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詞匯量的多寡決定了學生聽說讀寫譯各項英語應用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大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和四六級合格率。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簡單實用,筆者用思維導圖指導英語詞匯教學,收獲了可觀的效果。本文從理解記憶、發散辨析、歸納鞏固和追問內化四個方面介紹思維導圖在詞匯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旨在為詞匯教學提供建議。
關鍵詞:詞匯教學;思維導圖
一、引言
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各種教學改革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是,在大班授課針對性不強的背景下,學生英語詞匯量缺乏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些學生甚至呈現倒退狀態,入學后反而不如參加高考時的詞匯水平能力。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石,學生背詞匯難、記詞匯不易、用詞匯生硬的情況也影響到了大學英語學習的效率,阻礙了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
二、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由英國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創建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表達發散性思維,可以用相關層級圖呈現各級主題的關系,將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被廣泛應用于頭腦風暴、商業決策、創意文案、任務計劃、筆記整理等中。思維導圖洞察記憶、閱讀和思維的規律,由某中心關鍵詞或想法輻射狀引發形象化構造和分類,鏈接起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或關聯項目,開啟人類大腦的無線潛能。
三、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1、思維導圖輔助詞根詞綴的理解與記憶
長期以來,大學英語課堂注重精讀課文的講授,主要停留在以詞匯和語法為主的層面上,而各種語言習得理論或教學思想指導下的教學改革也將課堂重心從詞匯講授轉移到拓展其他語用能力的活動上,詞匯學習更成了學生課前和課下的自學任務。對于詞匯學習的方式,大多數學生反饋的是采用背誦抄寫等傳統孤立機械的手段,既枯燥乏味,又收效甚微,很多時候即使背會了單詞,但在聽力或者閱讀理解中遇到這些單詞時,仍感覺生疏而不知其用法。很多老師在教授詞匯時善于講解詞根和詞綴,如果能將詞根詞綴的講解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從學生理解的角度將會更加直觀清晰,而又記憶深刻。
筆者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某單元的單詞proclaim為例,介紹如何用思維導圖呈現詞根詞綴和相關詞匯。教師向學生解釋前綴pro-可以表示“向前,在前”,這個釋義在已知詞匯progress(前進),promote(促進)和prospect(前景)中都有體現,此外,學生還可參照propel(推進)、prologue(序言)、prominent(突出的)和project(發射)等詞匯聯合理解。詞根-claim意為“呼喊,叫喊”,比如acclaim(稱贊),declaim(抨擊)和exclaim(驚叫)等,因此學生也就不難理解兩者結合形成的proclaim意為“宣告”。此外,英語中常見的其他詞綴如sub-,out-,under-和en-等也都可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講解。通過思維導圖呈現詞例,學生獲得了透徹生動的理解,加深了對詞根和詞綴的記憶,并能在自學過程中舉一反三,運用這些知識猜測生詞的含義,增強閱讀理解的能力。
2、思維導圖輔助詞匯學習的發散和辨析
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將思維形象化,以放射性立體結構呈現字詞、想法、任務或其他關聯項目,是一種“源自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并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其特征有四點:注意點聚焦于中央圖形,按主題從中央圖形向外放射分支,關鍵圖或詞構成分支而次要內容以分支形式在枝干呈現,以及各分支形成關聯的節點構造。
筆者仍以proclaim為例,詞綴pro-延伸出單詞propel,詞根-pel意為“驅動,推”,引導學生聯想到更多含有此詞根的詞匯,如compel(強迫),repel(擊退),expel(除名)等;詞根-claim延伸出單詞exclaim,此中前綴ex-既有“出,出去”,又有“之前的,前任”之意,授課中以思維導圖舉例呈現下級詞匯,如export(出口),expose(揭露),exclude(排斥),explicit(直白的),ex-wife(前妻),ex-president(前總統)等,通過枝干提示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上添加extract(挖出),exhale(呼氣),ex-premier(前總理),ex-Nazis(前納粹分子)等詞匯,進一步完善圖式。
