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一課參加了市里的教學比武,獲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很自豪。此刻回想起來,我感觸良多。這一課選自湘少版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整堂課的主線為舉辦班級美食節,讓學生帶著任務,選擇班級美食節需要的食物來開展學習和討論。在這一自然的情境中,完成詞匯與句型的學習。我始終以活動為主線,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了拼讀單詞小組賽、小組飲食調查及匯報、對話練習和設計菜單并表演等一系列任務型學習活動,期望讓學生在競賽、說、練、表演中感知、實踐、運用語言,在交流、參與、合作中體驗學習的成功和愉悅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緊張、刺激的英語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中來,從而最終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查、聽取聽課教師的點評,自我反思與總結,我覺得這節課有以下幾方面是做得比較好的。
一、教學思路與環節清晰,流暢
1.導入環節,在課件里展示一段長沙美食節的音樂視頻。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美食節的氣氛與樂趣,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讓他們也有想參加美食節的想法。
2.欣賞完美食節后,我立即提問:Shall we have the Food Festival in our class?此時,學生興趣正濃,并不覺得突兀,隨即展開想象。noodles,rice, milk,bread,biscuits,dumplings等這些食物單詞自然地展現,學生很快進入了新知的學習。
3.新授單詞環節,我采用了一些傳統的方式,如大小聲,開火車,爬樓梯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詞匯。這些方式看似很普通,但學生很喜歡,學習效果也不錯,受到了聽課教師的好評。同時,我也加入了一些新的操練模式,如:聽一聽,反著做。這些操練方式既讓學生鞏固了詞匯,又讓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二、小組合作是這堂課學生學習的主要模式
這也符合新課標倡導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即解決,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以及自我管理,組織能力。
1.讓學生在小組內完成我布置的調查報告。然后進行組內討論,小組長來匯報組員的喜好。充分運用到了目標句型:What do you like? I like...及 I dont like...
2.第二個小組合作任務為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設計美食節的菜單。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彩色卡紙板,將我事先分發的食物單詞圖片,分類貼在紙板上面,設計好組內的菜單。此環節不限制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充許學生畫出或補充他們需要的食物圖片及單詞。
3.在小組展示環節,讓小組長帶領他的組員走上講臺一一展示組內的菜單,并進行問答練習。如小組長可以這樣描述:Welcome to our festival.Welcome to our team.This is our menu. What do you like?其它組的成員可以回答:I like...小組長還可以讓組員們采訪其它組的小組成員,甚至聽課老師,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們大膽地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用于生活交際。同時,聽課教師們的表揚與鼓勵極大地樹立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三、情感教育成為本課的亮點,成為化龍點睛之筆
在最后的情感拓展環節,讓學生們觀看了孩子們在貧困地區忍受饑餓的照片。在充滿哀傷的音樂中,學生們深受感動。同時,我提出了兩個問題:What would you do?及What would you say?讓大家分組討論后各抒己見。發言環節中,學生們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感受,回答很有感染力。如:我要邀請他們來參加我們的美食節。這一回答切合本課的情景主題,讓在場的聽課老師們紛紛點贊。這突顯了新課標下的英語課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高尚的情操,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四、評價機制的設置新穎得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評價環節讓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貼入代表本組的碗內。學生每答對一次問題,我會提問:What do you like?學生會答:I like...這樣學生既操練了單詞,及句型,又本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也符合真實的情境教學,讓學生將所學的內容運用于生活交際,表達了自己所喜愛的食物,由此體現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具有其相應的語用性。
總而言之,本節課的公開教學使我越發覺得教學永遠是一門無止境的藝術,無論怎樣構思教學,總有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因此,備好課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我們應該切切實實做好的工作,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基本保障。它需要我們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學生,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地考慮好每一環節,這樣每一節課才會是高效率的。
作者簡介
向麗(1983.07—),女,職稱:中小學二級教師;學歷:本科;單位:懷化市鐵路第一小學;單位郵編:418008;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