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天,葉天宇連續三天出門看見喜鵲從眼前飛過,天天出門見喜很是歡喜。夜里,喜鵲入夢筑巢,再一瞧,喜鵲的口中不是樹枝,其實是銜著筆畫:宋體漢字的橫!它像是在搬運筆畫。啊,原來它是去筑字!喜鵲造字工作室因此得名。
2018年初,葉天宇為漢字制作MV,發布“招牌體”“樂敦體”兩款原創字體,在淘寶店和微信公眾號開創99元永久個人使用授權模式,讓所有人都能用得起正版字庫。他的一系列創舉顛覆了字庫行業,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葉天宇,北京人,出生于1991年。高中時候的他熱衷于涂鴉,在校區周邊廢棄的墻面或學校黑板上,他用噴槍繪出五彩的圖形,文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既承載信息,又有視覺上的張力。高考后,他進入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習。字體設計是他大學四年當中最喜歡的一個門類,周圍的同學沒人喜歡這個。2013年畢業時,專業老師知道他喜歡漢字,鼓勵他參加了方正獎字體大賽。最終他拿到了三等獎。
那次比賽獲獎給了葉天宇很大的能力自信。
離開大學后,葉天宇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做動畫、網站以及時下最熱門的APP。日復一日、周復一周地重復著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和生活,這讓葉天宇感到惶恐, 2016年初,葉天宇決定徹底“閉關”,停掉一切工作和應酬,專心于自己癡迷的“造字”工作。在一年半的時間里,他一筆一畫地勾勒著漢字字型,一點一點完成著自己的夢想,最終完成了“招牌體”和“樂敦體”兩套字體設計,一共13984個漢字。他被人稱為“造字狂人”。
制作MV,要聲畫俱佳。葉天宇覺得音樂很重要,要一支有起有伏的中國曲子來搭配自己設計的漢字。他用了8天的時間,聽了8000首能獲取原創版權的曲子,都沒能找到心儀的背景音樂。后來在做音樂的同學推薦下,他找到了徐夢圓老師并向他支付了版權費用。以他的一首曲子為背景,完美地將“喜鵲造字”的字體烘托出來。
別人問葉天宇:“做字體要是真的沒落下什么好,你后悔不?”葉天宇說:“我是喜鵲,是飛翔的鳥兒,像那句話講的: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是鳥兒已經飛過,你不知道飛得有多快樂。”在葉天宇的內心,一直有一個夢想:“中國和日本同是漢字源國家,可是日本的字庫數有一萬多種,我們只有一千多種,完全不是一個量級。我希望能為中國字庫盡一份力,也希望更多有類似想法的設計師加入進來,放心大膽地去做字庫,這個事情很有市場。” (摘自《風流一代·青春》201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