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真正的教育者應當完善地掌握規范語言的各種表達方式,利用好《語文》這本教材,把教學重心從課文的思想內容轉移到語文能力的培養上,通過課文內容學習里面蘊含的語文知識,進而設計相應的語文實踐練習,形成并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教材;利用;語文;應用;能力
一、把準語文的學段目標,設計高效課堂,提高語用能力
在小學第二學段(3~4年級)閱讀能力的培養中明確規定:讓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根據新課標的第二學段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準確的把握文本的要求,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課文《普羅米修斯》時我特意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一)復習導入: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普羅米修斯這篇課文是一個神話故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著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感悟“英雄”的環節 中我預設兩個情景教學。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類沒有火的悲慘生活,冒著生命危險,從太陽神阿波羅那里拿取火種,讓人類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受到了眾神的領袖宙斯的懲罰。創設情境一:普羅米修斯搖搖頭,堅定地回答:“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采訪學生:普羅米修斯,您為什么要這樣說呢?您說這話時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我們從普羅米修斯的語言可以體會到他內心的想法,所以說語言也是一種表達人物內心的方法。創設情境二: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
朗讀:白天,當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時,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接讀)晚上,當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心地吃飯,看電視的時候,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接讀)日夜遭受風吹雨淋(想象寫話)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選擇其中的一種天氣,把普羅米修斯可能會遇到的痛苦寫下來。
寒冬臘月,刺骨的北風 。普羅米修斯 ,他大聲喊道:“ 。”
雷電轟鳴,豆大的雨點 。普羅米修斯 ,他心里默默地想: 。
夏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陽 。普羅米修斯 ,
他 。
……
(三)復述故事:普羅米修斯這個故事真讓我們感動。下面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練習復述故事,可以用段意串聯的方法,也可以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講述故事。故事的復述讓學生將一句話具體化為一段話或是一個個畫面,通過不同人物,站在不同立場,轉述同一故事,明確神話故事“揚善懲惡”的主旨,播下讀書探索的種子。這樣的教學是一種課文內容與語文方法共同習得的過程。
二、從課文內容的理解到“語言的習得”遷移,提高語用能力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課文里尋找語用點,通過朗讀、復述、說話等的訓練,讓學生增強語感。例如人教版語文五年級課文《橋》的教學設計:1、老漢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這樣做的?(洪水來的時候)劃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句子。2、洪水和暴雨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可怕、來勢洶洶等)能把環境的可怕讀出來嗎?讀讀這些環境描寫的句子,找你印象最深的談談體會。第一句:像潑。像倒。兩個短句,只有四個字,卻字字千鈞,短促、有力,讓我們感到洪水的(兇猛)。用簡短的句段渲染了緊張的氣氛是這篇文章語言一大特色。第二至四句: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真切形象地讓我們感受到洪水的肆無忌憚,把洪水這魔鬼猛獸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3、放洪水夾雜暴雨的音樂。把洪水的來勢洶洶讀出來。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師生配合,音樂的渲染:此時此刻我們一起走近那個恐怖的時刻,再次齊讀環境描寫的句子。《橋》的教案設計中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環境的描寫感悟語言的結構,理解為什么要用這樣的句法、段法,而不選擇那樣的組句構段、謀篇布局。積累、內化了短句和環境描寫,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又如小學人教版五年級語文《學會看病》對母親復雜的心理刻畫得細致入微,是語言文字運用的增值點。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我們知道了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寫具體,我們可以運用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內心感受把心理活動寫具體。設計場景一:媽媽要我一個人去醫院看病,我想……場景二:在醫院里,我看到別的孩子有父母陪伴,聽到病童的哭聲不時從病房里傳出來,我想……場景三:我終于學會了看病,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前面回家的路,我想……想象假如你就是這位兒子,在看病的過程中,你的內心又有怎樣的變化呢?自主選擇一個場景,寫兒子的心理活動。這樣,語言材料源于課文,經過二度開發,又不同于課文。完成這個練習的過程,是加深課文內容理解的過程,也是課文語言文字運用增值點的實現過程。閱讀教學在課文內容理解基礎上,循著教師設置的一個個問題,學生不斷從課文中積累語言,習得文本語言運用的特色,從而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一篇課文會有多種寫作方法,教師應依據課文特色和學生年段特點,篩選最值得本班學生學習和運用的表達方法。
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所以我們要回歸文本,利用好《語文》這本范本,從課文里尋找語用點,感悟作者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的。讓學生在不斷的積累和實踐中,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真正的掌握這一門祖國的語言。
參考文獻
[1]顧蓮.用好初中語文教材 培養學生語用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6):7+187.
[2]李芬.基于語用的高中實用文閱讀教學研究[D].安慶師范大學,2017.
(作者單位:江門市蓬江區北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