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刻不容緩、意義重大。推進基層黨組織“支部建設標準化、組織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工作制度體系化、陣地建設規范化”建設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新時代;基層黨組織;“五化”;思考
一、北湖區城市社區基層黨組織“五化”建設現狀
(一)場地建設比較規范。北湖區共有黨組織931個,城市社區61個,城市社區基層黨組織233個。新建社區服務站達1000平方米,改造的老社區達600平方米。社區服務站由社區工作用房和居民活動用房兩部分構成。社區工作用房按照標準配備了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網絡管理室、調解室、警務室、計生服務室、檔案室、黨代表工作室;居民活動用房設置了居民議事室、文體活動室、社區組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
(二)人員配備基本齊全。支部委員會一般設委員3—5人,總支一般設委員5—7人。例如:東風社區設黨委、居委會、社會事物服務站,“三位一體”合署辦公,現有工作人員8名。社區“兩委”成員交叉任職,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居委會主任。社區黨支部(總支、黨委)任期為3年,均按要求進行換屆。
(三)制度建設比較完善。社區基層黨組織絕大多數建立健全了黨建工作目標治理制度、黨員教育治理制度、黨組織生活制度、村務和政務公開制度、民主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層黨建工作制度,黨的民主集中制得到進一步完善,黨的生活正常化,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行為進一步規范化。
(四)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社區基層黨組織每月固定1天作為“主題黨日”(大多數是每月25日),作為“兩學一做”的重要載體,組織黨員集中學習、聽黨課,開展民主議事和志愿服務,使之成為黨員學習日、黨員議事日、黨員奉獻日。流動黨員可以通過QQ、微信或視頻等方式參加。
二、北湖區城市社區基層黨組織“五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經費嚴重不足,黨建工作推動乏力。調查了解到,中心城區社區工作運轉經費35萬元左右,另外惠民項目資金每年中心城區社區不少于10萬元,統一納入區財政預算,主要用于技能培訓、愛民幫扶、治安維穩、文娛活動、生活服務、道德宣講等項目,實行“一事一議、專款專用”。運轉經費35萬元包括社區工作人員報酬,但黨建活動開展、黨建板牌的制作、黨建宣傳標語的制作均沒有專項經費保障。
(二)黨員年齡結構老化、流動黨員多,組織生活流于形式。社區退休黨員、改制企業職工黨員、下崗黨員多,黨員年齡整體偏大,不少年老多病或跟隨子女在外地定居的黨員無法正常參與組織生活,而且黨組織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等組織生活均以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為目的,存在走過場現象,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使得組織生活流于形式。
(三)管理服務過于標準化,制度操作難度大。管理服務的制度設計過于標準化,社區老年黨員因年齡偏大,大多不會操作電腦、智能手機等現代電子產品,使得社區基層黨建信息化管理難度大。以“一網一云建設”為例,要求湖南“紅星云”微信公眾號訂閱率黨組織書記達到100%,黨員達到90%,每名黨員每天平均學習積分不少于10分。社區均反映社區老年黨員多,大多數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無法完成在線學習,均表示很難完成此管理任務。
(四)工作制度費未隨事轉、權未隨事放,工作任務繁重。許多工作職責已下放至基層社區,而上級部門卻未按費隨事轉、權隨事放的原則落實到位,使得基層工作任務繁重,經費緊缺,人員嚴重不足。以飛機坪社區為例,該社區有2.1萬戶籍居民,但配備的社區工作人員卻只有9名,計生、創文鞏衛等考核任務進一步下移至社區,同時還要配合各部門做好對應的工作,使得社區工作任務繁,很多工作均不能全力開展,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局面。
(五)陣地建設投入不足,黨組織陣地面積受限。受經費不足和社區辦公場地有限的影響,北湖區城區社區黨組織陣地面積存在普遍不足的問題,大部分只能和其他職能場地混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黨員活動的開展效果,制約了黨組織陣地作用的發揮。以西街、東風、飛機坪社區為例,除西街社區有專設的黨員活動室,黨員代表聯絡室外,其他社區均是一房幾用,未有專設黨員活動場地。
三、北湖區城市社區基層黨組織“五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經費投入,支持黨建工作。基層黨組織活動經費,按一定的人均標準核定,納入區、市財政預算。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經費,按黨員所在單位的隸屬關系,分別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將社區黨員繳納的黨費予以返還,用于開展黨內活動。
(二)關注黨員結構,調節組織活動。重點發掘并培養優秀的年青人,注重在致富能手、品德高尚、文化層次較高的群眾中發展黨員。優化黨員年齡結構,鍛煉入黨積極分子,調整充實后備干部隊伍,儲備人才力量。創新組織活動內容和方式。結合黨員的工作生活,多開展以推動社區發展、促進居民增收為主題的活動,增強活動吸引力和實用性。
(三)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可執行力。一是完善用人制度。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黨務工作者與行政、業務人員之間進行雙向交流,選拔優秀的人員開展黨務工作,并抓好集中培訓工作。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日常管理采用流程化、標準化、便捷化,與當地實際結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和移動終端,簡化工作程序,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辦公效率。三是完善工作激勵制度。加大從社區優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公務員、選拔街道領導干部力度,并對業績突出、群眾認可的特別優秀的基層黨組織書記,給予解決事業編制,拓展事業發展空間。四是完善考核獎懲制度。科學設置考核方式和內容,考核結果實行得分排名,由日常考評、實地考評、大會或書面述評綜合量化打分并作為獎罰依據。五是保障服務群眾經費。按照社區大小,撥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工作經費。
(四)規劃維護并舉,保障陣地建設。財政和各級黨委要加大投入,切實解決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問題。把街道社區基礎設施納入城市規劃和公用設施配套項目,賦予當地特色,實現新建小區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與開發建設項目同步規劃、建設和交付使用。逐步改善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的設備條件,設置維護經費,加強日常維護管理。
(作者單位:中共郴州市北湖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