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白頭鄉馬安梁村“第一書記”趙軍紅"/>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記者 辛 霞

他們心懷理想、奮發圖強,在專業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們不畏艱辛、樂觀向上,為了夢想而大膽創新,成為了身邊無數人學習的楷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人曾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播撒一種榜樣,我們能夠時時看到奮斗的目標和參照物。一個人、一個故事、一段話語,看似平凡簡單,卻能點燃許多人心中的激情與夢想。“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面旗幟。
《今日農業》全力出擊,多方聯系,經專家推薦,全力尋找,發現了一群出類拔萃,影響大眾的榜樣人物,揭開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旨在樹立模范,激勵更多的人揚帆起航追逐夢想。從這些鮮活的例子里,我們尋找真諦: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我們需要學習榜樣什么?……一位榜樣,一種收獲。請持續關注我們全力打造的欄目《榜樣的力量》!
“駐村幫扶需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就得多做事少說話。”這是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肺腑之言。“所謂‘第一書記’不一定要為村里干多么驚天動地的事,更關鍵的是他已成為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真心真情對待群眾就是做好農村工作的橋梁。”這也是他入伍從戎十余載,一直堅信的。從軍人、機關干部到第一書記,不管在什么崗位上,他一如既往地熱忱盡責。在任“第一書記”期間,他多次與社會公益組織聯系協調,發起捐贈、義診活動,為當地的老百姓搭建了健康快車,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為了讓鄉親們盡快脫貧,2017年,他積極與臨縣農委溝通,為當地申請馬鈴薯產銷一體化項目36.9公頃,中藥材種植100公頃,并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養殖業。2018年,他積極溝通聯系申請了當地的光伏發電項目并已列入縣光伏項目庫……這一系列成績的背后是他心系村民、辛苦付出取得的。當地的村民談到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咱們村的“好干部”。他就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白頭鄉馬安梁村“第一書記”趙軍紅。
本期特邀嘉賓——山西省農業廳國際合作站站長、農業推廣研究員王拴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2016年,山西省農業廳派駐120人機關工作人員下基層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多以來,“第一書記”工作隊身處扶貧攻堅第一線,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嚴格自律的良好形象,通過自身努力,使產業發展務實有效、班子建設不斷加強、村容村貌變化很大,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確保幫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內在動力不斷增強,出色地完成了上級黨委和廳黨組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趙軍紅就是這批優秀的“第一書記”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2016年,按照組織安排,在新一輪的扶貧開發工作中,山西省農業廳經過精挑細選,增派了50名干部擔任臨縣 “第一書記”,經過短暫的培訓,趙軍紅被派往呂梁市臨縣石白頭鄉馬安梁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任駐村“第一書記”。肩負組織的重托,懷揣服務基層群眾的理想,趙軍紅踏上了駐村幫扶脫貧的新征程。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這給長期在機關上班的趙軍紅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馬安梁村距離臨縣城35千米,干旱少雨,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頂全部為黃土覆蓋,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村里現居住的人口很少,基本為老弱病殘。趙軍紅到任第一天就開始入戶調查,了解村情民意。為了讓村民改變“‘第一書記’其實都是下到村里混混時間、做做樣子,實際問題解決不了……”的觀念,趙軍紅腳踏實地,挨家挨戶,深入村民家走訪調查,與村民交朋友,到貧困戶家中了解當前確實需要的扶持問題。在跟鄉親們聊天、走訪,調研的基礎上,趙軍紅制定了駐村幫扶脫貧方案,為馬安梁村委安裝小型網絡接收器,購置打印機,改善了村“兩委”的辦公條件。
趙軍紅認為,駐村幫扶需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得多做事少說話。為此,他多次與社會公益組織聯系協調,發起了“愛心共助,著力幫扶”捐贈、義診活動。2017年12月18日,清徐義工志愿者、華仁醫舍中醫館、清徐農產品科技協會、聯系“星星火愛心公益”等組織機構為石白頭鄉貧困戶捐贈了全新棉衣180件,學生鞋100雙,圖書500冊,學生文具4箱,愛心衣物1000余件,手套50副,學生書包20個及羽毛球、足球、籃球、跳繩等體育用品3箱;華仁醫舍中醫館6位中醫對山區易患的風濕、脊椎等常見病進行了現場義診。2018年春節前夕,趙軍紅不辭辛苦,多方聯系,為3戶五保戶送去棉大衣1件/人、棉被1床/人,同時為全村貧困戶送去胡麻油1桶/戶、面粉1袋/戶、掛歷1副/戶。在這寒冷的冬天,村民們感受到了溫暖,趙軍紅也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認可;更夯實了“第一書記”的群眾基礎。
“群眾要想富,只有發展產業才能有出路。”趙軍紅為了讓馬安梁村盡快脫貧,2017年年初,他積極與臨縣農委溝通,為石白頭鄉申請了馬鈴薯產銷一體化項目36.9公頃,中藥材種植100公頃。趙軍紅依據當地養殖習慣,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羊養殖,發展了4戶貧困戶養羊,每戶給予補貼4000元。同時,購買96只羊分發給32戶貧困戶作為基礎羊大力發展養殖業,并為各戶配備150千克飼料。在此基礎上,還幫助村集體修建了驢場,發展肉驢養殖產業。趙軍紅積極申請高產土豆項目的優惠補貼2.35公頃,讓當地農戶增加了一萬多元的收入。




趙軍紅發現黑金剛馬鈴薯是當地的特色產業,他積極組織發起,確立了黑金剛馬鈴薯為當地的試驗推廣產業,總共種植黑金剛馬鈴薯2.9公頃,每667平方米增收3000元。同時,在當地補種核桃苗1500株。與此同時,為石白頭鄉申請晉谷21號谷子154公頃;利用林業退耕還林項目種植13.4公頃核桃樹。
趙軍紅為了讓這里的特色農產品走出去,賣個好價錢,他不辭辛苦收集樣品郵寄到福州、北京,幫助農戶拓展銷售渠道,讓小雜糧變為致富金子。
2018年初,根據臨縣的扶貧政策,趙軍紅又申請光伏發電項目150千瓦,現已列入縣光伏項目庫。
在趙軍紅的帶領下,馬安梁村走上了一條支部圍繞產業轉、黨員創業示范帶、貧困群眾跟著干的脫貧攻堅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