到了很大的破壞,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近些年來,在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其不斷地占用林地,大量砍伐樹木,不僅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對其整體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極大得破壞,加劇了溫室效應等。因此,為了更好地踐行“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發展觀”的指導理念,保護生態環境,要積極對其影響造林更新工作的因素進行及時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合適的對策,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 影響造林更新工作的因素
1.1 基于自然因素的影響性研究
在具體進行造林更新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自然因素對其工作的有序進行具有重要的影響,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在進行樹木種植的過程中,其病蟲害對樹木的健康成長也有很大的影響,樹木在生長的過程中,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更不利的后果。因此,對病蟲害進行充分的重視并及時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樹木在生長的過程,種植密度的大小對其正常的生長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同品種的樹木對種植密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具體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樹木品種,對其種植密度進行嚴格把握。樹木與耕田等混合種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造林更新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講,為了保證土壤的肥沃度,加強水分循環,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要進行混交林種植模式的選擇,從而促進樹木的健康成長。自然環境對于造林更新工作具體重要影響,不同的林木在種植的過程中,所需要的自然環境是不同的,為了保證造林更新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實際進行樹木種植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不同林木適宜種植的氣候、土壤、水分等需求,加強種植的科學性,從而做到因地制宜,在提高經濟效益時促進生態效益的提升。
1.2 基于社會發展情況的因素分析
除了自然環境,其社會的發展狀況對其造林更新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對樹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對林木的統計數據進行規范的記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地區在進行造林更新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數據記錄不清晰,造林數據核查困難,這對造林更新工作的有序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對此要充分重視并積極改善。從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大部分地區在進行造林更新工作的過程中,其技術水平是非常低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影響了造林更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其造林更新的管理制度對其工作的有序開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日常工作的開展沒有一個嚴格規范的制度作為保障,將會大大降低其工作的效率與水平。
2 提高我國造林更新工作質量與水平的措施
加強自然環境治理,減少病蟲害。在進行造林更新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積極重視對自然環境的治理,對病蟲害出現的規律與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做好病蟲害的防治與治理,提高造林更新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加強造林更新核實工作,保證數據真實。在具體進行樹木種植的過程中,要積極重視樹木種植數據的記錄與統計,加強造林更新數據的核查,從而對其數據的爭取性與真實性進行有效的保障,促進我國造林更新工作的有序開展與進行。
加大培訓力度,提高造林更新工作人員素質。在具體進行造林更新工作的時候,還要積極重視對具體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教育,提升其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比如定期選派工作人員到專門機構進行培訓教育等。
建立健全造林更新管理制度,保護造林成果。建立健全造林更新管理制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實際進行造林更新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的制度與規章,使其運行得更加科學合理,促進我國社會經濟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3 結語
新時期為了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從這個層面來講,積極對造林更新工作進行系統的重視就變得非常重要,在具體進行造林更新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對造林更新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造林更新工作的進步與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朝著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會林.淺析影響造林更新工作的因素[J].民營科技,2014(1):
250.
[2]于崇學.探討影響造林更新工作的因素[J].民營科技,2014(8):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