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對于素質教育的關注力度逐漸增大。當前,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師需要重視的關鍵部分。對于舞蹈這個字眼來說,人們并不陌生,不少的學生都學過舞蹈。但是在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現在,對于中學生舞蹈素質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教師應該要將學生作為主體位置,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舞蹈;素質教育
在過去的時候,藝術知識人們日常生活當中存在感很小的一部分。現在藝術成為了中學生美育發展無法代替的一個重要部分。舞蹈教育不僅能夠體現出審美,而且還可以塑造學生的心理教育。對于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操陶冶和智商的開發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舞蹈教育既是一種學生的娛樂活動,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走向健康發展的路途。藝術教育對于人的影響是十分久遠的,舞蹈作為藝術當中的重要環節,可以培養學生健美的身體姿態,增強動作的協調性,促進良好品質的形成。
在2001年的時候,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委托項目中,著名的舞蹈家呂藝生先生帶著他的團隊進行了研究,在不斷探索當中完成了中學生舞蹈素質教育的課程《素質教育舞蹈課》。
一、舞蹈素質教育的發展
(1)中國出現舞蹈教育
其實我國早在很久之前就出現了舞蹈教育,只是當時完全是從國外引進的教育理念,將體育、歌唱科目放在一起,而且,還與師范類教育的出現有著緊密聯系。根據《中國舞蹈史》記錄的資料來看,中國現代學堂樂歌和舞蹈教育先是受到了日本的影響,然后又受到西方舞蹈教育的沖擊,早在清代出現的新式學堂中,其內的日本教師就有著不下百名。而且從教學內容是體操舞蹈來看,也能證明被日本教育理念影響很深。后來新中國成立,到真正出現屬于自己的舞蹈教育,耗費了很長的時間,在中間這段時間中,舞蹈教育完全是空白的。
(2)專業舞蹈教育課堂
北京舞蹈學院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創建的學校,在1954年的時候還是專門負責中等舞蹈教育,到了1978年轉變成為大學舞蹈專業教育。有著大量的舞蹈家從那里被培養出來,我們可以將北京舞蹈學院稱之為“舞蹈家的搖籃”,后來,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和教育力度的提高,不少學生都向往而來。學院在原先的基礎上,開設了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兩個院系,后來還邀請了西方的舞蹈教育學家,按照莫斯科芭蕾舞蹈學校的教學模式在學院內開設了芭蕾舞系。學校的教學理念不斷的成熟,師資力量也在不斷增加,后期還開設了國際標準舞、音樂劇院系。隨著國家的重視,后期在上海、沈陽等地區也創立了舞蹈學校,進行統一訓練、培養,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舞蹈人才。
(3)舞蹈教育逐漸走向特長生
經濟的發展帶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重視精神需求的滿足,開始研究舞蹈這門藝術。在早期的時候,不管是在電視屏幕上還是在普通校園內,雖然也有舞蹈,但多是起到伴舞作用,到了后期才開始受到重視。有些學校只招收舞蹈特長生,而且并沒有面向所有學生,對于學生的舞蹈水平有著嚴格要求。所以,舞蹈考試會比普通考試難很多,加上藝術類考試中沒有中考和高考的項目,所以便忽視了舞蹈教育。
(4)舞蹈教育出現突破
學校一直強調素質教育,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舞蹈作為一種文化,不但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程,同時還可以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但是想要實現這樣的素質教育需要漫長的時間,所以,舞蹈素質教育就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這是呂藝生教授所開啟的教學理念,他認為這種教學課程不但要培養藝術家,更應該讓所有學生的身心得到發展。
二、中學生進行舞蹈素質教育的建議
(1)選擇適合的教材
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挑選。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首先,應該根據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掌握程度來進行教育,把握住中學生的年齡特點。舞蹈盡量做到簡單、活潑,在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將舞蹈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內容。比如,在學習舞蹈《風》的時候,先讓學生明白自己需要扮演的是什么樣的角色,通過示范和描述感受風的變化,讓自己成為風,通過這種方式促進了學生對于舞蹈的理解。其次,選擇專業的學校編撰的舞蹈教材,因為這些教材都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驗證。最后,在挑選音樂的時候,先做到欣賞音樂,然后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教師注意選擇節奏明快的曲子,來幫助學生去掌握。
(2)進行準確動作示范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用身體和節奏來將感情表達出來。所以,在教學當中,應該用形象的動作來進行示范。首先,動作需要準確無誤,并且帶有充足的感情。比如進行《蛇》的舞蹈的時候,教師在示范時就像是一條蛇一樣,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的影響,學習的時候自然能夠加快進程。其次,在教學時,不能單純的圖快,在較短時間內教給學生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生掌握了一個動作之后在進行下個動作,否則很容易養成壞習慣,對于以后的學習起到阻礙作用。因為舞蹈所表達的美感需要舞者的動作、心理相結合,若是缺少了對舞蹈的理解,無法完整的表達出來,這樣只會讓學生無法正確掌握舞蹈的訣竅。
(3)注重感情因素
在當前的舞蹈學習中,很多學生只是關注舞蹈的步伐,對于感情方面沒有太多的重視。教師在訓練的時候,應該啟發性的促進學生內在感情表現出來。而且,教師應該觀察學生的動作和表情,注意改正出現錯誤的地方,逐漸增強學生的舞蹈能力。讓學生在練習中認識到自我的不足,正確面對困難,這樣才能素質教育的發展。
三、中學生普及舞蹈素質教育的作用
(1)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進行舞蹈的素質教育時,觀察和模仿是課程中最為常見的內容,像是對動物、自然現象的觀察。舞蹈藝術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有效形式,對于相同東西,每個人的觀察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在觀察和模仿中學會審美,在探索中感受到樂趣。在傳統教育中,學生大多是坐在椅子上聽老師講課,這樣持續下去,學生忘記了如何用肢體來表現。素質教育舞蹈課解放了學生天性,勇于表現自己,發揮出肢體語言的魅力。
以前,人們只是認為舞者只是在舞臺上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素質教育課有著差別,在這里,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和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和進步。
(2)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中學生普及舞蹈素質教育,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根本目的。當前,很多藝術學校已經將舞蹈教育作為學校內的必修課程,由此可見舞蹈能夠起到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已經融入了藝術,從舞蹈特長班到舞蹈興趣班,到舞蹈專業的學校。素質教育舞蹈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還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在興趣中提高智慧,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力。經過素質教育之后,對于學生的心里鍛煉起到了重要作用,學生不在害怕,心中有著自信心。
素質教育舞蹈不僅僅是一門課程,還是將學生的發展作為目的的先進理念。在舞蹈課上,用興趣和好奇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在當前中學生學習舞蹈中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普及舞蹈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練習當中,養成不怕苦累的精神,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樣,不論是在舞蹈學習,還是在其他科目的學習都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呂維.淺談高中開設素質教育舞蹈課的重要性[J].赤子,2016(01).
[2]洪艷.舞蹈藝術與身體的審美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實驗學校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