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很多年輕人為了養家糊口而選擇背井離鄉,因此有很多老年人為了跟男女團聚或者是為了幫忙照顧孫子孫女,幫忙減輕兒女的負擔,離開了生活半輩子之久的家鄉到完全陌生的現代化城市與子女團聚,雖然能夠和兒女團聚也能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同時也親身體驗到身在異鄉的孤獨感,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老漂族”群體。本文對老漂族城市生活的適應困境及對策進行了一系列分析。
關鍵詞:老漂族;城市生活;適應;困境;對策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來看,目前我國流動人口比十年前有著明顯的增加,其中老年人人口的比例占據了13.26%,說明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在不斷推進和加快。而隨著城市化和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到城市發展,也促進了“老漂族”群體規模的日益壯大,同時也導致城市生活的適應問題愈發突出,增加了社會分配資源的壓力,加重了社會和家庭養老的負擔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而如何妥善解決“老漂族”問題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
一、“老漂族”的概念
在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城市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的青壯年到城市發展生活,而中國老年人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其子女養育孩子,幫助分擔經濟壓力,幫忙解決子女的后顧之憂,因此老漂族是在我國嚴格城鄉戶籍制度和社會快節奏下產生的。離開大半輩子生活的家長來到燈紅酒綠的現代化城市,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帶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學、負責家務活,他們普遍的生活狀態是比較孤獨、懷念故鄉、精神空虛等。為了分析的細化深入,本文的分析方案對這些“老漂族”群體進行了一個劃分:從農村、鄉鎮向城市流動的老年人和在城市之間流動的老年人。本文的“老漂族”指的是從農村、鄉鎮向城市流動的老年人。
二、“老漂族”城市生活的適應困境
老漂族群體是背井離鄉的離開了家鄉,從以血緣關系和相鄰關系為袖帶的鄉土社會到以緣分為紐帶的城市社會,城市社會與鄉土社會的差異使這些老漂族群體失去了原本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也失去了在鄉土社會的經濟地位以及人緣關系網,會使他們出現不適應城市生活的情況。筆者從不同方面進行了調查,分別是婚姻狀況、生活環境適應、醫療保險問題、家庭生活、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六方面,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單漂”的老年人居多,這些老年人普遍存在生活環境適應方面的問題,且缺乏人際交往能力,容易導致這些老漂族心理和精神空巢問題的產生,依據調查報告,筆者主要對老漂族的城市適應問題方面進行了分析。
(1)角色的轉變適應。在鄉土社會主要是以勞動者為主,到了城市照顧養育孩子。就從社會勞動者轉變為家庭勞動者,根據調查顯示“老漂族”多為女性為主的單漂,角色轉變會讓這些漂族老人首先得適應伴侶角色的缺失,必須自己獨立,一方面還得擔心伴侶的生活起居問題,另一方面缺少伴侶的陪伴,很容易產生孤獨感,也增加了城市適應的壓力。
(2)行為方式的適應。城市人口眾多,大多是來自天南地北,文化習俗、語言環境等方面的差異使老年人會出現溝通障礙的問題,無法適應城市人際交往行為,沒有辦法構建新的人際關系網,會導致生活圈狹小,沒有聊得來的朋友,在城市人們的出行方式、消費觀念等方面適應不了。
(3)心理和精神的適應。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在陌生的城市里沒有熟悉的一切,難免會產生孤獨感。筆者對“老漂族”群體中的一員胡阿姨進行了交流,胡阿姨說:“我兒子考到了北京的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就留在北京工作結婚了,我一個人大老遠到北京來就是為了照顧剛出生的孫子,天天就是兩點一線的生活‘家里-菜市場’沒有啥娛樂活動,也沒人陪著聊聊天,城市的人又看不起鄉下人,別提多寂寞了”。從胡阿姨的話語可以了解到老漂族的心理問題,再加上在子女的家里無法像自己家里隨心所欲,會產生落差感,也因此制約了老漂族的城市適應。
三、針對城市適應困境的對策分析
對于上述“老漂族”群體城市適應問題的分析,如何能夠讓這些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老有所樂”是整個社會各界應該關注的問題。
(1)改變“老漂族”的舊思想觀念。很多老年人習慣了鄉土社會的傳統思想,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新事物。所以首先要幫助這些老年人改變思想觀念,重新構建角色認知,改變他們的態度,增強自信心,有助于城市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
(2)家庭。漂族老年人能不能適應城市生活,家庭占據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要對老人多多關心,老人不適應的時候要加以理解,經常與老人進行溝通深入交流,飯后時間可以陪伴老人散步逛公園,幫助他們勇敢的走出家門,結識更多的朋友。
(3)社區。社區方面要及時對“老漂族”的最新情況進行了解,整合社會資源盡力幫助他們;組織“老漂族”群體的聚會活動,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
(4)社會。運用科技傳媒的力量,呼吁社會關注“老漂族”群體,政府部門應當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和養老制度,讓這些老人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醫”。
綜上所述,幫助“老漂族”群體解決城市適應問題,協助他們更好的適應并融入城市的生活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讓這些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老有所樂”,也減少了社會矛盾的產生,讓這些老年人能夠更好地生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人民日報,2009-9-28(1).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4.
[3]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6-10-19(1).
(作者單位:廣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