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企業提職增效、內涵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行之有效用好勞動競賽這一載體,不斷提高職工素質、提升職工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發展水平,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課題。本文從勞動競賽的活動組織、具體內容、方式方法、最終效果等方面,分析當前開展勞動競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就如何開展好勞動競賽進行思考。
關鍵詞:勞動競賽;問題;對策;研究
一、開展勞動競賽面臨的困難與原因
1、在開展勞動競賽的認識上不到位。當前,有的人認為勞動競賽已經是計劃經濟時期的過時產物,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更多要依靠經濟手段進行激勵。只有通過經濟手段,才能激活職工的潛力、才能激發創效的潛能,勞動競賽與時代發展已經不合時宜;有的人將勞動競賽簡單化、形式化,認為開展勞動競賽就是發發文件、開開會,貼貼標語、掛掛條幅,勞動競賽流于表面,成為表面文章;有的人在辦公室里開展勞動競賽,拼湊照片、亂湊數據,完全為了應付上級甚至博得眼球。這些認識無疑給勞動競賽蒙上了一層陰影,讓更多的人造成了誤解或誤導,讓勞動競賽大打折扣。
2、在開展勞動競賽的組織上不到位。勞動競賽的核心是把職工群眾的情緒激發起來,按既定的目標和方案組織好競賽,嚴格進行考核評比,抓好獎勵兌現,確保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在勞動競賽中,或多或少存在著“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有的在動員大會上高談闊論,在實際執行中確淺嘗輒止;有的方案做的很細、措施定的很嚴、目標定的很高,但是在具體實施中停留在紙面上,動口不動手,使勞動競賽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3、在開展勞動競賽的管理上不到位。勞動競賽的組織與企業的經營生產實際結合不緊密,或多或少存在著鑼鼓各響、兩張皮的情況。有的對勞動競賽沒有全過程管理,想起來了抓一抓、想不起來松一松;有的對勞動競賽整個環節把控不到位,前期無所事事,一旦目標沒有完成,那么不惜代價投入,前緊后松;有的把勞動競賽作為生產救急,在完不成任務的情況下,一味地加大投入,讓勞動競賽變了味。勞動競賽從宏觀上分為四個階段:前期準備、宣傳引導、組織實施和考核表彰。四個環節環環相扣、互相促進。開展勞動競賽,必須以一以貫之的態度,從頭到位緊抓不放,做到有始有終、有頭有尾。
4、在開展勞動競賽的考核上不到位。考核表彰是對勞動競賽開展情況的全面梳理和深入總結,對于表彰先進、鞭策落后都有積極而又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具體實施中,往往將評比表彰簡單化。一是照搬照抄上級的制定的考核標準和評比標準,沒有和自己單位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二是完全唯績效指標論,誰的指標完成的好誰就是優秀,沒有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三是評比個別人說了算,憑平時印象、憑私人關系、憑感情好惡。這種不科學、不全面、不公正的評選方式,不僅不能使勞動競賽起到應有的作用,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負面影響,挫傷了相關單位和職工群眾參加勞動競賽的積極性。
二、開展勞動競賽必須牢牢把握的核心與原則
1、開展好勞動競賽必須做到重視到位、領導到位。重視到位、領導到位是開展勞動競賽的前提條件、重要保證和思想基礎。如果重視不夠、領導不夠,勞動競賽就難以有效開展。勞動競賽是一項整體性、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黨政組織的大力支持,努力形成黨委堅強領導、行政全面配合、工會認真落實,齊抓共管抓好勞動競賽的生動局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勞動競賽活動落到實處。經驗充分證明說明:勞動競賽活動如果要組織到位、開展到位、影響到位、帶動到位,必須要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認識上高度把握、在方案上高度細化,在組織上高度健全,不斷把勞動競賽活動引向深入。
2、開展好勞動競賽必須做到突出特色、抓實執行。勞動競賽開展的好與不好,關鍵在于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結合的緊與不緊。要使勞動競賽活動開展的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就要緊密結合實際,緊貼階段性目標任務,制定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活動方案,真正體現鮮明的特色,努力把活動向深度、廣度推進,保證中心任務圓滿完成。這就要求一是要把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激情作為關鍵工作,制定切實的目標、找準切實的抓手,以收到切實的實效;二是要把活動方案的制定完善作為核心內容。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不能圖形式、走過場,必須因地制宜,緊密結合自己的目標任務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抓好落實,這樣才能貼近工作實際,真正提高勞動競賽的實效性。
3、開展好勞動競賽必須做到樹立標桿、創先爭優。開展好勞動競賽就是要選樹典型,以先進的示范作用引領和帶動落后單位,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要認真做好勞動競賽的評選考核工作,嚴格做到考核標準數據化、評比條件具體化、操作程序公開化、獎勵懲罰合理化,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找出不足,真正體現公開、公正、公平,讓廣大參賽單位和職工口服心服、滿意;要大張旗鼓的開展典型選樹工作,善于發現典型、培養典型、宣傳典型和學習典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營造學習典型、崇尚典型、爭當典型的良好局面。
