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時代下進行教育改革的意義,其次闡述了信息化時代下設計教育改革的思路,然后總結了信息化時代下推進教育改革的措施方法,旨在通過對信息化時代背景之下的教育改革研究,促進教育觀念、方式以及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教育改革;改革思路
一、信息化時代下教育改革的意義
信息化時代是一個嶄新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推進教育改革對教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社會發展的基礎就是教育,社會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各方面的優秀人才,社會發展帶動著教育發展,而同時教育的發展也為社會發展起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之下,信息化技術在各個行業中普遍應用,使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從而促進了教育發展現代化,保障社會發展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并且在信息化時代中,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都有所改變,能夠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性的教學引導使得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當中取得了更高的學習成效,這也是進行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在信息化時代下推進教育改革,可以實現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更加理性與積極。
二、信息化時代下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信息化時代下的教育教學技術也具備了信息化的特點,在這個背景下設計教育改革,必須要明確改革設計的思路和方向,把握信息化時代中教育工作的重點。信息化時代發展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進行教育改革也必須以這一理念為重心,優化教育教學方式,來培養滿足時代現實需求的的人才。
(1)確立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
縱觀以往的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通常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是主動式教學,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傳授,傳統教育的主要形式都是以這種教學模式為主。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能夠完成課堂內容教學任務,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但是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教學方式過于死板,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影響學生的思維拓展,并且教學內容局限于高考考試內容,教學效果僅僅體現在考試成績上。而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讓教師和學生的身份進行一定的轉換,比如說通過應用微課或者是翻轉課堂等形式,讓學生改變學習知識的被動狀態,提升自己的主體地位,讓傳統教學課堂形式有所改進。
(2)創新教學形式
在信息時代下,教育技術也得到了信息化發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更多的信息化學習設備來輔助學習,比如說多媒體的應用,就創新了課堂教學的形式??茖W技術設備和實際課堂得到了充分的結合,可以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靈活,讓教學內容的展示和學生的邏輯與思維更加貼合。以小學數學為例,在開展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智能化的思維導圖教學形式引入課堂之中,教師在編制教案的時候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智能白板系統將教學知識進行分解,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程結構的時候更加簡便容易。
(3)轉換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影響著教育方式,信息化時代之下,教學的理念的核心應該轉變為:創新、民主和自主學習,從單純的教學書本內容向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轉變,所以,在信息化時代下設計教育改革,必須要根據教學理念的轉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適應的課堂教學活動,注重并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對學生進行學業教導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信息化時代下推進教育改革的措施
(1)創新教材內容的編制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在設立了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以后,還需要與教學模式匹配的教材才能夠真正發揮出教育改革的作用。信息時代化下,開展教育改革工作需要創新教材內容的編制,讓教材更具有針對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來對學生進行全過程的輔助與指導,并且,教師可以通過知識考核的方式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指定一體化的教學評價與考試方式,改善以試卷成績評價的模式,轉換為對學生學習內容及其他綜合能力的評價。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2)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與教學能力
在信息時代下推進教育改革,必須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與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師更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以職業高中會計專業教學為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要想教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實際運用到工作生活當中,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中能夠起到示范作用,教師必須要能夠熟練操作教學軟件,以及應用最新的會計操作軟件,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學。為了使教學工作能夠真正發揮作用,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實際的知識能力,教師必須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和教學能力。
(3)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信息時代下開展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如此才能針對學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計劃,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難點并且提供幫助。信息時代下產生了新媒體平臺,為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了更多機會和途徑,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建立更好的相處模式,促進師生關系和諧,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互助,在此過程中共同進步。
四、結束語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之下,教育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作出順應時代的改革與創新,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信息化時代下設計教育改革,必須要對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并且明確教育改革的目標;在設計教育改革措施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教材內容的編制創新,還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與教學能力,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綜合考慮各個方面才能夠真正有效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強,彭悅.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07):67.
[2]樊振宇.教育技術信息化背景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03):228-229.
[3]王運武.中國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世紀變遷[J].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6,27(04):37-46+89.
作者簡介
劉穎(1990.08-)女、漢族、武漢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學,廣告設計。
(作者單位:湖北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