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各國之間的教育都受到彼此的影響,使得我國的文化教育融入了許多外國語言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正因為有這些因素的存在,使我們不得不對對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當前“文化走出去”和“雙一流”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才能實現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內涵式發展?因此,本文針對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內涵式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發展策略,以期能夠為外語人才的培養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內涵式發展
學科教育是高校發展的核心,能夠對高校的發展產生基礎性、全局性的影響。同時,學科是當前高校發現知識、應用知識和傳播知識的基本單位,只有具備一流的學科才能促進一流高校的發展。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存在是當前國際化時代背景下,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關鍵環節,是不同文化之間溝通交流的紐帶。同時,其還能夠為相關的理論借鑒以及研究提供支撐,進而與其他學科一起共同參與中國特色話語體系的建設,意義重大。
一、實現外國語言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重要性
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我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發展極為迅速,為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文化“走出去”以及我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雙一流”教育背景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所以,在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研究,要積極的深入到區域國別研究和全球知識構建方面,進而實現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質量的不斷提高。
另一方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定位和內涵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調整和轉變。現在,我國和世界交流日益密切,外語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交流工具,而是促進文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存在,可以連接到不同國家、地域之間的文化溝通,還可以培養出國際組織人才、來華青年杰出人才、非通用語種人才、國別研究人才以及區域研究人才[1]。所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建設要強調多語種、跨學科的區域國別研究,進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標志性成果,實現我國在國際上話語權的提升。
二、實現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內涵式發展的策略
(一)樹立“大學科”建設理念
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變化,我國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建設發展,已經適應我國國家經濟社會進步的環境,并在此環境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其相關的學術成果也已經趕超了部分的發達國家。然而,盡管我國是研究外國語言文學的大國,但在總整體上講,還不是強國。隨著我國教育“雙一流”的建設號召,我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建設進入到了從量變向質變轉型的關鍵時期。外國語言文學和中國的語言文學有著相對獨立卻又相互聯系的關系。在實際的學科建設研究中,需要注意不同語言環境特點的影響。在進行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大學科”理念的樹立。要對其進行跨學科的融合發展,進而培育出新的學術增長點,促使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能夠充分的釋放自身的張力和創造力。
(二)加強非通用語的人才培養
人才的培養是現在高校學科建設服務于國家社會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當下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人才培養應當以復合型、復語型、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并不斷地強化專業教育和同時教育[2]。所以,在實際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發展當中,要以培養能夠知曉國際法則、有較強溝通交流能力的國際服務人才和精通對象國語言、文化、歷史的高端人才為目標。特別是在最近幾年,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得我國充分的認識到“非通用語”人才的稀缺,所以非常有必要進行國家非通用語的人才培養規劃。但要注意,非通用語人才的培養不能和普通的通用語人才培養統一而論,要認真的分析研究其需求和我國當前大學教育之間的關系。既要側重于人的基本素質、人格塑造,也要體現出國家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另外,由于非通用語存在著使用人群較少,區域狹窄的問題。所以,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積極考慮學生的實際發展和職業發展,以及當前國家的需求。進而滿足當前瞬息萬變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三)加強人文內涵的深造,提高理解和研究能力
語言是文化傳播的載體,也是文化發展的載體。所以,在進行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對語言所承載的文化進行研究。同時,語言在國際事務當中是交流的關鍵,所以開展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教育,要重視語言學習者的人文內涵素質培養。在實際的外語語言文學學科教學當中,其對所承載的文化研究并不深入。基本都是側重于學生語言的學習,注重語言的工具性,忽略了其人文內涵,進而使得外語人才在培養上產生的諸多問題。例如現在的外語人才,雖然對所學外語十分精通,但是對外語所屬國家的文化卻不了解,導致其在以后的外語交流中產生極大問題,甚至出現不愉快的事件。所以,在進行外語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加強人文內涵的深造,尤其要提高學習者對外語理解和研究能力,避免因文化的不同,產生不愉快的問題。也只有這樣,學習者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才能被國家和民族所接受,不被淘汰。
三、結語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建設也提出了新的內涵要求。因此,在實際的學科建設當中,要注重其內涵的發展變化,積極樹立“大學科”建設理念,強化非通用語人才的培養,強化人文內涵的深造,以此來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復語型的國際化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戴煒棟 王雪梅.“雙一流”背景下的我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戰略[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5).
[2]高瑩,查建國,黃亞楠.實現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內涵式發展[J].中國社會學科報,2018(3).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第三中學)