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使用FYFS-400X低本底α、β弱放射性測量裝置,測定水中總α、總β放射性,探討了影響測量結果的幾個實驗條件。如標準源的選擇、取水量、測量時間以及殘渣放置時間等,并對不同水樣進行了結果分析。
關鍵詞:總α;總β;放射性;水
一、前言
隨著核科學的發展及其在動力發展,工業運行和醫學使用方面的應用,自然環境中放射尾同位素逐漸增多,要求制定技術方法,評價放射性造成的環境污染,對危險情況要的充分警戒,以便進行適當的預防。因此,飲用水中放射性的準確定量對水質質量的影響也顯得非常重量。我們對出廠水和管網水總α總β放射性進行定期監測,并對測定進行了實驗分析。
二、儀器和試劑
(1)FYFS-400X低本底α、β測量儀(六通道)
(2)馬弗爐
(3)紅外快速干燥箱
(4)分析天平
(5)實驗電熱板控制器,可調溫(0-300℃)
(6)瓷蒸發皿,125ml
(7)241Am
(8)氯化鉀
(9)丙酮
(10)硝酸
(11)硫酸(1+1)
三、實驗方法
1、樣品處理
量取2.5升水樣,裝入3升大燒懷中,慢慢加入50ml硝酸,放在電熱板上加熱蒸發水樣至近干轉入已恒重的蒸發皿中,用2ml(1+1)硫酸清洗攪拌。再放在電熱板上加熱至冒煙完畢。將蒸發皿放入馬弗爐中于350℃灰化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卻室溫后稱重算出殘渣含量。
2、樣品源的制備
將灰化后的粉末稱重,減去之前蒸發皿的重量,算出總殘渣重量,稱重之后將粉末磨碎,準確稱取160mg置于樣品盤中,用丙酮濕潤,將固體粉末鋪設均勻、平整。在紅外快速干燥箱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在低本底α、β測量系統α(或β)道進行α(或β)計數測量。
3、將樣品盤放在預先用α、β標準源刻度過并測定了本底α、β弱放射性測量中進行測量。
四、結果及討論
1、標準源的選擇
水中所含有的α、β放射性核素很多,我們所測量的是含有α、或β各種核素放射性活度的總和。而測量中所使用的單一核素放射性標準源,不可能完全模擬樣品殘渣中通常是多數放射性核素的構成,因此標準源的選擇極為重要。
水樣中總β放射性測量時,由于水中β放射性來源于40K。40K的β粒子的平均能量是0.562mev與90Si-90Y平衡體的平均能量相近,因此一般選用40K作為測定水中總β放射性的標準源,試驗選用國家標準物質中中心的優級純氯化鉀。
水樣中總α放射性測量時,可用含有天然鈾或241Am的標準物質作為標準源,本方法選用中國科學研究院的241Am作為測量水中總α放射性的標準源。
2、取水樣量
按厚源法要求,鋪在樣品盤的水樣殘渣粉末為0.1Amg(A為樣品盤面積),所以要求水樣蒸干后,殘渣總量應大于0.1Amg,本方法用的樣品盤面積A﹦3.14×22.52﹦1589.6mg,即水樣蒸干后殘渣總量應大于0.1×1589.6﹦159.0mg。
1L出廠水殘渣在0.1g左右,因此取水量至少是2.5L。條件請允許的情況下(時間、水樣量等)應盡量多蒸一些水樣,能夠減少稱量帶來的誤差,我們實驗實驗選用2.5L水樣。
3、水樣加酸固定
若水立即分析可不加酸,直接取樣蒸發濃縮處理測定,若不能馬上分析,需每升水樣加入50ml的硝酸溶液,使PH<2,。減少放射物質被器壁吸收造成的損失。
4、硫酸酸化
某些水樣蒸干和燃燒后,可能產生不適合作放射性測量的殘渣,因此為吸水潮解或難于粉碎或能以鋪樣。對這種樣品作硫酸足夠使1.8g碳酸鈣硫酸鹽化,操作如下:
2.5L水樣濃縮蒸發至50ml時,取出冷卻到室溫,加入1ml硫酸,然后將水樣置于恒重的姿蒸發皿中,繼續在通風廚內緩慢蒸發至干。
5、樣品源制備的優化:
我們試驗用樣品盤半徑22.5mm,所以殘渣質量為:0.1A﹦3.14×22.52﹦159.0mg。
因為源厚嚴重影響α、β粒子的計數效率,所以制作出均勻平整的實際特點,我們直接用丙酮溶液將殘渣和成泥,用曲別針的彎曲處慢慢將樣品鋪平。(由于曲別針與樣品的接觸面積小,從而減小了殘渣在鋪樣過程中的損失。)然后放在紅外快速干燥箱烤干。試驗發現,此操作樣品易勻且樣品的粘牢性適宜。
制好的樣品源要放在干燥器中保存,且該干燥器必須專用。否則樣品易吸濕,易被污染,稀釋后將增大源的自吸收,導致拷技術率顯著降低。
6、測量時間
測量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樣品和本底的計數率,以及所要求的精度。
對于本臺測量裝置,α放射性活度測量時,本底計數率R0﹦0.00063S-1。樣品凈計數率R在0.002 S-1左右,樣品加本底測量計數率R1在0.00063+0.002﹦0.00263S-1左右。設定技術統計漲落誤差U1﹦±15%,測量時間t,本底測量時間t。
所以總α放射性活度的測量時間應該不少于
對于β放射性活度測量時,R0﹦0.01919S-1,R1在0.03 S-1左右,計數漲落統計誤差也定為±15%,此時測定時間應不小于
因為本法可同時測定α、β,所以我們應該按照測定α的時間,將測量時間定為10h。
7、水樣分析
我們對出廠水和管網水的總α、總β放射性定期檢測,檢測結果可以看出放射性指標均低于GB/T5750.13-2006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中的規定。
出廠水、管網水按樣品分析的全部步驟做6個平行樣,測定結果如下表1:
8、結論
(1)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蒸一些水樣,能夠減少稱量帶來的誤差。
(2)制備樣品源時,盡可能用無污染小巧的器皿進行粉末源的鋪設,盡量減少鋪樣器皿帶走粉末,增加樣品損失誤差。實驗發現,曲別針彎曲段鋪樣效果好,樣品殘渣損失小。
(3) 用氯化鉀作β標準源,由于氯化鉀本身具有吸潮性,將給制樣和測量帶來困難,我們采用烘干、測量的方法,避免了樣品中的濕度對測量結果造成的誤差。
(4) 開機后最初半小時為預熱時間,不進行測量工作,若室內濕度較大,則預熱時間相對延長。
(5)灼燒前要將之前所加的酸趕盡,以免影響馬弗爐的正常使用壽命。
(6) 鋪水樣時,盡量與之前的鋪好標準源相似,盡量減小誤差
(作者單位:中山市小欖水質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