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市財政局獲悉,圍繞著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疏解教育醫療資源、生態環境保護等,北京財政在今年安排了包括新機場征地拆遷補助、京沈客專、軌道交通新機場線、新機場高速、延崇高速等一系列項目。今年,北京市將集中力量系統解決一批重點問題,總投資達544.8億元,其中投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135.5億元資金,占比達四分之一。財政部門介紹,為了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市會優先做好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工作,同時全力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協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共同構建京津冀一體化的生態屏障。
市財政局近日披露,2018年北京財政將安排140億元專項用于支持各區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按照《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引導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這些資金由各區統籌使用,將主要用于拆除違法建設,整治占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和“開墻打洞”,以及城鄉結合部整治改造,“留白增綠”,中心城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中心城區重點區域整治提升,疏解區域性專業市場,地下空間和群租房整治等“十大專項行動”確定的工作任務。
經過五年的大氣污染治理,截至2017年,全市已累計退出1992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其中,2017年本市共退出651家,力度歷年最大。作為曾經的“散亂污”企業污染重災區,大興區PM2.5年均濃度數值已經從五年前全市最高的108,下降到了2017年的61,同比降幅居全市第一。市經濟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日前介紹,2018年計劃將再退出500家左右,依法治理“散亂污”企業,實現“動態摸排、動態清零”。
2017年,全社會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知識產權創造從“高數量”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多項指標居全國首位。從近日召開的2018年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會獲悉,2018年,本市將積極構建“行政執法、司法審判、多元調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務、社會監督、行業自律”為主要內容的“七位一體”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加快建設中國(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中國(中關村)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培育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加快產業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
北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近日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訪談時表示,截至目前,本市已為常住老年人制發北京通-養老助殘卡253萬張。
據李萬鈞介紹,2017年本市民政惠民舉措成績明顯,全市共建設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252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380家,全市215家公辦養老機構中已有112家實現了公辦民營,占46%。同時,2017年本市為常住老年人制發北京通-養老助殘卡253萬張,全市老年人享受免費公交約3.4億次。本市還完成4519戶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全市低保對象72725戶120462人,低收入家庭3907戶8883人,城鄉特困人員5377戶5481人,累計投入資金14.28億元。
李萬鈞表示,北京老齡化程度嚴重。數據顯示,本市60歲以上老人已有300多萬人,到2020年,北京老年人將占戶籍人口四分之一,位居全國第二。為應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本市投入了大量工作。在老齡事業投入上,本市已連續五年每年保持增長10%,2017年僅市財政投入就達12億元。在日前舉行的北京金博會的年度金融論壇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表示,北京將大幅度放開外資金融機構市場準入,依托北京作為國際交往中心的優勢,利用外資金融機構聚集的優勢,擴大金融開放,讓外資金融成為首都金融發展新亮點。據介紹,外資金融已成為支撐首都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7年底,全市外資金融法人機構一共42家。其中,合作銀行9家,外資證券公司5家,外資基金管理公司8家,外資期貨公司2家,外資保險7家等。近日從市經濟信息化委獲悉,本市2018年將繼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強信息惠民服務。其中,備受老百姓關注的5G網絡,北京已經開始相關試驗工作,2018年將進行試點試用。根據《北京市大數據和云計算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到2020年本市將實現4G網絡全覆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北京新機場、2022年冬奧會場館等率先開展5G網絡商用示范。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張伯旭透露,從技術角度上看,北京5G試用基本已經做好準備,等國家頒布相應的標準后,就將正式走入市場。目前本市已經在懷柔試驗場對5G進行相應的試驗工作。
2017年,市投資促進局共促成“高精尖”注冊大項目727個,促成外資注冊項目503個,合同利用外資73.5億美元,積極服務首都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從日前舉行的市投資促進局2018年工作會議獲悉,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分析地區產業優勢的基礎上,投促局加大了對高新技術產業、高品質生活性服務業、高價值文化創意產業等“高精尖”項目的促進力度,過去一年共組織開展境內外投資促進活動33場,累計參會1.5萬人次,通過活動推介“高精尖”項目806個,“一對一”洽談“高精尖”項目724個。
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啟動兩年多以來,服務業不僅成為首都發展新引擎,首都開放型經濟也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從市商務委獲悉,2017年,本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309家,同比增長22%;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43.3億美元,同比增長86.7%,實現連續16年增長,超額完成年度引資任務。其中,服務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32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的95.4%,同比增長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