三、開展勞動競賽要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1、遵循三個原則,在增強勞動競賽廣度上下功夫。一是要堅持群眾性原則。勞動競賽的參與主體是職工群眾,沒有廣大職工積極參與的勞動競賽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要全面將勞動競賽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找準職工群眾最關心、最關切、最關系的內容作為勞動競賽的核心,緊緊抓住職工群眾最迫切、最需求、最渴望解決的問題,把現代化科學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引入競賽,把參賽職工的注意力吸引到關心企業、搞活企業上來,讓職工群眾切實在勞動競賽中得實惠、長才干,成為真真正正的受益人。只有這樣,才能喚起職工全程參加勞動競賽的熱情,才能把競賽轉化為職工的自覺行動,從根本上變“要我賽”為“我要賽”。二是要堅持重點突破原則。勞動競賽不是全面競賽,不是什么都管,不是 “眉毛胡子一把抓”,堅決不能把勞動競賽作為一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要分清主次、抓住關鍵,牽住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重點領域重點突破、重點環節重點攻關,從而達到動全身之目的。三是要堅持多樣性的原則。勞動競賽的內容和形式應該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當前企業的需要。要堅持總體競賽與階段性競賽相結合、綜合性競賽與分類競賽相結合、大規模競賽與小規模競賽相結合,探索形成形式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競賽模式。
2、實現三個轉變,在增強勞動競賽深度上想辦法。勞動競賽是企業和職工的一項雙贏工作,要對勞動競賽的開展不斷總結,從而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要實現競賽的目的,由產值型向效益型轉變。以往的勞動競賽,往往注重實際的經營生產的實際產值產能。特別是建筑施工企業,更是將施工生產的進度,作為勞動競賽的主要核心指標。在當前,要實現產值型向效益型轉變,通過追求安全、質量、環保等綜合效益,實現勞動競賽的價值。二是要實現職工素質由體力勞動型向智力勞動型轉變。當前,科學發展日新月異,建筑施工企業依靠“鋼釬大錘”的日子一去不返,信息化管理、機械化施工已經成為常態。廣大職工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術,就會陷入被淘汰的危險。因此,要通過勞動競賽,不斷提升職工的能力素質,鼓勵職工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合理化建議,鼓勵職工大力開展“微發明”、“微創造”等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崗位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是要實現競賽由精神激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向精神物質獎勵并重轉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單純的精神激勵不可取,單純的物質激勵也不可取。廣大職工不僅有物質的現實需求,也有精神的內在需求。要通過勞動競賽活動,既要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的工作能力水平,也要不斷提高職工的實際工資收入,更要對先進的職工群眾進行褒獎,從而實現企業和職工的雙得利、雙豐收,保持勞動競賽的旺盛生命力。
四、開展勞動競賽要實現整體帶動
1、緊貼生產實際,不斷豐富競賽內容。競賽活動的開展歸根結底是降本、提質、增效,確保全年生產經營任務的完成。因此,要結合生產實際,充分調查、咨詢、研究,制定具體的競賽活動環節,形成既有利于促進生產管理,又有利于勞動競賽開展的行之有效的競賽機制。完善以工區、班組為陣地,組織職工深入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挖掘員工智力創效潛力,做到競賽與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階段性勞動競賽與年度性勞動競賽活動相互結合,綜合競賽與單項競賽相互促進,共同性與企業特色相互補充。
2、堅持以人為本,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堅持“以人為本,人才至上”的理念,以“安康杯”競賽活動為推手,建設優秀班組為重點,定期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積極開展“師徒結對子”活動,培養和造就操作能力強的技術型工人隊伍,把勞動競賽與員工技能素質提升相統一,與班組建設相結合,切實推動勞動競賽活動高效有序開展。
3、凝聚員工力量,營造和諧穩定環境。企業依靠員工而發展,員工依賴企業發展而生存,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企業和職工實現“雙贏”的基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顯得尤為重要,按照“促進企業發展、維護員工權益”的原則,深入推進“心系企業發展,共建美好家園”主題實踐活動,將勞動競賽貫穿建設和諧企業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保持隊伍穩定,努力為企業健康和諧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增強企業凝聚力。
4、強化過程控制,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嚴格考核、獎懲激勵,是規范和約束勞動競賽的有效手段,也是持續推進勞動競賽的前提和保證。一方面,高度關注成績突出、事跡典型的單位和個人,采取精神激勵、物質獎勵和事業激勵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鼓勵,對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事跡認真總結和宣傳,通過抓點帶面促進勞動競賽活動的深入開展。另一方面,對勞動競賽中敷衍塞責、造成損失和負面影響的當事人、基層及上級相關責任人一并進行經濟處罰,并采取說服教育、通報批評等措施,果斷防止和克服某些不切實際的形式主義做法。
總之,勞動競賽活動上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求實,不斷豐富競賽內涵,進一步增強競賽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調動職工的參與熱情,最大限度地把職工吸引到競賽活動中,不斷彰顯勞動競賽的強大的戰斗力和生命力。
(作者單位: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