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櫻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齡兒童寫話目標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根據低齡兒童心理特點,將畫畫引進寫話教學,有步驟地進行寫話訓練,能有效激發兒童寫作靈感與熱情,提高學生寫話能力。
一、繪畫與童趣結合,寫出所見所聞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在傳統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常常是圍繞教師講,學生讀、寫、背來進行,學生被教師和書本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導致學習氣氛沉悶,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抑制了學生作文的興趣。《新課標》特別重視學生情感態度方面的因素,強調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的培養,讓孩子愿寫,愛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我們將繪畫引入低年級寫話教學是為了克服傳統教學的上述弊病,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做到盡情表達,抒發自我。在具體實施時,教師根據兒童興趣選擇繪畫和寫話內容,讓學生將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的美好事物用手中畫筆表現出來,并附上文字說明。在“現實生活”和“語言表達”中間構筑起一座感性橋梁,使學生想說、敢說和喜歡說。如教《找秋天》時,雖然無法組織學生到野外秋游,但我們啟發學生將“想到”的秋天畫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描繪心中的美好秋天,孩子們繪畫時個個躍躍欲試、熱情高漲,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教學效果顯著。
二、繪畫與童話結合,寫出所想所思
兒童心理學認為,兒童想象的現實性比較差,常真假不分,把想象的當成是真的,童話世界與現實世界沒有區別。他們愛聽童話,把自己當成童話中的一員,像小鳥那樣飛翔,像蝴蝶一起跳舞,分享童話里的哀愁與快樂。這時候,繪本往往就是最好的選擇,繪本里的故事雖簡單,卻隱含人生哲理,給孩子以啟迪。我們讓學生創編繪本,通過畫與寫的方式延續故事。學生對此興趣濃厚,持久性較長,文字的字里行間充滿想象。如學生閱讀《小豬唏哩呼嚕》,讓學生畫畫,同學們能講出小豬聰明的多種表現。學生借助自己的繪畫情景,與同學積極交流,不僅課堂氛圍活躍,語言表達也豐富多樣,這是實實在在的童真,是孩子們的真實想法。
三、豐富繪畫形式,維系寫話熱情
兒童天生好奇,新事物、新形式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因為他們的注意是無意注意占優勢。要調動低齡學生積極性,除充分考慮其興趣外,還應考慮繪畫形式的多樣性,既可以是簡筆畫,也可以是蠟筆畫,還可以是剪貼與繪畫相結合等。這能很好地保持兒童繪畫和寫話的熱情。如關于秋天,既可以通過簡筆畫的形式畫秋天落葉的梧桐樹,也可以畫不落葉的常綠樹。通過這種對比明顯的不同形式的繪畫與寫話,既豐富了兒童知識,也調動了兒童寫話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四、教會方法,循序漸進
不管是課堂寫話,還是課后“繪畫日記”,小學低齡學生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即部分學生寫話或寫日記不得要領。他們寫話光憑興趣,想到什么寫什么,沒有邏輯,如上句寫放學,下句卻寫晚上的事等。雖然這是他們的真實想法,也只能是話,而非合格的日記。因為他們不知從何寫。因此,使他們會寫就成為我們面臨的迫切課題。依據低齡學生年齡特點及知識水平,我們主要從下述著手。
1.規范格式、以畫代話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讓白紙般的小學生學會寫話。規范格式是學會寫話的重要基礎。因此,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第一堂日記課的重點是教學日記的格式和內容。具體來說:第一行是寫年、月、日、星期幾及天氣。天氣情況可以讓學生畫出相應的圖案,下一行開始寫“我想說的話”。剛開始不要求過高,按學生意愿寫就行,一言兩語也沒關系,甚至只有圖畫不寫文字也行,但須是真實的。要是不會寫字,可用圖畫代替,如樹這個字,就畫一棵樹。但要強調寫句寫段的基本規范——開頭空兩格。
2.積累詞句、模仿學習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和學生課外閱讀中要求學生品讀優秀文章,背誦、摘錄優美的詞、句、段,以積累語言材料,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打下堅實基礎。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兒童通過模仿來獲得最初知識。因此,我在《四季》教學中,引導學生:還有誰來?他們怎么說?如何做?先讓學生畫出來,再仿照課文寫。這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課文語言特色和結構特點,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3.運用遷移、訓練句式
遣詞造句、寫段、成篇是學生交流、表達的不同發展階段,前者為后者打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常見的練習形式。此練習可將積累的詞語向運用遷移,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語言訓練模式。訓練低齡學生說話、寫話,重點是訓練句子完整,通常運用基本句式進行訓練,要求意思明確、表達清楚。實際上,這是對學生進行的“句子主干”訓練,是最簡單、最原始、最有效的一種訓練方式。任何優美文章都是由主干句經修飾成為優美句子再構成精美段落最后成為好文章的。
4.分階段、分目標練習,做到扎實有效
一年級伊始,主要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每天說一句話并寫下來,教師及時評價、鼓勵,當全班學生能寫一句完整話后,再要求學生寫兩三句或更多。當學生能寫幾句話,教師應強調開頭空兩格的要求,并教會學生感嘆號等標點符號的運用。每當看到學生使用這些標點符號,就給予表揚。此過程較漫長,要寫到一年級末或二年級上半學期末。
實踐證明,繪畫日記能有效提升學生寫話能力。學生寫什么,畫什么,完全憑自身興趣。寫畫結合,不僅繪畫能力增強了,說寫能力也得到提高。從寫完整的話.到說寫幾句連貫的話,最后過渡到能說寫一段話,達到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寫話,口語交際”的要求,這種訓練模式值得推廣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