英語詞匯量豐富,僅僅借助詞根詞綴的理解并不能覆蓋所有單詞含義,遇到含有同一詞根的一組單詞時,它們的不同釋義和用法也可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辨析與講解,比如與respect相關的形容詞respected,respectful,respecting,respectable和respective,以及包含詞根-spect的一眾詞匯,如aspect,inspect,perspective,prospect,retrospect,suspect,spectacular,spectator,circumspect等。
3、思維導圖輔助詞匯的歸納及鞏固
韓禮德和哈桑把英語詞匯銜接關系分為重現和同現,其中重現包括重復、近義、反義和上下義關系。已有許多實證研究表明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利用上下義關系可以擴展學生的詞匯量,而思維導圖的引入則可從發散式呈現和系統性歸類兩方面促進大腦中信息的有效整合。筆者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某單元的詞匯makeup和cosmetics為例,介紹如何借助思維導圖呈現并歸納具有上下義關系的諸多詞匯。當提及“化妝(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想象化妝程序中涉及的各種用品,自上而下,由簡到繁,從易至難,短短三五分鐘的小組討論即可收獲以下詞匯或想法:skin care(softener、moisturizer、emulsion、lotion、mask、essence、sunblock和cream等),cosmetic products(makeup base、mattress foundation、BB cream、eyebrow pencil/powder、eyebrow shadow、eyeliner、mascara、blusher、rouge和gloss等),cosmetic appliance(brush、comb、hair drier、eyelash curler、curling stick和hair straightener等),remover(cleansing oil/cream)以及items(perfume、balm、fragrance、cologne、toilet water和nail polish等)。以思維導圖為載體的上下義詞匯教學不僅能深化學生對單詞的理解,還能通過歸類減輕記憶負擔,使語義網絡直觀地顯現在腦海里,大大提高了詞匯學習的效率。
4、思維導圖輔助培養追問意識、內化思維模式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語言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衍生出新的表達和用法,其動態本質賦予了詞匯無限的生命力。因此,語言學習者應常問常新,在探索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完善個人的詞匯儲備。將思維導圖引進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勵他們向更廣更寬的方向聯想,從而建立系統的詞匯知識框架,有效擴充詞匯量。以“風”這個概念為例,學生最先想到的單詞就是wind,教師可以追問學生以下一串詞匯:大風(gale)、微風(breeze)、龍卷風(tornado/twister)、颶風(hurricane)、臺風(typhoon)和暴風(storm)等。除此之外,還可鼓勵學生去了解更多相關詞匯如旋風(whirlwind/cyclone)、暴風雪(blizzard/snowstorm)、暴風雨(tempest/rainstorm)和狂風(gust)等,期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追問的意識、構建認知圖式,最終將思維導圖詞匯學習策略內化成一種思維模式,促進詞匯的長時記憶。
四、結語
思維導圖輔助下的詞匯教學能促進學生理解并記憶詞根詞綴,運用放射性思維進行延伸擴展,清晰明確地辨認同根、音近或形近的單詞,有效整合歸納上下義詞類,最終內化成積極探索的思維模式。從英語課堂的角度看,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還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主動性,以溫故知新的方式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參考文獻
[1]陳瑩.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匯學習策略訓練中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26(11):117-119.
[2]靳艷青.思維導圖與英語詞匯記憶[J].英語廣場,2015(9):77-79.
[3]孔彬.運用思維導圖策略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率[J].當代教育論壇,2010(7):74-75.
[4]劉志芳.思維導圖對大學英語詞匯學習的思維啟發探索[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2(1):91-94.
[5]宋玉霞.思維導圖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教育,2017(28):175-176.
[6]謝秀娟.思維導圖輔助英語詞匯教學探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9):71-73.
(作者單位:浙江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