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
近因原則,是指判斷風險事故與保險標的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確定保險賠償或給付責任的一項基本原則。近因是指在風險和損害之間,導致損害發生的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時間上或空間上最近的原因。近因的特征:(1)近因中的“近”指的是因果關系上的“最接近”。即對于損害結果的出現起到最相關作用的原因,“這里提到的最近,并非指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最近,而是指因果關系上的最近”。(2)近因是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起決定性作用的、重大的因素。因為該因素的作用,損害結果的出現是一種合理的、順其自然的結果。如果沒有該因素,則損害結果絕對不可能發生。(3)該因素自然地、持續地發生作用,其中沒有介入導致因果關系中斷的其他因素。如果因果關系鏈被打斷,那么后來的原因將取代原先的原因成為近因。(4)近因是會引起法律責任的承擔的原因,是法律意義上的原因。
二、近因原則的適用規則
在長期的保險實踐和保險判例中,近因原則的適用規則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一原因造成損害
單一原因,即損失由單一原因造成,也就是說,風險事故發生所致保險標的損失的原因只有一個,顯然,這個原因即為保險標的損失的近因。如果這個近因屬于保險人承保的風險,保險人應承擔對損失的賠付責任;如果這個近因不屬于保險人承包的風險,保險人對由此造成的損失則不承擔保險責任。
(2)連續發生的多項原因造成損害
連續發生,是指前后原因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后因是前因的直接、必然的發展結果或合理的延續。此時,由于前因與后因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后因僅僅構成前因對保險標的產生作用的因果關系鏈上的一個環節,成為橫架在前因與損害之間的一座橋梁,發揮媒介或者中介的作用,但其對結局不存在決定性的影響,而前因才是近因。 連續發生的原因都是被保風險,保險人承擔全部保險責任。連續發生的多項原因中含有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若前因是被保風險,后因是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且后因是前因的必然結果,保險人承擔全部保險責任;若前因是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后因是承保風險,后因是前因的必然結果,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
(3)間斷發生的多種原因造成損害
間斷發生,是指多種原因先后相繼發生,但某一原因介入并打斷了原來的因果關系鏈條,導致了原來的因果關系鏈的中斷,產生了新的因果關系鏈。該新介入的原因對最終結果的出現獨自產生決定性作用,成為近因。此時,前因與后因之間已經不存在因果關系,后因不是前因所引起的,前因由于后因的介入而喪失了原本可以對最終結果所起到的作用力。當然,此種情況下,常??赡苁乔耙蛞呀泴ΡkU標的造成一定的損害或者使其處于不利的環境,再由后因介入造成
最終結果的出現。如果這種新干預原因具有現實性、決定性和有效性,那么在此之前的原因就被新干預原因所取代,變成遠因而不被考慮,新干預原因則成為近因。如果這個近因屬于保險人承保的風險,保險人亦應承擔對損失的賠付責任。
(4)多種原因同時發生的情況
“同時發生”,是指多種原因在引起損害結果發生的時間點上同時呈現,各原因之間沒有引起與被引起關系。實際生活中,這些原因可以有前有后,但只要各原因在某一時間點上同時發揮作用從而造成結果的出現就算是“同時發生”。關鍵問題是,前因與后因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即前因是否是后因的原因,后因是否是前因的結果。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后因在時間上比前因要晚,也仍然屬于同時發生的情況。需要注意,在原因力上,可能每一個原因都不能構成導致損害結果出現的充分條件,任何一個原因都無法獨自引起損害結果,但這對其成立近因并不存在影響。具體可以進行如下分類:①同時發生的多種原因全部屬于承保風險,近因自然屬于承保風險,保險人理應承擔保險責任。②同時發生的多種原因全部屬于不保風險,近因自然不屬于承保風險,保險人無需承擔保險責任。③同時發生的多種原因中,既有承保風險,又有不保風險,且二者相互獨立,任何一個原因沒有另外其他原因也能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此時,保險人就要對承保風險所致損失負保險責任。④同時發生的原因中既有承保風險,又有不保風險,且二者同時發生作用才能導致損害結果的出現。此時,由于各種原因之間相互依存,缺少其他原因,任何一個原因都不能單獨導致損害的發生。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將不保風險劃分為承保風險和除外風險兩種情況。若不保風險為非承保風險,保險人理應負保險責任,若不保風險為除外風險,根據除外責任優于承保責任,保險人免責。
近因的意義是:保險的原理,在于將少數人遭遇的不幸意外損失分散于全社會中,做到分散危險、消化損失。而保險中近因原則就是確定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后是否對保險標的的損失承擔保險責任,是否對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賠償的一種原則,保險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應看造成保險事故的原因是否在保險人應該承擔的保險標的損失范圍內。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必須符合保險標的的損失結果與危險事故的發生具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關系。這是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主要的、根本的條件。在諸多影響到事故發生的因素中,保險人僅僅對于直接導致保險事故發生的因素并且列為保險單中的理賠事項,才會承擔責任,這被學界概括為近因。在風險與保險標的的損害關系中,如果近因屬于承保風險,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如果近因屬于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則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因此,近因原則在確定發生事故是否屬于保險事故,是否能夠獲得理賠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目前保險立法中尚未明確規定近因原則,這既會給司法實踐帶來一定困難,亦不利于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應盡快在保險立法中對于“近因概念”及“近因原則”予以明確規定,這不僅可以使保險理賠案件有章可循,充分維護保險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現判決的統一,而且有利于使我國保險業務運作較快與國際保險市場接軌。
作者簡介
楊洋(1994.04-),女,漢族,現就讀于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2016級民商法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商事研究。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