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作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節能減排已成為應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手段,是應對當今世界范圍內經濟挑戰和減排壓力的重大課題。在上述事件的促進下,許多發達國家及我國對降低車輛燃料消耗采取多項節能措施,其中汽車駕駛節能技術作為成本最低,見效最快、效果較明顯的節能措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與廣泛的應用。駕駛節能是一項與人、車、路等相關的復雜系統工程,它通過駕駛員科學合理的駕駛操作,實現車、路的高效、和諧,用最少的能源消耗創造最大的生產力,用最少的汽車污染物排放營造低污染的環境。
關鍵詞:汽車假釋;節能技術;研究
引言
當今社會,汽車是最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出現和應用,對方便人們出行,增進不同地區聯系產生重要影響。但不能忽視的是,汽車的能耗比較大,如果不注重尾氣的有效控制,汽車的運行往往會給周圍環境帶來污染與破壞。隨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推進,再加上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在汽車駕駛過程中落實節能減排技術是不可忽視的工作。
一、駕駛節能技術的概念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汽車的能源消耗大大增加,給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的隱患。目前汽車的汽油消耗量大約占到汽車總消耗量的80%以上;同時汽車運行還會造成大氣污染,因此汽車節能減排已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而駕駛節能汽車是眾多節能減排方法中見效最快、成本最低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主要通過汽車駕駛行為的分析來實現降低汽車燃油消耗量的目的。
汽車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造成能源消耗和和環境污染的源頭之一。隨著節能減排行動的開展與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降低汽車燃料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成為全世界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其中,汽車駕駛節能技術作為一種見效最快、收效最明顯、成本最低的節能措施,成為汽車節能減排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駕駛節能技術是指通過駕駛員科學合理的駕駛操作,用最少的燃料消耗創造最大的生產力,用最少的汽車污染物的排放營造低碳的環境,實現車、路的高效和諧與人——車——環境的最優化,是一項具有整體性特征的系統工程。
二、引起汽車油耗增加的主要因素
引起汽車油耗增加的主要因素:第一,汽車的重量。汽車的加速阻力、坡道阻力與滾動阻力受到汽車重量的影響,并嚴重影響著汽車的燃油消耗量的大小。現在的汽車廠商,在進行汽車制造時采用了大量的輕型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汽車的重量,從而降低了汽車的耗油量。第二,汽車的外形。發動機的功率消耗量與駕車的速度存在一定的數值關系。當駕車的速度較慢的時候,抵抗空氣的阻力造成的燃油消耗量較小。但是當駕車速度在50km/h的情況下時,抵抗空氣的阻力造成的燃油消耗量會逐漸增大。對汽車空氣阻力的系數進行控制能夠有效地減少空氣的阻力,汽車制造商應對汽車的外形進行最優化設計。第三,傳動系。汽車有較高效率的傳動系,所以動力傳動的一個完整過程當中損失能量就會相應減少,汽車的能耗也就相應降低。現階段,大部分汽車的變速器均采用機械齒輪具,有比采用液壓自動系統有著更高效的傳動效果。采用了機械齒輪的變速器的汽車,設置了更多的檔位,能夠使發動機有更多的機會處在較為經濟的工況下進行工作,從而能更好地控制并降低汽車的燃油量。第四,汽車技術與汽車耗油量的影響和關系。隨著汽車使用年限的增加,汽車自身的性能也會逐漸地發生著變化。在駕車的過程中,察覺到車輛行駛狀況較差時,應對車輛及時地進行檢修。汽車故障多、車況差,在很大程度導致了汽車耗油量的提升。第五,汽車的駕駛和保養水平。汽車的駕駛和保養水平對汽車的油耗是有著必然聯系的,主要表現在在駕駛操作與車輛的調度方面。不恰當的調度,使得汽車有著不合理的行駛路線或者較低的實載率等,進而造成汽車耗油量的上升。在駕車的過程中,發動機的冷卻系統溫度的不當,也會造成汽車油耗量較為明顯的上升。同時汽車的油耗量也和駕駛者駕車技術有關。
三、汽車駕駛節能技術的具體操作
(1)宏觀駕駛節能技術
行車前的預見性駕駛。行車前預見性駕駛就是提前規劃好行程,針對天氣、路況等信息對行車信息進行預先的估計,借助地圖和GPS等手段,避開可能出現的堵車高峰期,避免迂回繞遠,實現行車路徑的最優化。行車中的預見性駕駛。行車過程中的預見性駕駛就是要求汽車駕駛員憑借自身經驗對行車途中的路況進行分析判斷,提前預測出可能發生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換擋、減速等時機,使車輛能夠與交通道路較好的融合,達到系統最優。主要體現在一下六個方面。一是動態交通的觀察和處理。通過對動態交通的觀察與合理判斷,避免事故的發生,減少燃油消耗。二是交叉口路況感知。行至交叉路口時,若遇到信號燈,盡量利用發動機的反拖實現制動,保證平順停車;車輛起步時應該提前準備,平順起步。三是特殊路段預見。在汽車上下坡時應提前根據坡度與坡長預測出爬坡的檔位,避免破路停車重新起步。四是合理變更車道。在變更車道之前,首先觀察道路上車輛的行駛狀況,在合理的變道時機下,平穩地轉向另一車道,避免急加速和急轉彎,在降低危險的同時減少油量消耗。五是保持適當車距。車距太近會使得剎車的次數增多,無疑會增大能量的消耗。六是預見性停車。提前對停車點與汽車所處位置之間的距離進行預測,實現車輛靠行駛阻力減速,減少剎車的使用。保持平和心理。駕駛員保持良好平和的心理,有助于車輛的駕駛平穩,實現駕駛節能。因此,駕駛員應該鍛煉自己不爭不搶、虛心學習的品質,不強行超車、不猛踩油門,熟悉所駕車輛的技術特點,達到人車之間的和諧。
