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形體訓練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各種身體訓練以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塑造體形、訓練儀態、陶冶情操,它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在中職教育中,形體訓練根據中職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為基礎,塑造學生的優美形態,提高學生的身體靈活性和身體表現力的一門課程。它通過引用舞蹈中基本訓練的方法為基本手段,結合音樂針對人的基本姿態進行的身體活動練習,讓學生通過正確而優美的形體動作來塑造完美形象,提高學生形體美感和審美品位,培養學生高雅氣質,陶冶美的情操。
關鍵詞:形體訓練;中職生;綜合素質
一、形體訓練的作用
強身健體,增強體質。形體訓練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的身體活動,與其他體育活動一樣,對人體主要器官系統起著鍛煉和調節作用。例如,利用基本動作、不同強度的成套動作、徒手操、韻律操、健美操及各種形式的有氧運動(原地小跑、輕跳、跳繩、跳操等)來進行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柔韌度、協調性、力量、耐力及速度等身體素質;利用不同難度、不同強度、不同節奏、不同時間的運動項目來提高學生心肺功能。形體訓練對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影響不亞于其他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套動作,心率和呼吸會發生較大變化。因此,通過形體訓練,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生長發育,還可以有效提高各器官系統機能,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塑造體形,提升自信。形體訓練可以塑造學生體形,形成良好體態。此外,形體訓練能使學生的動作更加協調、靈活,為其樹立自信心打下堅實基礎。一個人的美不僅僅表現在體形美、體態美、體姿美,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氣質美。隨著歲月的流逝,體形會發生變化,青春的魅力也難以持久,而良好的氣質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退。相反,它能歷久彌新,彌補歲月帶給形體的缺憾。氣質美是以一個人的文化、知識、思想道德為基礎,通過個體對生活的態度、情感、行為等直觀表現出來的精神美。追求美而不誤解美、褻瀆美。每一個熱愛美、追求美的人都要從生活中領悟美的真諦,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氣質、美的德行和美的語言有機結合起來,展現人格、氣質、外表的完整的美好形象。可通過形體訓練、形態訓練、姿勢訓練和矯形訓練強健身體、美化姿態,通過學習文化知識、音樂、舞蹈、藝術、禮儀等課程提升個人修養,讓學生的形體美和氣質美均得以提升。
陶冶情操,調適心理。形體訓練不僅可以使人形體美還能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首先,通過形體訓練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其次,選擇形體訓練內容時既要考慮體質的增強和形體的塑造,還要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從動作造型設計到伴奏音樂的選擇,都能給學生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力量。再次,形體訓練既是對身體的鍛煉,更是對意志的考驗。因為無論采取哪種形式的形體練習,最初都會出現腰酸腿疼,如果沒有頑強的毅力,根本無法堅持下去。最后,形體訓練是在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的音樂中進行的,能夠使人忘掉煩惱,排除心中雜念,身心得到放松。
二、中職學校形體訓練課的教學策略
樹立全面發展意識,突出課程地位。中職學校要想通過形體訓練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首先要樹立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及心理等全面發展的意識,既重視德育和智育,又重視體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需要、崗位對人才的能力和素質要求、學生興趣、專業特點,在各專業課程體系中合理設置體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可將形體訓練課設為必修課,提升課程地位。
制定形體訓練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課程標準是規范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文件,能夠確保課程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課程標準體系由課程開發標準、教學設計標準、教學運行標準和課程管理標準等組成。課程開發標準包括課程體系建設、課程建設調研、課程標準制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組織、課程考核等)、教材開發與建設;教學設計標準包括教學整體設計、教學單元設計、教學資源配置設計、教學模式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設計;教學運行標準包括授課計劃制訂、教案設計、教學基本環節質量標準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制定、課程教學考核標準制定、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課程管理標準包括精品課程管理辦法、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管理辦法、網絡課程管理辦法、混合式教學課程管理辦法、課程考核性診斷流程等。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形體訓練課程體系,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改善形體實訓教學條件,美化教學環境。形體訓練分為形態訓練、姿態訓練、氣質訓練三大類,內容包括徒手練習(把桿系列動作練習、姿態練習、步法練習、基本動作練習)和功房練習(持器械練習、利用器械練習)。完善的實訓教學條件(光線明亮、通風良好、環境清新雅致的練功房,練習用把桿、啞鈴、拉力器、軟墊以及高品質的音響設備等)是完成形體訓練實訓教學,實現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審美素質等教學目標的必備條件。中職學校應高度重視形體訓練實訓室建設,為開展高質量的形體訓練實訓教學提供保障。
加強形體訓練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學效果。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在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中,教師起決定性作用。一位好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激發學生求知欲,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要想體現形體訓練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加強形體訓練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至關重要。可通過引進專業的形體訓練教師、加強教師培訓、強化教師管理等舉措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形體訓練師資隊伍,發揮形體訓練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中的作用。
搭建實踐平臺,展示學生風采。形體訓練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只有將通過形體訓練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通過言行舉止表現出來,得到自我及他人認可,才能將最初的興趣逐漸內化為內在需求,從而堅持下去。中職學校要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例如,舉辦形體表演、健美比賽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信,激發對形體訓練的熱情。
三、結束語
形體訓練對中職生的體質、氣質、心理和審美等發揮巨大的作用,中職學校開設形體訓練課,既符合中職生身體發育和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需要,也符合其未來事業發展的需要。應將形體訓練設為必修課,重視形體訓練課程建設。
參考文獻
[1]梁浩宴.淺談如何加強青少年的形體訓練[J].亞太教育.2015(34)
[2]周優優.論中學體育課程中開設形體訓練的作用與意義[J].赤子(下旬).2016(05)
(作者單位:銅陵技師學院、銅陵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