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化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傳播環保知識,進行環保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是每一位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學化學教學應充分利用現在教材中有關環保的知識內容進行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初中化學;環保教育;滲透策略
近些年,一些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的關注,環保問題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麻煩。因此,加強環保意識教育和環保法制教育己顯得特別重要。為了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在化學教學中,筆者做了一些簡要的分析。
一、挖掘教材,樹立意識
1.大氣污染和酸雨
隨著工業的發展,排放到空氣中的廢氣,特別是有毒的氣體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威脅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消除一氧化碳造成的污染,必須保證燃料的完全燃燒及工業廢氣須經過處理再排放。其次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汽車的尾氣、礦物質燃燒、含硫煤炭燃燒、硫酸廠、硝酸廠等化工廠產生廢氣等都是重要污染源。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酸雨”可使土壤酸化,造成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可使建筑材料或古文物被腐蝕:工業機械腐蝕、壽命大大縮短等。
2.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是學生所熟悉的內容。在教學中要向學生介紹水對人類的重要性,目前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水資源的短缺及水資源的污染情況,使學生明白要養成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的好習慣。還要適時引導學生發現目前造成水污染的來源有: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重金屬(如廢舊干電池隨意丟棄)對水體污染,通過水的載體造成人體的中毒效應等。教學中可結合水體污染的成因,教師要因地制宜地聯系實際,可結合當地水體污染的案例進行剖析及污水處理廠一系列程序及過程;也可結合相關視頻材料進行教學。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環境意識,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溫室效應
首先,讓學生意識到導致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空氣中二氧化碳主要來源有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燃燒、工業廢氣的任意排放等。另外,人類的活動加劇溫室效應的產生。如森林、植被的大面積毀壞;綠色植物的減少。破壞自然界固有的循環體系,導致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從而引起全球氣候變暖。要消除這些危害,最有效的措施是從源頭上加以控制,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尋找新的無污染的替代能源燃料,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氫能等。
二、借助實驗,強化認識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不僅占據著較大比重,更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如何借助實驗教學,對學生開展環保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環保理念,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教師應該充分借助多元思想,從理念和意識等多個層面著手,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積極改進,進行“綠色化學”設計,讓整個過程盡量減少污染,保證整個實驗教學的無污染化,用真正的行動為學生環保理念的樹立進行示范,引導學生樹立或端正初中化學實驗過程中的環保舉措,切實樹立環保理念。
我一直較為認同初中化學實驗在學生環保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致力于對初中化學中的實驗進行綠色設計和改進,保證初中化學實驗無污染化。例如,在進行“氧氣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等初中化學實驗中,我就從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多個方面出發,對化學實驗進行了綠色化處理,對實驗操作中的一些藥品用量,盡量保證在滿足實驗要求的前提下不多放,培養學生定量意識,為實驗無污染化奠定基礎。這一舉措,有效增進了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環保行為的重視程度,切實增強了學生環保理念。
三、鏈接生活,講解知識
對于初中化學教學而言,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內容,甚至可以說,學生生活經驗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要想借助初中化學教學,促進學生環保教育,必須注重學生生活,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向學生講解相關知識點的同時,深刻了解學生各方面需求,因人施策,因況而變,增進學生對初中化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具體來講,本研究認為開展帶有濃重生活意味的初中化學知識與環保教育專題講座,可以作為一種有效方式。
例如,以“愛護水資源”為主題,就開展了環保專題知識講座。為了讓學生對我國水資源狀況形成較為清晰的了解,并對水資源污染及其防治形成認知,我以講座形式,為學生講解了“我國、世界水資源現狀”、“水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兩個主要問題。這兩個問題的講解過程中,我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其充分體驗和聯系身邊的水污染情況,進行生活鏈接,不僅引導學生有效掌握了相關知識點,更是促進了學生環保教育理念。
四、開展活動,增進實踐
課堂教學固然是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一環,但課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所以還應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在這些活動中,要十分注意提供人人參與的機會,創設一種人人參與的環境和氣氛,讓每位參與者真正動起來,不僅是動口動手,更重要的是動腦,使他們在活動中真正思考人的作用和責任。如組織學生參觀化肥廠、造紙廠等,當學生觀察到排放出來的廢水,使周圍的水變色,使池塘中、小河中的魚蝦死亡現象時。不僅感到污染就在自己身邊,而且還認識到污染危害的嚴重性。同時引導學生尋找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污染,找出污染引起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等。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親身體會到污染的危害性,從而增強消除污染的決心。事后,要求學生寫出調查報告或事先設計表格讓學生填寫,這樣在進行環保教育的同時也增強和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出專欄,辦展覽和小報,聘請環保部門的專家來校作講座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擴大環保教育的影響,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總之,化學與環保關系密切,化學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我們化學教師要盡量因地制宜地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鉆研,保護環境,美化地球,讓我們周圍的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
參考文獻
[1]高曉紅.探討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進行環保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7(29).
[2]鞠衛東.淺談初中化學與環保教育的結合[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4(11).
(作者單位: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淌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