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中國的民族音樂也是傳統文化組成的重要的一部分。在藝術的教學中,民族音樂這一部分也是備受關注的,我們要弘揚和發展民族音樂。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之中,對民族音樂深化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增強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對于學生的愛國熱情也有一定的增加。那么如何進行高中民族音樂的教學呢?這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音樂;民族;授課;方法
前言
在流行音樂的狂潮之下,現在的很多學生都對流行音樂很瘋狂的迷戀,對于民族音樂不但是被學生遺忘,學校對于這部分音樂的重視程度也不高。現在的媒體以及音樂公司對于流行音樂大肆宣傳,在青少年們能夠聽到的音樂中大部分都是流行音樂,這樣民族音樂也就越來越被忽視掉了。教師與學校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要重視對民族音樂的教學,民族音樂是與我國人民生活以及勞動等等密切相關的。民族音樂是民族智慧結晶的一部分,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來使學生更加熱愛民族文化,增強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
一、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感受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再只是在課堂中教師一味的教授知識,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關注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學生在課堂中可以盡情的發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出現錯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音樂學時的過程中達成共識。教師與學生相互啟發、互相促進,教師多讓學生們自己去感受民族音樂中所透露出來的民族情感。
例如:江蘇民歌《茉莉花》,這首歌所體現的就是一種特別的婉轉、流暢,江南風格是柔和優美的,在這首《茉莉花》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這樣帶有地域色彩的民歌所體現出來的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以及也能夠體現地方人民的生活習慣、文明習俗等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聽音樂然后自己感受,從歌曲中去促進民族音樂的學習。當然還有一些民歌是經過改編的,改編過后的民歌也是帶有一定的民族色彩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體現。
二、途徑豐富,展現民族作品
多樣的教學模式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積極性。音樂是一種富有情感的藝術,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通過多種途徑來展現民族音樂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時一個比較好的渠道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情感上的體驗讓學生來理解樂曲。例如:《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獨奏曲,這首古風的樂曲所展現的是在古代的戰場上鐵騎馳騁的壯觀場面,從樂曲中就可以感受到那種旌旗蔽空、戰鼓隆隆的場面。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動筆謝謝他們聽完樂曲之后的感受,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這樣有助于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也是很有用處的。
教師還可以進行一些專題性的講課來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但是課程的內容要注意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感覺到輕松,同時也學到了知識。學校的廣播中可以經常播放一些民族性的音樂,或者是一些經過改編之后的作品,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民間音樂的特點以及各地區民族音樂不同的面貌,幫助學生學習、汲取民間音樂的營養,通過不斷的熏陶使學生能夠更加自然地接受民族音樂。
三、使用多媒體,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高中音樂的課堂中,教師也要注意多媒體的使用,民族音樂是一種內涵十分豐富的音樂,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技術與現代民族音樂結合起來,這樣來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是形象生動的,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對于民族音樂中的戲曲、民族樂器以及其他的說唱藝術等等,教師單純的教授并不能形象的將這些表現出來,同時學生的好奇心也得不到滿足。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教學就可以將這些抽象的東西形象的表現出來,使理論知識變的通俗易懂,使抽象的東西更加形象化。
對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僅是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的,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課下對多媒體技術進行運用,例如做電子賀卡等等。這樣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表達能力,這樣不但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時還是對學生情商的一種提高。只有在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對理解的音樂加以運用,這樣他們才會真正了解民族音樂的價值。
四、課堂教學與課外延伸相結合
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之外,我們還要注意把傳統的民族音樂教育延伸到課外,這樣形成課內外的相結合,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多鼓勵學生參加社團互動,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這樣的活動來鼓勵學生參加。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民族舞蹈比賽,還可以是歌曲比賽,樂器的演奏等等。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除了對音樂有所感悟對于民族的精神也得到了更深的領會。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學習民族樂器,這樣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組織活動,利用校園的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對民族音樂多做介紹,這樣在課堂內外都對學生進行熏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對于民族樂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結語
加強民族音樂的教育,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這是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盡的義務,這不僅僅是在傳授音樂知識,而且還是在弘揚中華文化,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將學生的對藝術鑒賞力、創造力進行一定的提高,使學生能夠沉浸在藝術的魅力之中。高中的民族音樂教學,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發現民族音樂的美,體驗民族音樂的魂。在流行音樂占主流的現在,發揚民族音樂更是十分重要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也告訴我們要守住民族的東西,不論是音樂還是其他的民族傳統。
參考文獻
[1]鹿培培.高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深化分析[J].藝術科技,2016,29(11):391.
[2]王惠莉.高中民族音樂鑒賞教學實踐與探索[J].黃河之聲,2016(01):32.
[3]王一時.高中音樂鑒賞中的民族音樂教學[J].音樂時空,2015(22):161.
[4]賀金秀.高中民族音樂教學的意義與策略[J].學周刊,2015(02):223-225.
(作者單位:合浦廉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