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化教育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利用圖形、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感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等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以下幾點,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計算機輔助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所總結的一些心得體會和經驗。
一、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曾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都須有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迸d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創設一些情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和生動的故事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引人思索的問題情境結合起來,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進而引發濃厚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一教學內容時,教材安排了兒歌:一只青蛙一條腿,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青蛙兩條腿,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條腿,六只眼睛,十二條腿;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這一形式,讓學生感受字用字母表示數是必然的。備課中,我想,教材提供了這么好的材料,如果用動態的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不僅使學生興趣盎然,而且對教學內容理解會更深。于是利用自己的業余知識,運用authorware制作了生動的動畫課件,讓一只只可愛的青蛙活動起來。上課伊始,生動的動畫課件伴隨著學生的激情語言,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內容情境,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用字母表示數”的學習愿望油然而生。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課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鮮明、聲色結合的背景,并且教師在制作時有較大的隨意性,可根據自己教學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針對性的課件。例如:在教學混合運算時,學生往往對運算順序這一重點掌握不好,利用 PowerPoint制作的幻燈片就可以突破這一重點。先出示混合運算試題讓學生判斷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學生說的先算部分用紅色閃爍的線條標出來且配以聲音,再現知識點,以此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再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有這樣一題:許多正方體有序的疊在一起,要求學生數出共有多少個。這樣的題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課件來演示每一層正方體重疊的情況,讓學生通過演示一層層的數出總個數,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些應用題的情景和數量關系比較復雜,學生不易理解,對這類應用題,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就容易多了。例如:教學“相遇問題”的應用題。運用軟件直觀演示輔助教學,創設情景,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相距、相遇、相向、路程和速度等詞語,從而理解了題意。這時,教師通過操作,屏幕上出現一條筆直的鐵路表示“全程”,鐵路的兩頭各有一輛火車在兩地準備開出,一陣長鳴后,兩列火車在汽笛聲中相對開出,直至相遇,線段圖上也同時標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形象化的火車動態演示與直觀的線段圖構成了一個整體,原題中的條件、問題以及數量間的關系動態地呈現于屏幕中,直觀、真切、可視、可思。同時通過電教手段的輔助化抽象為形象,將問題的條件與情境聯系起來,既增加了情趣,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將難點趁機有效突破,同時學生思維高度集中,很快理解并完整地表述數量關系,列出正確的算式解答,這樣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操作能力
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氛圍,讓學生能積極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例如,我在教學“梯形的中位線”時,運用多媒體演示,演示過程中,讓學生注意觀察,梯形中位線是怎樣變成三角形中位線的,利用轉化的方法,通過添加輔助線,得出最后的結論。首先老師演示,讓學生說出這樣做的意義,再指導學生具體操作轉化的過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找聯系。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添加輔助線前后兩個圖形的形狀變了,而三角形的中位線并不變,從而得出梯形中位線等于圖中兩條三角形中位線的和,也就是等于上下兩底的和。在演示的過程中,學生頭腦中形成了鮮明的畫面,從而也為今后的學習積累了感性經驗。運用多媒體演示,不僅是為學生中的疑難處再現情境,也可以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促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由于多媒體的引進,使得課堂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而多樣的教學形式又常常為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四、運用多媒體,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我發揮多媒體課件可控、多變人機交互的功能優勢,巧妙設計練習,激發學生“樂學樂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如:在學習完圓的認識,掌握了圓的特征之后,教師提出問題: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而不做成方形或橢圓形的呢?學生回答時憑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這時教師讓學生操作多媒體課件:1)利用三維動畫片演示一個小猴子開著車,車的輪子是方形,走一段路看其效果,來驗證方形的弊端;2)做成橢圓形來試驗,結果和學生想象符合;3)換成圓形的,車子平穩的行進著。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解釋了所學知識符合實際情況的原因,對他們進一步探究數學生活問題的解決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
多媒體技術用于數學教學,不但能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且能激發學生創造性的學習,發展他們的思維,培養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培養數學能力,發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利用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來賓市武宣縣桐嶺鎮新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