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一路一帶”政策的實施,中國國際貿易往來日趨密切,企業對人才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很大一部分學生雖考試能得高分,卻不具備相應英語社會能力,無法開展流暢英語會話。企業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并不是應試人才。英語教學質量關乎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為滿足企業對學生英語素質的要求,提升英語教學實效性,促進學生成功就業,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展開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因此,本文將針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展開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工作過程;英語教學;教學改革;改革策略
引言
近些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學生基數大幅度增多,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使學生素質滿足企業要求,促進學生成功就業,成了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因此,英語教學應轉變教學觀念,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展開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就業信心,增強學生英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就業成功率,保障英語教學職能的有效發揮。
一、以工作過程作為《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導向的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各種大中小型企業不斷涌現,社會對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但同時也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人才英語能力[1]。在我國不斷深化經濟改革的大背景下,未來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經濟業務將與世界接軌,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自然要成為工作過程中尤為重要的語言技能。但當前很多學生英語實踐能力差強人意,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最終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2]。因此,英語教學改革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加強對工作情境教學的利用,從而鍛煉學生英語社交能力,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提高英語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根據中國信息網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國內英語教學現狀普遍不理想,多側重英語理論教學,主要內容圍繞知識點、考點、單詞,普遍沿襲傳統教學理念。教學過程針對性差,沒有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缺乏對學生知識訴求的考慮,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且課堂上學生很少主動思考,大多數屬于被動學習狀態,很少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習效率低,多死記硬背學習[3]。教學考核方面,普遍以期末閉卷考試為主。而這種傳統考核模式,學生不能保持長期的學習自覺性。因此,加強英語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道,在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已難以獲得預期教學成效,培養出的人才英語能力也不符合企業需求。因此,應基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機制,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學生英語實踐能力。下面本文通過幾點探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1)改革教學內容
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企業為增強競爭實力,獲取最大化利益,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而不是考試型人才[4]。因此,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要有明確定位,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考慮到未來工作中知識的應用,職業能力的形成,從職業崗位工作需要出發,整合、取舍教學內容,使英語教學與專業教學能有良好的銜接。另外,應適當弱化理論教學內容,強化教學針對性,合理選擇教學側重點。此外,要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專業教學知識,跳出傳統教材束縛,使學生能掌握一定專業英語知識,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素質。
(2)改革教學方法
為培養學生英語實踐能力,提升學生英語社交水平,應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而情境教學法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途徑。教師可基于情境教學法構建工作情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展開英語實踐教學。在具體情境教學中,要基于學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設計工作情境,進行情境描述,保障教學情境的科學性、客觀性、真實性、互動性、開發性。倘若教學情境缺乏合理性,便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能。情境互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引導,強調情境學習任務合作性,從而鍛煉學生溝通能力,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情境中獲取知識。另外,情境還原過程中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不同角色轉變,幫助學生切身體會不同工作交際情景中的溝通方式,通過形象性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和實效性。顯然這種基于教學情境的英語教學模式,靈活性和趣味性更能,更容易調動學生積極性,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也有很大幫助。但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教學管理,做好教學引導工作,避免部分學生“混水摸魚”影響學習氛圍,阻礙教學計劃實施。
(3)改革考核方式
通過有效的教學考核能掌握學生學習狀態,檢驗教學質量,從而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但傳統教學改革方式,很多時候一部分學生僅為應付考試而學習,考試前“臨陣磨槍”,所以不能有效檢驗教學實效性。因此,應對教學改革方式進行適當改革,科學調整成績權重。可通過增設實踐成績,削弱考試成績強化學生英語實踐能力,避免以往卷面成績“一錘定音”的現象。另外,應引入階段性考核機制,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此外,平時成績不應以考勤為標準,應強化問題考核與學習狀態考核。
結束語
在新時代背景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企業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培養學生英語實踐能力,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加強教學改革。通過正文分析可知道,可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革來彌補傳統教學不足,為學生構建基于工作情境的英語教學,從而提升英語教學實效性與有效性。
基金課題:本文為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機制研究(課題編號為17403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胡玥.高職基礎英語教學下培養經濟類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的研究[J/OL].現代交際,:(2017-07-22).h
[2]朱玉梅.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獨立學院英語課程改革實踐個案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06):37-40.
[3]張杰.公共英語教學的專業化與專業英語教學的公共化——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11):32-35.
[4]李潔,郭嘉,王一普.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教學新模式初探——南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紀實[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6,(02):80-83.
作者簡介
劉力蕊(1980.9-),女,河北省定州市,回族,冀中職業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
趙娟(1980.12-),女,河北省定州市,漢族,冀中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冀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