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對于職業教育建筑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加大。而中職教育一直是我國輸送人才的重要來源之一,與過去偏重理論的情況相比,更重視實踐教育。而且現在市場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也很高,實踐能力是必須考量的素質之一。而想要實現優秀人才培養的目標,就要相應進行創新,加大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正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實訓基地;研究
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建筑行業的發展勢頭是不可阻擋的。因為建筑行業的地位不斷提高,也讓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中職學校是主要技術人才的培育基地,不但應該注重數量,更應該注重質量。所以基于此,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實訓基地的建設正能很好地承擔這一任務[1]。
一、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離不開實踐。如果只用純理論,很多具體的項目是沒法完成的,因此,實踐教學十分有必要,不僅可以讓理論知識學以致用,使理論基礎得以夯實,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可以利用大量的實踐,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可謂一舉奪得。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理論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夠對具體工程項目中的工程復雜性應付自如,實踐技能也必須同時具備。
二、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建立實訓基地的影響
1、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所培養的人才,都是從事生產、管理的專業人員,具有實踐能力強和高尚敬業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學校必須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提升對實踐的重視,并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盡量創造條件。而實訓基地作為學生應用理論知識,提升動手能力的載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家要盡力為實訓基地的建設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注入充足的資金,充分創新,發揮實訓基地的設施優勢,改變傳統舊有的教學手段,與企業聯合,充分開發針對性和實用性極強的項目教學法,利用具體的項目課題,使學生最大化學以致用。讓學生技能和理論充分結合,為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建設和企業用人提供人才保障。
2、培養中職建筑專業學生職業精神
職業精神是用人單位考察應聘者的重要素質之一,員工的職業精神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職業精神已經和職業技能并重,為中職學校培養人才所必須重視,許多企業甚至會專門投入,來保證員工職業精神的培養,不是一片空白[2]。而實訓基地的建設,恰恰可以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在最真實的環境中模擬演練,接觸到真正工作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也可以盡早完成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對接,最大程度滿足企業用人要求,幫助學生盡快熟悉工作,而不茫然。
三、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應解決的問題
1、注入資金不足
該問題分為兩個方面:管理混亂,渠道狹窄。盡管實訓的建設,已經得到了中職學校的重視,但是由于經費投入相應的管理機制不夠成熟,也沒有資金使用計劃,因此實訓基地的建設長遠的發展無法保證。而且資金來源的渠道也不夠,比較單一,所以經常開支不足。
2、管理制度與市場不兼容
市場需求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經濟發展變化的。隨著中職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源數量的增多,相應的,實訓基地的投入也會增多,會不斷引進技術,實踐設備也會逐年更新[3]。自然用人單位也不再滿足市場上的普通員工,而是希望招攬技術與管理并重的復合型人才,這對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五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建設實訓基地的相關措施
1.建筑工程基礎結構設計。工程基礎結構的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學校的資金、建造項目的使用要求、反復練習等具體因素,要確保建筑項目完工后不會由于承載力過度而發生滲漏甚至傾斜倒塌等現象。專業教育上必須要求設計操作人員按照報表數據設計結構,嚴格計算地基的實際承受力度,如果報表數據存有較大偏差,可要求返回進行二次測量。對于發現的問題要迅速進行設計修改,做好建筑工程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工作,防范于未然。
2.巧妙應用建筑CAD工具軟件輔助基地教學。學校培養的現代化建筑人才,如何做到建筑教師和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措施,建筑CAD教學作為一門建筑專業重要的課程之一,作為建筑專業老師,應該把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平時多借助建筑CAD軟件作圖法,讓中職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牢固掌握所學的方法,靈活運用案例課題學習法。在不斷的CAD繪制課堂中,培養中職生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中職生實踐能力,激發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中職生在未來能夠全面發展。
3.控制實訓基地建設工程造價。傳統的工程造價只是作為一種獲取造價數據的工具存在,對造價數據獲取的時間沒有要求。因此,數據不及時就會導致后期的造價問題糾紛不斷。另外,傳統的工程造價流程是初步設計期間制定概算、施工圖設計期間制定預算、工程結束后制定結算,期間所涉及到的預算信息只是作為一個被動核算的工具出現,沒有充分發揮造價管理對于成本控制的巨大作用。以至于最后結算過程中,由于預算情況的不及時、不準確,影響建筑工程開展。
綜上所述,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對中職學校人才的培養,和社會人才的輸送,都是強有力的保障。可以系統培訓中職學校建筑專業中職生,更可以讓建筑專業中職生在實踐中夯實理論基礎,應用理論要點指導建筑實踐工作。因此,建立一套完備的教學體系,將建筑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落到實處,就是重中之重。
實訓基地建設的初衷是模擬建筑的實際工作,在教學具體環節中,中職學校中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和理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教學體系[4]。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在教學內容上進行創新,教學方式和教育內容要與市場的需求相互結合,逐漸培養中職生實踐能力和理論掌握。為中職生創造實踐機會,改善傳統教育模式上的不足,積極探索創新之路,充分發揮建筑工程施工實訓基地建設的作用。
結束語
中職學校需要培養大量實踐性人才適應市場需要,因此應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改革教學模式,增加實踐課程,使中職生更好適應企業的發展和社會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郭永紅.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江西建材,2015(18):246-247.
[2]馬小紅.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咨詢,2017(53):101-102.
[3]周甜甜.淺談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實訓基地建設[J].中文信息,2017(6):201.
[4]陳明法.中職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實訓基地構建及實踐建議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6(12):160-161.
作者簡介
彭新鳳,女,大學本科,一級教師,現任教浙江省東陽市職教中心學校東技校區建筑專業,班主任工作經驗豐富。
(作者單位:浙江省東陽市職教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