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節能是建筑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是當代建筑科學技術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維護生態平衡,人們使用建筑時健康、舒適,達到文明、環保、人與自然和諧,使綠色建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本文擬對綠色建筑與采暖節能問題加以討論,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建筑;采暖;節能
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 綠色建筑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綠色建筑的室內布局十分合理,盡量減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陽光,節省能源,為居住者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
一、綠色建筑存在的誤區
1.綠色并不等于高價和高成本。在樓盤銷售以廣告轟炸和概念炒作盛行的年代,“綠色建筑”也毫無例外地成為房地產商們朗朗上口的新詞兒,以至于讓人們誤以為綠色建筑就是高檔建筑。不是現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綠色的,要突破這樣的認識誤區。把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發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貴族化,不會取得成功;事實證明把發展道路確定為中國式、普通老百姓式、適用技術式,綠色建筑才能健康發展。
2.綠色建筑不僅局限于新建筑
我國新建建筑節能工作做得較好,基本遵循了綠色建筑的標準;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綠色建筑的工作推進得不是很順利,許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戶。在北方地區,如果房間里供熱是可以調節的,不用開窗,就可以節約15%的能耗;如果是可計量的,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時把暖氣關掉,回來以后再開,就可以節約30%的能耗。
3.建筑節能不只是政府的職責
每臺電器設備在待機狀態下耗電一般為其開機功能的10%左右;一盞11瓦的節能燈相當于60瓦的白熾燈亮度;選用電子鎮流器,較傳統鎮流器省電30%;變頻式空調較常規的非變頻空調節能20%至30%。很多建筑本身的節能效果不錯,可居民在裝修過程中,把墻皮打掉了,或者換了窗戶,拆掉天花板,這樣就破壞了建筑本身的節能性和環保性。
二、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
一節約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根據自然通風的原理設置風冷系統,使建筑能夠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導風向。建筑采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平面形式及總體布局;二節約資源。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三回歸自然。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動靜互補,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和裝飾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溫度、濕度適當,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
三、城市建筑節能采暖存在的問題
1.缺乏建筑節能意識。由于從政府部門到開發商、投資商和大多數設計、施工、監理、物業管理人員以至廣大人民群眾均缺乏建筑節能的基本知識和意識,對建筑節能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
2.缺乏行政監管機制。政府及主管部門未將建筑節能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宣傳、推廣力度不夠。既缺乏由多個相關部門組成的建筑節能工作協調機構,建筑節能監管體系不健全,造成執法不嚴、監督不力。在建筑節能的項目管理上,設計與驗收相互脫節,生產和使用相互脫節。同時,我國現行的建筑驗收標準并沒有把建筑節能納入進去。
3.缺乏政策法規標準。建筑節能不可能只由市場自發地去開展,必須通過政府出臺完備的政策法規體系去規范約束甚至強制執行。雖然我國已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建設部頒布了《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但力度遠遠不夠。
4.缺乏有力的激勵政策。長期以來,國家對能源的管理偏重工業和交通節能,建筑節能的發展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引導和扶持。國家及地方還缺乏對建筑節能的實質性經濟激勵政策,建筑節能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建筑節能的總體水平很低。
四、發展節能采暖 推動綠色建筑的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節能工作機構。督促貫徹有關建筑節能工作的法規、方針和政策;統一協調解決建筑節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地方性的有關政策措施,督促檢查建筑節能工作執行情況,安排專門工作人員負責建筑節能的具體管理工作,從發展方向和整體規劃上加以把握項目實施,從根本上解決建筑節能執行力問題。
2.推行安居房建筑節能示范標準工作。政府主導,才能使建筑節能工作向良性發展。建筑節能的推廣不可能由市場自發地去開展,必須通過政府的引導、約束甚至強制執行。
3.編制建筑節能專項規劃。為加快節能建設,使建筑節能得以有序發展,應編制建筑規劃和實施計劃。在新建建筑物中,要嚴格執行國家《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民用建筑節能管理實施辦法》、《民用建筑熱環境與節能設計標準》等有關規定。
4.找準建筑節能發展方向。安裝太陽能熱水器而造成景觀破壞、存在安全隱患、鄰里糾紛等現象,太陽能熱水器已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安裝和驗收,太陽能熱水器已成為建筑的一個構配件,所有上下水管全部走管道井,既美觀又便于日后維護,尤其是解決了居民用水的實際問題。
5.增加綠色建筑節能資金投入。一是政府帶頭示范,對新建建筑工程,特別是公共建筑要加以嚴格管理,在預算時增加用于綠色建筑節能的投資;對既有建筑的改造,需同步考慮用于節能的費用。二是利用各種合作交流機會,爭取民間資金的支持還可通過建筑節能研究開發項目培養、扶持若干企業,并使新產品開發與示范工程相結合,鼓勵節能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實現產品更新換代。
總之,21世紀的建筑業正由傳統高消耗、高污染型發展模式轉向高效生態發展模式,而綠色建筑正是實施這一轉變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今世紀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作為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的建筑業,必須發展綠色建筑,改變當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擔起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綠色建筑中的采暖節能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培琴.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及發展[J].煤氣與熱力,2002.
[2]孟揚.綠色建筑的理念與實踐[J].城市住宅,2011.
作者簡介
朱文博(1989-)性別:男,民族:漢,山東省菏澤市人,畢業于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繪畫專業,在菏澤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至今。
(作者單位:山東省菏澤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