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紅芬 牛叢叢
摘 要:本文主要以東營市鹽堿地植物造景設計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東營地區(qū)植物生境特點的簡要分析,并以東營市某綠地植物景觀設計為例。從其植物造景設計及樹種選擇的基本原則入手,分析和歸納了綠地不同功能分區(qū)的植物造景技法,以期為同行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植物造景;鹽堿地;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192
1 東營地區(qū)鹽堿地生境概況
山東省東營市其主城區(qū)位于黃河入海所呈現(xiàn)的沖擊三角洲上,由于歷史上長期遭受海水的侵蝕,其土壤的含鹽量較高,城區(qū)中絕大部分土地都存在或輕或重的鹽堿化問題。據(jù)相關資料顯示東營市城區(qū)范圍土壤的pH值通常在7.5~8.5之間,屬中性偏堿,同時較高的地下水水位容易造成土壤的反復鹽堿化,極不利于采用土壤改良對土質進行改良。這一局面造成了東營市城區(qū)植物生產成活率較低,植物造景難度較大。
2 案例分析——東營市某綠地景觀設計
2.1 設計原則
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涉及的地形堆疊、植物布局、景觀小品等都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進行植物造景時應當充分考慮當?shù)氐臍夂颉⑼寥馈⒐庹盏纫蛩兀瑢⒅参锞坝^與周邊環(huán)境相統(tǒng)一。一處景觀效果突出的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同時擁有藝術性和科學性,即在滿足植物與外部環(huán)境的適應性的基礎上,還應具備藝術性的構圖原理。同時通過合理地展現(xiàn)植株的個體形態(tài)美和群體形態(tài)美來提升受眾們在觀賞其所產生的景觀意境。
在園林植物景觀的構建應充分結合植物的習性與設計要求,遵從功能性的原則,實現(xiàn)生態(tài)、觀賞、文化的共榮共生。
2.2 樹種選擇
園林綠化是否設計得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綠化樹種的選擇,尤其是在較為特殊的生境條件例如鹽堿地、邊坡、濕地等區(qū)域。由于每處園林空間的立地條件各不相同,而本文主要研究的鹽堿地園林設計中所涉及的樹種一般以適應性強、抗鹽堿能力強、觀賞價值高、環(huán)境效益好的植物品種。另外在樹種選擇時還應做到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相搭配、觀葉樹種和觀花樹種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選擇喬木時應當選取那些具有抗性強、對土壤養(yǎng)分要求不高、病蟲害現(xiàn)象較少、葉花果皆對人體和環(huán)境無污染的品種,一般適合在鹽堿地進行種植的有白蠟、法國梧桐、梧桐、合歡、國槐等。在實際種植時可應當注意對其長勢情況和樹形進行嚴格的檢查,以避免對景觀效果產生影響。而在灌木的選擇上可多采用枝葉豐滿、株形優(yōu)美,花期長,萌蘗少的品種。鑒于園林空間內的灌木經(jīng)常性地要進行修剪和養(yǎng)護,同時也會較多地直接被人群所接觸。因此,還應當注意其必須具備耐修剪、易繁殖,易管理的特性,植株全株盡量無刺或少刺。目前,在鹽堿地區(qū)園林設計中應用較多的有紫薇、紫荊、連翹、榆葉梅等植物品種。在地被植物選擇上要選擇病蟲害少,耐踐踏、耐貧瘠且生長快、繁殖力強,景觀效果好的品種。在露天草花中應用較多的是酢漿草、石竹、三色堇等。
2.3 各功能分區(qū)的植物配置方式
在本案例的設計房中充分運用不同植物品種配置出富有韻律的變化,例如在景區(qū)主園路的兩側綠帶內主要采用以旱柳、黃金槐、竹柳等大喬木和黑松、蜀檜、大葉女貞等小喬木和紫薇、金銀木等灌木以及扶芳藤、金葉蕕、大葉黃楊球、金葉女貞球等地被植物共同營造出植物景觀。其設計不僅注重喬灌草的合理配比,而且在植物景觀營造時充分運用植物在株高上的個體差異,從而形成了錯落有致的高低變化。而在其他公園綠地中多采用連翹、紫荊、木槿、火炬等四季觀花或觀葉的樹種,從而裝扮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植物景觀。
作為公園綠地內必備的游憩草坪,設計人員通過局部地形的變化為植物景觀營造奠定了基礎。在較為平坦的區(qū)域采用馬尼拉等耐踐踏的草種,即能滿足游客休閑游玩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景觀效果。而在地勢變化較為明顯的區(qū)域,設計人員利用黃楊、冬青、紅繼木等灌木結合地形造就了一處植物迷宮,以供兒童們嬉戲玩耍。同時,在游憩草坪的四周采用梧桐等喬木形成一片蔭庇性較高的區(qū)域供敞篷客小筑。
設計人員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水體構建出一處人工濕地,進一步做到了生態(tài)降鹽和景觀營造相同步。該處人工濕地采用挺水植物與沉水植物相結合,充分發(fā)揮水生植物和濕生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共同打造生態(tài)化的植物景觀。設計人員將蘆葦、花葉蘆竹、再力花等挺水植物布置在岸邊灘涂上,營造出一片野趣橫生的植物景觀。而在水體中則采用荷花、睡蓮、慈菇等植物品種進一步鞏固濕地的降鹽功效,同時也構建了夏秋兩季公園的植物景觀核心。
3 結語
植物造景首先要注重植物品種配置,尤其是針對東營地區(qū)等鹽堿化程度較高的地區(qū),選擇耐鹽堿、耐寒、抗風性樹種進行種植,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景觀效果,而且通過植物種植進一步對土壤進行了改良。
參考文獻
[1]李菲菲,王先杰.山東東營東八路植物景觀設計[J]現(xiàn)代園林,
2015,12(5):405-411.
作者簡介:侯紅芬(1987-),女,山東梁山,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