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當前農村小學高段作文寫作的現狀入手,在總結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就如何進行小學高段作文的教育教學發表了幾點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高段;作文教學
引言
經過二十幾年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我深知作文教學的煩惱。我經過觀察發現學生作文參差不齊。小寫高段寫作特別困難的學生寫出的文章非常短,很像三年級的寫作水平;寫作一般的只要聽過老師讀的范文后,一定是大同小異,好像克隆的一樣;就是平時寫作較好的也不開動腦筋,寫出獨道之處。這是農村小學生習作的一個突出特點。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與大家分享。
一、以讀為主,吸取精華
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杜甫又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閱讀的重要性了。語文老師要重視文學類作品的閱讀,很有必要少講些,讓學生有任務性的多讀些,千萬不要囫圇吞棗,只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隨時讓學生讀后記住要勾畫一些好詞佳句,寫心得體會,續編等。這樣長久地堅持下去,孩子們就會積累許多作文素材。
二、以說為媒,搭橋過河
農村小學的孩子因為家長不夠重視,缺少與孩子應有的語言交流;加之教師方面在說話訓練時方法不當;孩子自身面對眾人時,就緊張、畏懼,導致他們從五年級開始就有上課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即使有的問題會說的,想表達,他們也不愿意去說,也不愿意去表達的現象,非常令老師頭疼。如何把孩子的說這一環節做好,是寫作的基礎。我積極創造機會為孩子提供與口語交際的機會。首先,訓練孩子大膽地說,不要怕說錯了被同學或老師笑話。其次,訓練說話要有一定的條理性,表明一個中心,還可以進行合理的想象。
三、以寫為實,提高水平
閱讀是前提,說是基礎,寫是難點。以閱讀促進說,以說促進寫,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螺旋上升,最終達到聽說讀寫的最佳組合,形成整體效應。因此,落實寫成了關鍵之所在。
第一步:把說的內容變成文章
口語交際有時會出現口語化,寫成文章時則需要把口語變為書面語。口語交際的靈活性很大,有時還會有同學把表達不完整的內容給補充出來。寫作時就要事先整理好頭緒,按事情的先后順序來寫,盡量做到完整美。
第二步:把短文章變成長文章
口語交際時往往說得比較簡單。如果照實寫出來的話,作文字數是很少的,五年級500字的作文則變成了三年級300字作文了,這就需要整體有序編排,重點突出鮮明,篇末畫龍點睛,點明全文主旨。這樣操作后,作文字數就不再愁了。
第三步:把文章寫得既有趣又富有情感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更何況人呢!因此,作文時一定要寫真寫實,一定要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方為上等,切忌不要胡亂編造,甚至抄襲別人的。就連小練筆仿寫都要高度重視,因為自由練筆記錄思想,張揚個性,會讓孩子更富有真情實感,打動讀者的心,自然而然的分數也就上去了。
四、生查為主,修改完善
常言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可見修改文章的重要性。我的方法是先培養幾個得力助手——作文小組長。只要把這項工作做好了,以后修改學生作文時先由作文小組長完成,老師就變得輕松了,文章也會寫得更加符合孩子的心聲。
指導作文小組長:修改文章的最好方法是通讀文章,并且要反復的閱讀,才能逐漸發現不同的問題。如作文的題目是否與文章內容相符;詳略是否得當;重點是否突出;詞句是否通順簡明等。這些微小的改動,一定會使文章悄然生色的。
總之,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繼續探索、反思、總結,領悟出更多的教學方法來。
參考文獻
[1]周娟.小學生起步作文教學點滴談[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2X).
[2]劉雙琴.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點滴認識[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4):160-161.
[3]牟蓉.農村小學作文教學點滴談[J].科學咨詢,2017(24):58-58.
(作者單位:廣漢市和興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