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內容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高校黨建工作實際劃分高校黨建信息化發展階段,分析信息化發展對高校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實現全面電子黨務、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引導網絡社會主流意識的發展對策,以推動高校黨建工作日益完善,發揮更大實效。
關鍵詞:信息化;高校黨建工作;解決措施
“信息化”是指在人類社會化活動中,通過普遍的采用信息技術,更加充分有效地開發信息資源,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網絡以其多媒體性、功能多樣性、交互性、即時性、便捷性、隱蔽性、開放性、廣泛性、作用的雙重性為標志的機制特質,己為人類開辟了第二生存空間———電子空間,它代表一種新的生存方式、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演繹出新的文化理念,在影響著社會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的同時,也使高校基層黨建面臨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
一、信息化發展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
(1)有利于提高黨建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傳統黨建工作依賴書籍、資料、電視、會議、文件等,信息量小,覆蓋面有限,而且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不高。而通過利用先進的信息平臺和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可以簡化日常黨建操作流程,減少工作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學校內部不同機構信息共享。黨建工作者通過信息網絡實現與黨員之間的有效聯動,及時了解和把握黨員的思想動態,提高日常黨務工作的效率和時效性,降低黨務工作成本。
(2)有利于提升黨建內容的吸引力。信息化時代極大地豐富了高校黨建工作的資料寶庫,它給高校黨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諸如互聯網上有實時更新的動態時事信息,可以讓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在具有親和力和吸引力的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畫面中接受黨的豐富知識熏陶,有助于大家產生學習黨建知識的濃厚興趣。
(3)有利于促進黨務公開。信息公開透明、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是發展民主政治的基礎,信息化所具有的扁平化延伸和信息資源共享的特點,使得高校實現信息網絡化,黨務、校務公開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高校各種信息網為廣大黨員師生參與學校的事務和決策、監督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工作、充分行使黨員民主權利提供了便利條件,通過“電子民主”使黨務公開、黨內民主、群眾監督落到實處。
二、信息化給高校黨建帶來的嚴峻挑戰
(1)對高校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帶來的挑戰。思想政治建設始終是我黨建設的首要任務。互聯網信息的廣泛傳播,給高校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帶來的挑戰主要表現為:互聯網的難監控性、開放性,對黨的信息輿論主導權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即時性、多樣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互動性、隱蔽性,帶來了黨員思想的多變性、多元性和復雜性的挑戰;互聯網的廣泛性、隱蔽性,給高校黨的思想教育內容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難控性,對高校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共享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戰等。
(2)對黨的作風建設帶來的挑戰。①網絡提供開放性、難控制性的信息環境,容易導致高校師生擺脫現實社會諸多人倫關系的束縛,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②一些內容極不健康、充滿著色情、低級趣味的網絡信息時常出現,高校師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來自各種腐朽精神文化產品的侵襲,甚至發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發生扭曲錯位,忘記了為人民服務,做人民公仆的歷史責任。
(3)對高校黨建工作者面臨的挑戰。①在網絡時代,教育者信息優勢至少是部分喪失,教育者的權威受到了挑戰②高校黨建工作者對黨建活動的控制性變弱。③網絡對高校黨建工作者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挑戰。
(4)校園網絡文化的產生使高校黨建環境又增添了新的成份———網絡環境。①網絡信息環境的混亂無序,為高校黨建環境增添了新的不利因素;②網絡信息與黨建信息的嚴重不對稱,容易導致學生的注意力極度分散,嚴重影響黨建教育作用的發揮。
三、基于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黨建工作發展對策與建議
(1)深刻認識黨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意義,貫徹落實電子黨務。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是順應時代潮流和社會發展、將基層黨建工作引向深人的必由之路。高校領導者應深刻認識到黨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動轉變管理理念,重視黨建系統和網絡平臺的建設與維護,在制度、資金和技術等層面給予支持,加快黨建工作電子化進程,逐步實現電黨務。
(2)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將黨建工作與學生成長緊密聯系起來。①將黨支部工作的內容與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緊密結合。根據當代大學生熱衷上網的現實實際,結合其專業特長,充分發揮網上“黨員之家”、網上“民主生活會”、班級QQ空間及博客、微信等新媒體的教育功能,有力地促進學生學習成長。此外,教工黨支部可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組織并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和項目研發,以此挖掘更優秀的師生到黨員隊伍中來,不僅有助于基層黨組織建設,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凸顯基層黨組織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現實價值。②將黨建信息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緊密聯系起來。用黨建工作者、黨員干部特有的哲學思維、人生經驗和高尚人格向當代大學生言傳身教,建立起有效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以“發現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處于迷惘狀態、渴望成功的大學生準確定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不斷調整學習態度,提升專業技能,進而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論加強黨校信息化檔案管理的有效途徑[J].葛雪梅.蘭臺世界.2015(35)
[2]基層黨建工作的定位與創新[J].謝國旗.人民論壇.2018(01)
[3]信息化時代公民社會群眾工作的陣地建設[J].胡東升.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3)
[4]德國信息化戰略對我國的啟示[J].李愛勤.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0)
[5]河南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對策研究[J].葉海智,舒敏,吳忠良.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05)
(作者單位: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