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決問題,首先面對的是數學文本,數學文本的抽象性、呈現方式的多樣化對學困生造成了諸多干擾。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困生解題能力的第一步。本文著重探討咬文嚼字法、生活體驗法、按部就班法等行之有效的數學閱讀策略。
關鍵詞:學困生;數學閱讀能力;策略
一、咬文嚼字——從“題眼”著手
文本呈現仍是現行數學問題呈現的主要方式,即使配合許多情境圖、圖表等,一般仍會存在基本的純文字,而理解題目的“題眼”,往往存在于這些句子中,具體表現為關鍵字詞、符號等。如:X比Y多、增加了、倍、平均等。要找出題眼,必須進行咬文嚼字,從這些“題眼”中,快速分析出數量關系。
1.從關鍵詞開始
用畫圈、波浪線、著重點等不同的符號形式,圈出關鍵詞,從對關鍵詞的分析,達到理解句子的目的。如:一本童話書共200頁,笑笑看了一周后還剩60頁,這一周內笑笑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頁?
第一部分關鍵字:共(200頁表示總頁數);還剩(60頁表示沒看的頁數)。第二部分關鍵字:平均每天。僅僅分析到目前為止,學生很容易做成總頁數÷天數=每天看的頁數。這是因為忽略了另一關鍵信息:這一周內。表示每天看幾頁所關聯的總頁數是本周看的頁數。
2.通過追問來發現
在培養學困生去尋找隱性的關鍵詞(類似第三部分關鍵詞)時,老師可以有意識地編寫一組不同類型情況的題組,通過追問,“逼迫”學生去發現。
比如:(1)王老師帶了130元到超市買一個足球,剩下的錢買乒乓球,可以買幾個乒乓球?老師可以追問:買乒乓球的錢是哪部分錢?可以直指關鍵字:剩下的錢。(2)四月份計劃加工零件1500個,實際提升了10%,實際加工了多少個零件?老師可以追問:百分數是實際量對應的分率嗎?直指關鍵詞:了、到。就因一字之差,兩題所列出的算式就是完全不同了。
二、回歸生活——從“感受”突破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正是由于數學的“生活性”,學困生如果對數學缺乏生活性的理解,反而加深對了數學題目的閱讀理解能力。
1.做生活性的推測
在現行北師大數學教材中“生活中的數學”這一版塊,涉及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都有體驗。但解題時,往往會離開自己的感受,而把它作為純數學題來進行看待,純粹地運用數學模型來解題,就必須死記硬背,稍微有點變化,就會產生障礙。引導學生在閱讀應用題中,緊密聯系生活的實際問題,對結果進行有效的猜測,以便反思、檢驗和糾正。如:某商場搞活動,電視機降價240元。淘氣和爸爸買了一臺電視機用掉1800元。電視機原來賣多少元?
2.體驗并收集生活中的案例
“生活中的數學”,從它的知識角度分析,生活只是一種載體,它更是對某種數學模型的提煉。當缺乏了與生活的聯系后,它單純地變成了背題型,背公式,套用公式,一旦出現變式練習,往往就會成為難點。那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讓“生活”成為數學模型的依脫,讓學生真正地去感受、去總結、去運用。
如:學生利率與折扣問題后,布置學生周末社會體驗活動。
活動一:有兩萬元錢,去銀行定期存款三年,三年后能取回多少錢?
(1)去銀行了解利率,用所學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去銀行柜臺詢問,得到實際能取回的錢。
(3)你的計算與實際有出入嗎?如果有,是什么原因?可通過詢問銀行柜臺、家長。
活動二:去逛商場,看看商場有哪些活動?
(1)對商場的具體活動進行記錄。(打六折、滿減、滿送等)
(2)同一件商品,你第一直覺哪種活動最合算?
(3)通過柜臺詢問或自己計算,算出哪種最合算?
(4)你如果不覺得錢最少那種是最合算的話,那又是為什么呢?
通過以上的活動,不僅僅是對數學模型的運用,也是對數學模型的一種生活理解,同時也會發現生活比數學題要復雜,它涉及的因素更多。
三、按步就班——統一解題“程序”
程序提供的是一種范式,是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指導。只有嚴格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閱讀,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與語文閱讀的習慣的培養有許多共通之處。
1.批注摘錄畫圖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圈圈點點,把關鍵詞找出來,是利于分析數量關系的。通過符號圈注,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這幾個字詞中,不受干擾因素的影響,摘錄畫圖是數量關系分析的直觀表達方式,契合了學生形象思維長于抽象思維的特點。
2.按程序進行
百分數、分數、倍數應用題是小學階段解決問題的主要題型,里面產生的變式比較多,它的抽象性,導致了學生的理解的困難。因此,在解題中,它有一套獨特的程序可供概括和使用。
如:三月份計劃加工零件1500個,實際提升了10%,實際加工了多少個零件?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經歷找一找、劃一劃、畫一畫、說一說、算一算。我設置的程序是: 1.找出關鍵句;2.劃出單位“1”;3.畫一畫線段圖;4.說一說數量關系式;5.列式計算。
運用這個解題的程序,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參與閱讀理解,便于學生理清思路,解決問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峰,《淺談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年02期
[2]吳玉蓉,《關注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J]. 考試周刊,2016年21期
[3]楊霞,《如何培養學困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J].教書育人, 2016年01期
作者簡介:
周春林,1979年3月,男,本科,浙江省浦江縣平安中心小學教師,主要從事小學數學教學
(作者單位:浦江縣平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