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體價值,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衡量、精神激勵、信仰支撐和行動指南等方法論意義,提出不同類別、不同行業人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學習、思想和實踐新要求。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體價值;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本質、愛國主義及共同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及時代精神、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并對包括黨員干部、工人、科技工作者、青年、婦女、少年兒童在內的社會各群體如何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明確要求。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和方法創新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體價值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國家、社會、個人價值內涵的系統闡述
主體的需要決定著價值關系的形成和實現,也決定著價值關系的本質屬性和基本類型。從主體結構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分別代表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的價值準則,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國家、社會和個人并不是三個決然對立、非此即彼的孤立主體,三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性。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集中體現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 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廣大人民群眾始終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能動主體。正是人民群眾對實踐和歷史的決定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現社會主義本質方面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歷史性。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法論意義
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和認定,對國家民族的未來具有重大的方法論意義。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衡量標準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從根本上構筑實現中國夢的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從而為堅持中國道路提供重要的信仰支撐。中國精神與時代精神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分別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因此,結合“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內容,我們必須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為我們的目標和責任。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民意志不懈奮斗的精神力量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轉化和創新性地發展了中華傳統美德,發揮出對個人、對社會的道德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勵全體社會成員堅守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共同意志,為國家夢、民族夢和個人夢的奮斗和實現營造責任感、歸屬感和幸福感,凝聚整個社會的道德共識,實現整個社會的精神滿足。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堅持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的根本支撐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必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需要解決的時代問題相適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傳承和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目的就是要立足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體系,依靠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和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凝聚起強大的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在深厚歷史底蘊的基礎上匯聚起強大的前進定力。
最磅礴的力量永遠源自大地母親,只有懷著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愛,才能從中獲取支撐信仰的精神原動力。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途徑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1)緊緊圍繞立德樹人中心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實踐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是把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的主要平臺,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價值觀養成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有所革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從引導學生個人成長成才入手,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心中。教學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感性與理性相結合。要有機地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模式,探索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增強課堂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2)服務成長成才工作大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
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對青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熏陶和養成作用。因此,高校應當重視并有效發揮“第二課堂”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功能,運用學生積極參與的學術科研、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形式,適時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要倡導學生走出校門、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中了解社會、了解國 情,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
要積極引導學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或公益服務活動,讓他們在磨礪中增長才干,形成良好的價值認知和判斷能力,在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3)發揮高校團組織的思想引領作用,培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隊伍
大學生群體應當成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和推動者,高校團組織應當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團的各項工作中去,引導廣大團干部、共青團員和學生骨干帶頭學習、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充分調動廣大基層團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力創新活動形式和載體,努力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要抓好主題教育、突出實踐育人、注重榜樣引領、營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輿論氛圍。
(作者單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