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監控網絡延遲將影響監控平臺對現場設備的實時監測,當車站有故障發生時,不能及時監測到故障狀態信息而造成無法及時進行故障響應和處理。因此,解決網絡延遲問題,減少與各系統接口的故障率,提高接口及設備可靠性。
關鍵詞:綜合監控系統;網絡延遲;故障
引論
綜合監控系統是一個模塊化、可擴展的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其強大的功能為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提供了信息共享平臺,提高了軌道交通自動化水平、運營安全性與調度高效率性,減少了系統設備的重復投資和后期維護成本。為平臺穩定的運行,下面就綜合監控系統網絡延時做一簡單的探討。
1、綜合監控系統
成都地鐵1號線工程綜合監控系統將深度集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FAS)、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BAS)、變電所綜合自動化系統(PSCADA)及隧道火災探測系統(TFDS)。深度集成后,FAS/BAS/TFDS/PSCADA將以子系統的形式納入綜合監控系統。
綜合監控系統通過與各地鐵相關機電系統接口,實現地鐵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達到提升自動化水平,提高地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響應性要求的目的。
2、綜合監控框架結構
系統構成概述
綜合監控系統采用冗余的分層、分布式結構,中央級和車站級采用基于TCP/IP或UDP/IP的網絡協議,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故障隔離和抗干擾措施。
綜合監控系統由位于OCC的中央級綜合監控系統(CISCS)、位于各車站的車站綜合監控系統(SISCS)、位于車輛段的車輛段綜合監控系統(DISCS,同屬于站級綜合監控系統)以及連接這幾部分的主干傳輸網絡構成。
1)硬件構成
綜合監控系統從硬件設備配置上分為三層:
(1)中央級綜合監控系統(CISCS);
(2)車站級綜合監控系統(SISCS);
(3)現場級控制設備(各被集成子系統部分);
2)軟件構成
綜合監控系統的軟件從邏輯上分為三層:
(1)數據接口層
專門用于數據采集和協議轉換。
(2)數據處理層
對收集數據進行判斷和處理。
(3)人機界面層
用于工作站上顯示人機界面,使運營人員完成各種監控和操作。
3、現狀調查
下面就成都地鐵1號線就近三年期間綜合監控網絡系統故障進行了調查統計,發現網絡故障主要分為以下:網絡離線、網絡延遲、網絡數據阻塞三個方面。結果如下圖:
4、癥結查找
1號線綜合監控網絡延遲故障進行了分析,得出可能導致網絡延遲的魚骨圖:
服務器驅動異常、交換機、FEP數據阻塞、維保人員技術不熟練等為造成1號線綜合監控網絡延遲故障的末端原因7項。
5、主要原因確認
對以上原因做出針對性分析可得:
經過以上主要原因確定共找出了3項主要原因,分別為:線路設備老化,交換機、FEP數據阻塞,工作站網卡接觸不良。
6、對策制定
針對線路設備老化,交換機、FEP數據阻塞,工作站網卡接觸不良故障問題,根據此類問題出現的次數和頻率進行綜合分析,結合日常故障處理的相應經驗和措施,特制定出以下對策:
7、目標設定
解決網絡延遲問題,減少與各系統接口的故障率,提高接口及設備可靠性,從每年8次故障減少到3次。
目標設定依據:以1號線近三年年綜合監控網絡延遲故障為研究目標,統計各年度綜合監控網絡延遲故障數量,并對網絡延遲原因做出分析并找出造成網絡延遲的主要原因。通過對1號線綜合監控設備的整改和程序優化,使1號線綜合監控網絡延遲故障由每年的8次降低到3次。
參考文獻
[1]章楊,陳輝.綜合監控系統下的地鐵設備綜合維修管理[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8,11(11):59-61.
[2]劉伯鴻.淺談地鐵設備維修管理[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09,(03):65-66.
[3]成都地鐵一號線綜合監控系統技術規則書[S].2014.
作者簡介:
廖國仲(1984-),男,漢族,籍貫:四川成都,現任職于成都地鐵運營公司。
(作者單位: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