(2)微觀駕駛節能技術
微觀駕駛節能技術包括:①發動機起動。普通的發動機啟動時常常會出現溫度不夠而無法啟動的現象。而現代電噴發動機啟動時不再依賴溫度,啟動時的燃油供給已由計算機控制,不需要提供額外燃油,從而達到良好的節能效果。②發動機預熱。過長的怠速預熱不但消耗燃油,還造成了尾氣中污染物濃度的升高,不利于節能環保。因此,在發動機預熱方面,增壓電噴發動機原地怠速運轉預熱20至60秒,增壓發動機怠速預熱1分鐘以上,且避免發動機高速空轉。底盤部分預熱時,使發動機怠速運轉控制在1分鐘以內,低速行駛1到2千米,促進發動機、變速器、軸承的共同預熱,使車輛達到全面潤滑的效果,在節省燃油的同時減少對車輛的損耗。③汽車起步。在平路起步時盡量減少低速擋行駛的時間;坡道起步時做到手制動與離合器、加速器踏板的配合得當,確保汽車不倒退、不熄火。④汽車轉向。汽車轉向的時候要注意動作的平順,避免急轉彎,盡量減少頻繁變更車道行駛。⑤檔位選擇及變換。駕駛車輛時應盡量使用高速擋駕駛,升檔時應自抵擋依順序換入高檔,做到準確、及時。⑥加速、減速。加速分為兩種方式,即急加速方式和緩加速方式。急加速會造成機械結合部的沖擊力增大,對車輛造成磨損,應該盡量選用緩加速的方式,達到節約燃油、減小磨損的目的;加速分為制動器制動和滑行減速。在平時減速過程中盡量采取滑行減速的方式,遇緊急情況時應采取先急后松的方法進行制動。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如發現路口、紅燈、障礙等暫不能通過的地段,采用滑行減速的方式,充分利用汽車的慣性,達到節約燃油、減少污染的目的。⑦車速控制。在車輛駕駛的過程中,駕駛員應該根據車輛的載荷情況和道路的狀況選擇合理的車速。為了更好的控制車速處于其經濟車速的附近,可以通過參考發動機的轉速是否處于經濟轉速作出判斷。一旦車速得到確定,就不宜頻繁的更換車速。保持好該狀態下的加速踏板位置,避免因控油量的變化造成油耗的增加。⑧空調使用。在氣溫適宜的時候,盡量采取開車窗通風的方式,避免空調壓縮機的使用帶來發動機功率的消耗。在氣溫較高需使用空調壓縮機時,空調溫度不宜過低。⑨行車溫度控制。發動機溫度過低,會引起燃油不易霧化,燃燒不充分,機油粘度增大,摩擦阻力變大,增大油料的消耗;發動機溫度過高,會造成充氣效率降低,燃燒不充分,機油粘度降低,磨損加劇,同樣也會增加油料的消耗。因此,應該合理利用溫度報警裝置,將發動機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如果由于長時間高速行駛,發動機溫度報警時,低速行駛或停車怠速,使發動機溫度降到正常區域。⑩熄火停車。結合停車時間的長短決定是否熄火。發動機長期處于大負荷運轉狀態之后,應當先怠速30秒左右后進行熄火,避免因突然熄火造成局部升溫,從而引起發動機熱啟動困難,增加油料消耗。另外,在停車的位置上也應該有所選擇,盡量選擇坡度較低、地質較為堅硬的地面上熄火停車,防止起步困難造成的油料消耗。
(3)汽車節能減排技術
汽車的能耗一般比較大,并且汽車尾氣還會污染周圍環境,甚至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為降低能耗,提高汽車的運行效益,落實節能減排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具體來講,汽車節能減排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方面。①汽車自身重量。汽車體積大,需要的鋼筋材料數量會增加,車身重量也會增加,油耗通常大一些。而如果汽車的車型小,重量輕,油耗也相對比較低。為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汽車選購時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用相應體積和重量的汽車,并熟練掌握駕駛技術,降低能耗。②車身風阻系數。以舊款的大眾桑塔納為例,該車具有方正的車頭、方形的車位,車廂設計也很有型。但從節能減排角度來看,這款汽車不符合動力學設計要求,它在行駛過程中會受到大量的空氣阻力,加大車身風阻系數,增加能耗,不利于節能減排。③發動機技術。評價車輛性能和質量的重要指標是看該車的發動機性能如何,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發展,發動機技術取得不斷改進和創新。新型發動機不僅技術先進,性能優良,而且能耗較低,滿足節能減排的要求,值得推廣和應用。
結語
汽車駕駛節能技術從宏觀層面上要求駕駛員具有良好的預見性、平和的心理,在微觀層面上要求駕駛員在每個環節都要掌握正確的駕駛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此外,汽車駕駛節能技術的提高還需要增強駕駛員的節能意識,提高他們的駕駛素質,真正將節能環保的理念運用到平時的工作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王海林.汽車駕駛節能技術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9).
[2]呂連東.汽車駕駛的節能技術研究[J].商品與質量:科教與法,2014.
[3]王延偉.城市公交車駕駛節能技術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0.
[4]吳萬生.汽車駕駛節能探索[J].大眾汽車,2013.
(作者單位:中國共產黨平頂山市委員會黨校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