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加強工程的質量控制,同時按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從而提高市政道路建設質量,延長道路使用壽命,推動經濟的發展做出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
一、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的影響因素
一般來說,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帶動性強、涉及面廣、投資額大的特點,而且建設多在內部進行,其施工進度、施工方式,以及工序相對于野外作業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具體來看,市政道路工程往往具有更高的要求,整體復雜性比較高,和人們的生活關系比較密切,因此做好其質量控制非常重要。但是,受制于一些因素的影響,要想做好這一質量控制工作并不輕松,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天氣狀況。天氣狀況屬于外部環境,必然會對市政道路工程的材料造成影響,進而對整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一般來看,天氣情況都屬于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之一,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混凝土,它作為膠結材料,主要是水和集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當天氣處在溫差大、大風、嚴寒、酷暑等情況的時候,都將對混凝土的養護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
(2)材料選擇。一般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材料主要可以分為機械材料及工程材料,其中工程材料主要包括各種構件配件等,如果缺乏這些材料將導致施工無法進行。因此,各種材料是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前提。而材料一旦出現問題,必然也會對整個工程帶來極大的影響。
二、市政工程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
(1)現行質量評定標準中不全面。國家行業標準CJJL-90《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在很多內容上已經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如城市廣場的建設、水文天然砂礫的建設、水泥穩定砂礫的建設等項目在上述的驗評標準中就找不到準確的驗評實施辦法,只能采用標準中的預制人行道允許偏差來進行評定。
(2)建設單位工程管理不規范。工程實際中,建設的單位在工程管理的會存在這不同的問題,如采購的建筑材料以有采購配件的招標價格,促使供應商出現了粗制濫造和偷工減料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都使用低于成本價的材料,這樣就無法保障工程質量。部分建設單位擅自簡化基本建設的程序,存在逾越代包的現象,造成了工程管理的混亂。
(3)監理人員素質等,監理不到位。該旁站的重要部位不會旁站:不進行進場的工程材料平行檢驗;監理例會不依據相關規定時間召開;對于需要停工和反工的工程部位沒有勒令停止或者整改。這樣使得出現許多質量方面的問題以及質量事故。
三、加強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分析
(1)市政道路工程前期施工準備質量管理分析。當地環境等因素對市政道路工程的影響較大,因此,需要從工程特點以及施工進度出發,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全面規劃及安排工程施工材料、機械、勞力等。市政道路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包括:現場勘察、方案編制、現場準備這三個階段。
首先,在現場勘查階段,需要認真勘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自然環境、交通狀況、施工材料等因素。圍繞道路工程的施工設計圖紙,掌握工程施工結構以及關鍵部位技術要求。從多渠道收集相關的工程施工材料,從而編制合理的施工方案與組織設計。其次,加強道路工程施工的組織設計質量管理工作,這是指導整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項目的技術性文件,也是保證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的具體措施。因此,應當依據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合同與相關協議進行編制,然后認真審核施工單位以及設計單位所提供的施工圖紙、技術規范資料和前期的現場勘察等資料。并結合道路工程的自身施工特點,組織項目技術負責部門進行施工方案與組織設計的編制工作。最后,為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應當詳盡說明道路工程的施工特點、材料、機械、進度計劃、勞務分包、施工措施等。同時,要編制相關關鍵工序、特殊試驗以及工藝流程等方面的具體作業指導書。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分析。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質量管理通常包括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藝這兩部分環節的管理工作。在施工方案質量管理中,要充分考慮到道路工程實際施工中將遇到的所有困難,確定一個合理的施工工藝以及施工范圍。同時,要仔細審批初期施工方案,以保證道路工程施工中細微環節的連貫性。對施工方案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審批與修改時,應當以國家相關施工規范作為依據。在實際施工現場,
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工程質量的監控力度,詳細記錄道路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當施工中出現意外或者難以解決的現象時,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對施工方案進行及時調整。
要確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施工工藝。所以,在施工前就應當對路基的質量進行控制,以檢測填方路基相關技術參數,并按照該項參數來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填方路基應當根據自上而下的施工標準,實施排水工作。只有在上一個環節質量得到保證以后,才可以進入到下一個施工環節中。
此外,在混凝土的路面施工中,應當確保水泥混合料配比符合相關施工標準。影響到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藝有級配、坍落度、水灰比及骨料種類等。在混凝土澆筑完后,應當選擇相應的潮濕材料來進行道路養護工作。
(3)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質量管理分析。盡管在施工前及施工中采取了相應的質量控制手段,但在機械和人工等作業環節,仍然出現了許多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所以,相關工程質檢部門應當嚴格審核與驗收工程施工中所有的隱蔽工程及分項工程,要按照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驗收標準,嚴格進行兩級工程的驗收工作。對驗收不合格的工程禁止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同時,邀請施工現場的監理、建設和質量監督管理單位進行驗收。尤其是重點質量管理環節、關鍵部位及薄弱環節等,還應邀請相關設計單位進行工程驗收工作。
四、市政道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措施
加強施工質量控制對工程質量起著保證作用,其核心是貫徹“預防與把關相結合,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主要是為了控制影響工程質量的各種因素,以保證工程質量達到預定的目標,影響工程質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設計、材料、施工、檢驗四個方面,實施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間控制和事后控制。
(1)設計質量的控制。對路基、路面、橋涵結構設計的圖農、資料文件因未經施工實踐,不盡合理及遺漏、錯誤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開工前通過設計文件會審控制外,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解決途徑有:
①重人變更應要嚴格按設計變更報批手續,按規定程序辦理。
②非重人變更由設計、施工、監理三方現場會審處理,也可以由設計單位授權監理工程師審處。
③對設計中不詳、漏誤及容易引起誤解的問題,監理工程師可以書面明確解釋或補充規定。
(2)材料質量的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實體的組成部分,對工程質量有著直接關系,因此,要求施工單位:是把好材料采購關;一是對各種原材料進行測試鑒定;三是嚴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施工質量的控制。抓好各施工階段,以防對施工單位的各施工階段要通過定期檢查評比,有的場地對重點突擊的問題進行現場檢查、評比和交流,對存在的問題,施工要點、注意事項等,質監部門以書面形式發至施工單位,目的是為了提高工程質量。對于影響質量的任何問題,都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保證工程質量。對于根據質量情報信息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采取預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需要系統化、法制化的軌道,在新形勢下質量管理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和加強質量管理,如此才能保證城市道路的順暢運行。
參考文獻
[1] 何煜輝.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措施分析[J].門窗,2013,05:270.
[2] 潘承铚.關于如何加強市政道路
作者簡介
喬旭,男,身份證號 210302198807150312。
劉相松,男,身份證號210521198911280432。
(作者單位:沈陽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